廖一茗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中职 课程改革
一 、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企业用人要求变化
近年来,一些制造业的工厂里开始引进智能化的机器人,直接取代了工作重复性高的生产人员,因此企业对这类一线生产人员的需求骤减,更需要能控制復杂操作内容的技术性人员。所以,对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更高,也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更高。如何让中职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变化并能快速掌握现岗位技能成了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教材现状问题
经调研发现,笔者所在地区的四所中职学校三年制的高职升学班与两年制的中专就业班在机械专业使用很多共同的教材,也同样采用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模式。不同班级教学目标不同却使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肯定存在大问题,教材改革成了必要的第一步。
二、课程改革方向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要学习技能,还要学习工作时的思维模式及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就应从工作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自于企业的机械岗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则应按照企业典型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学习期间,学生的知识构建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也是完整六步骤模式,这样可缩小学生学校学习的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使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以上课改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范式都能满足。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步骤实例——以机械专业为例
(一)梳理各企业机械岗位群及具体工作任务
根据问卷调查法收集到湖州地区与本校学徒制合作企业的机械专业就职岗位群情况,并整理成表格。在图1的工作岗位群中,中职毕业生目前就业岗位集中在一线操作员工,比如钣金工、车工等,而设计员岗位、图纸录入员岗位、绘图员岗位则代表未来的发展目标岗位。
(二)通过工作任务梳理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
在机械零件生产环节中,一个工作岗位与另一个工作岗位会有重复的工作内容,应从上述的具体工作中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笔者运用了座谈法,组织了企业的专家(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技术员、组长、技师),还邀请相应技术部门的技术工程师共同进行深入讨论,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从具体工作任务中提炼并总结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机械零件图纸的识读、机械零件图纸的绘制、零件的测绘、钣金零件的加工方法、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普通车床的加工方法、机械零件的焊接方法、机械零件的激光切割方法、机械零部件的热处理工艺、机械零件钳工的加工方法(工具钳工)、机械零件钳工的加工方法(装配钳工)等13个机械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
(三)企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
在厘清13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便可按照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及内容来归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便是由几个典型工作任务组合构成,构成的标准则是行动维度一致,难度一致。
(四)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
邀请学校机械专业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教学能手、一线教师,共同讨论将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组合分散成相应的多个学习领域,按照实施所需工具一致、教学场地相同、难度相同的原则来进行转换。
(五)确定学习情境
在确定了学习领域后,开始设计每个学习领域里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学习情境应在三个以上,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对比、平行、提升等关系,学习情境之间有相同部分,又有新的内容,这样才能实现从刚开始老师手把手教转换到后面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第二,学习情境尽可能来自于实际生产的项目(见图2)。
五、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研发模式与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生教育非常契合,它强调课程的内容来自于企业,却又不是直接将工作过程拿来进行教学。把企业的工作过程直接拿来进行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习到这几个工作过程,并不能让学生学习到本课程之外的知识上的延伸。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是将企业的工作过程提炼成适用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脱离岗位的限制,同时也为学生能适应多种岗位打下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全全,闫智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
[3]赵志群.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J].交通职业教育,2008(4).
[4]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