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国华
陶瓷的装饰形式总体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彩绘装饰三类:
胎装饰,对坯胎进行。有堆塑、贴塑、印花、刻花、划花、剔花、雕花、镂花等工艺技法;
釉装饰,对坯胎进行。将在釉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的颜色釉,用蘸釉、荡釉、刷釉、吹釉、浇釉等工艺技法施于坯胎之上,达到遮盖胎体、美化器物、利于使用的装饰功能;
彩绘装饰,利用含金属氧化物的矿物质彩料在坯胎或素瓷胎上描绘纹饰。用于彩绘的彩料有三类,“彩料在釉下并且同胎面紧密结合的是釉下彩;彩料不同胎体结合而被夹在上下两层釉汁中间的叫釉中彩;彩料固化于釉面并整体或部分直接露于外者称釉上彩”,与彩料相对应的彩绘工艺有釉上彩绘、釉中彩绘、釉下彩绘。
我的陶瓷艺术作品涉及了胎装饰和彩绘装饰,是融合了雕刻、刀笔书法、彩绘、颜色釉等装饰工艺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
雕刻和刀笔书法都是以刀为工具的工艺技法。
在瓷器的坯胎上以刀为工具装饰纹饰,启于宋代定窑。定窑瓷器的“装饰手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还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有时候划花和刻花也常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刻划的花纹早期有莲瓣纹、缠枝菊纹和蕉叶纹、回纹等,稍后又出现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纹饰,而且在图案一侧常划一细线,以凸出图像的立体感”。刀笔书法在定窑瓷中已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的外底就镌刻了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擎来掌上掬明月,题向诗中证旧因。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青花、粉彩、新彩都是以毛笔为工具的工艺技法,粉彩和新彩属釉上彩料(在施釉后入窑烧成的素瓷胎上彩绘),青花属釉下彩料(在未施釉的坯胎上彩绘)。
以毛笔为工具在瓷器上描绘纹饰,启于唐代湖南长沙铜官窑创烧的釉下彩绘瓷,继而是宋代磁洲窑创烧的白地黑花瓷,再则就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青花瓷。
元青花,以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为彩绘颜料,先在坯胎上描绘纹饰,然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性烧制而成,纹饰呈蓝色。
粉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以钾、铅、硅为主与不同的单一发色金属氧化物配制而成的粉彩颜料,可分为红料、绿料、蓝料、黄料、白料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分深浅浓淡若干色调”,可仿效国画的艺术效果。粉彩瓷,在经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彩绘纹饰,然后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
新彩,出现于清代晚期,色料“由铜、铁、锡、锰、钴等金属氧化物与各种硅酸盐溶剂相配炼制而成,除了红、黄、西赤与麻色不能调色外,其余各色可视画面需要相互调配”,可仿效国画、水彩画、油画的艺术效果。新彩瓷,在经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彩绘纹饰,然后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
颜色釉在我的作品中是作为彩绘颜料使用的。开创以颜色釉作为彩绘颜料进行彩绘装饰技艺的是我们的前辈潘庸秉、潘文复先生(俩位都是陶瓷美术家)。潘庸秉先生首开以颜色釉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色釉堆雕·青天云鹤》茶具(1956年)。潘文复先生“从1962年起,以中国与德国、保加利亚、捷克合作研究成果《景德镇颜色釉技术合作报告》为基础,潜心研究颜色釉配方,并在颜色釉与粉彩艺术瓷的装饰做出了成绩”,并在20世纪70年代首创了以高温颜色釉作为彩绘颜料的彩绘作品——《高温颜色釉·金色桂林》。以高温颜色釉作为彩绘颜料在瓷上彩绘,可在釉下,也可在釉上,是把多种烧成要求不同的高温色釉控制在同一的烧成条件下,高温一次烧成。可仿效国画、油画的艺术效果。
我入行陶瓷已有三十余年,主攻粉彩、新彩、青花、颜色釉、釉中彩和雕刻。
刀笔书法综合装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我经过多年不断思考、学习、探索、研究、实践,慢慢培养出来的个性风格,综合利用了颜色釉、雕刻、刀笔书法、粉彩釉上绘画等装饰工艺,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之上。
刀笔书法综合装饰,需要有扎实的绘画、书法功夫,需要熟谙陶瓷彩绘、雕刻技艺。在瓷上彩绘是以国画为基础的,引用了国画的美术理论和表现技法;瓷上书法引用中国传统书法的理论和章法,技法则引用了雕刻技艺,以刀代笔在瓷上镌刻文字,不仅要练就能表现书法之笔触的本领,更要使作品既保持金石韵味,又具有笔墨淋漓的水墨情趣。
以我的作品为例,让大家对刀笔书法综合装饰有一个感性认识:
1、取材于敦煌壁画的瓷板画《敦煌印象》。
敦煌壁画的题材相当丰富,有佛像画、经变画、人像画、装饰画、故事画、山水画等,是世界文化遗产、全人类的文化艺术瑰宝。
宗教艺术是敦煌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菩萨、天龙八部等。我特别研究了天龙八部中的飞天。“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认为,飞天的形象达到了信仰与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所以在构思《敦煌印象》时,选择了以飞天为主题,倾向于以颜色釉堆雕展现其空灵、欢乐的精神境界和雍容华贵的民族风格。我设计了四步工序:1)、在瓷板坯胎上以白描技法描绘出飞天的轮廓;2)、以堆雕的手法层层堆积、层层扩展,将主题雕刻出飞天的完整画面;3)、以颜色釉作为彩料喷施于坯体;4)、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
《敦煌印象》的艺术特点有三:1)飞天人物的塑造,运用了焦点透视法,使画面形象的立体感更强;2)凹凸法的引入,增强了画面的浮雕效果;3)以颜色釉作为彩料,使画面的色彩更艳亮,更富于装饰性。
2、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瓷板画《太湖石》。
《太湖石》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上海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站在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的“玉玲珑”身边,看着具有皱、漏、瘦、透之美的太湖石,脑际浮现了明·唐寅的题画诗:“太湖西岸景萧疏,竹外山旋碧玉螺。明月一天风满地,爽人秋意不须多”,心中闪现出一个念头——若是以“玉玲珑”为原型,创作一幅寓意幸福安康、生活美好的贯穿天地灵气的聚有文人墨客审美情趣的太湖石瓷板画,不是很有新意吗?
从上海豫园归来,我立刻投入了创作。这件作品的工序比较多:1)、根据自己在上海豫园写生的太湖石“玉玲珑”草稿,在瓷板坯胎上以白描技法描绘出“玉玲珑”的轮廓;2)、用雕刻手法仔细剔掉多余的部分,完成“玉玲珑”的造型;3)、以刀代笔,在瓷板的坯胎上刻写明·唐寅的题画诗:“太湖西岸景萧疏,竹外山旋碧玉螺。明月一天风满地,爽人秋意不须多”;4)、将高白釉喷施于坯体,入窑经1350度的高温烧成;5)、用粉彩朱明料在雕刻好的“玉玲珑”上精细描绘出太湖石的皱、漏、瘦、透;6)、等朱明料干后,再用煤油打底;7)、等煤油干后再用粉彩水料颜色上色;8)、入窑经800度二次烧制,完成整个作品。
多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悟得,创作刀笔书法综合装饰陶瓷艺术作品,需要培养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书法、彩绘、雕刻功夫,更要有丰富的阅历、知识、学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