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中
中国是一个产茶大国,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民族习惯,由此形成的茶道文化更是产生了相当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亦爱屋及乌,在茗器的制作上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追求,这其中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紫砂壶,它以出产于江苏宜兴的珍稀紫砂泥制成,再配合精湛的工艺,其实用价值与收藏价值都极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精神与古典审美特征等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紫砂壶能够随时间的流逝而越发醇香。
“返璞归真”是紫砂壶艺术的追求之一,这与饮茶时的那份逍遥自在和茶道文化的高雅格调是一致的。所谓“返璞归真”,一是指要体现出泥料的特质;二是指在造型装饰上要精美而不俗气,始终保有中国古典那种瑰丽大气的底色。“清心壶”就是一件非常能体现出返璞归真之美的作品,其色彩光鲜醇厚,造型简练大方,以清新、优雅抚慰荡涤了人们的心灵,让人得以全面深化地感受到紫砂壶的美感与灵气。
“清心”这一主题决定了作品在气质上要倾向于淡雅纯朴,在工艺上则要一如继往的精致严谨。紫砂泥色彩丰富,其中棕色调与黄色调的泥料是“泥土感”比较强的,具有鲜明的自然美,此壶就运用这样的泥料制成。
整件作品用料一致,且没有多余的装饰,从这一方面可将作品归于光器一类。壶表面为棕红色,有着清晰的砂质肌理,更有原生态效果,完美结合了古典与淳朴两种气质。创作者在保留作品自然纹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打磨,保证壶表的光滑细腻,低调温和的光泽可使泥料色彩与壶体造型更加丰满。在泥料之中夹杂着一些金色的小颗粒,这并不是作品的瑕疵,而是泥料中的“鸡眼”在高温烧制下自然演变出的效果,既有自然效果,又可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华丽效果,不会因过于朴素而显得较为平淡。
作品在造型设计上运用了紫砂壶创作中最经典的圆器造型,简朴灵巧,无论是整体还是单独的结构部分,均是最传统的,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作品的古朴之气。
圆器造型或许要追溯至中国茶壶诞生最初的那个时期,不仅是紫砂壶,中国大多数陶瓷茶壶都有着圆圆的造型。创作者运用这最“原始”的造型也就有了追溯古代的意味。壶身为一个圆润球形,整个壶面都是向外鼓出的,拥有着精美弧度的筒身。从线条上看,整个壶身的轮廓线条相当清晰,是完整的圆形,到壶底部自然形成了圆形的大平底,保证作品能够平稳地置于平面之上。壶身造型圆润不失力度,这就使作品内部有“气”的支撑,小巧不失风度。
壶盖是有一定厚度的圆片,与立体的壶身相比,壶盖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揭示圆器的特征。壶盖与壶身半径之间有一定比例,这样配合起来才比较协调,从壶顶部看就有双圆相融的结构,又是展现圆器之美的一个角度。线条简约的一弯嘴与耳状环形把手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壶壁上,衬托出壶肩部的顺畅。把手下端的线条微微延伸出一段,可避免死板单一,更有灵气。壶盖中央的壶钮为桥型,两端在与壶身镶嵌时形成了一个面,有利于衬托壶钮形态。壶钮就如同一座优美的拱桥,与壶盖之间形成的空间恰好可容人的手指穿过,如此一来就能轻松提起壶盖,可见创作者对作品使用体验的重视。
整件作品的造型设计的确称得上一个“清”字,各部分都是紫砂壶创作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设计,一方面,这种“简化”与清爽、干净抑或是原生都能对应起来的;另一方面创作者也要通过这种基础性与传统性来打造古朴之美。创作者在一些细节之处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使作品避免了因仿古和简单造成的沉闷感。作为一件光器作品,此壶能使人更为集中地去体会紫砂壶圆器的线面结构特征,工艺的精湛程度与泥料的自然之美展示了简约之中的智慧与匠心。
“清心壶”也体现了饮茶及茶道文化的最本质特征,即远离喧嚣,重回朴素的自然世界。作品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欲望,要有舍得的智慧,要重视为人处世的细节,严于律己,有意识地提升精神道德修养,才能在闲适潇洒的“清心”之后有所收获与成长,才能在古朴之美中洞悉到紫砂壶艺术与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魅力。
结语:随着紫砂壶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与审美眼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紫砂壶作品呈现出创新特征,但古朴之美永远都是紫砂壶的立艺之本。此件“清心壶”朴素且精神,展示了紫砂壶相关工艺、造型的特点与执业精神,那份古朴之美也将在此壶中得到累积和传播,延续着中国紫砂壶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