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森
摘要:目前,全球环境变化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国家对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对于全球的环境的发展愈加重视,但是造林绿化的后期技术管理却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何做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后期造林绿化技术的研究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针对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展开分析和论述,以期可以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造林绿化;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现如今的绿化工作普遍重视绿化植被的增长量,但对于植被的质量和存活率仍然重视不够。这不仅容易导致人们对于环境保护过于追求形式,还使得绿化成本不断增加。绿化后期的管理工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大对人员和技术维护方面的重视程度,才能保护环境绿化工作的长久发展。
1 造林绿化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林业覆盖率一直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刻不容缓。我国执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以来,森林覆盖率日益增加,但依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当前森林种植面积虽然较大,但林木成活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保证林业的稳定发展才是应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事情。
2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意义
造林绿化工作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向指标,要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升林业成果质量,在环境效益的影响下要合理搭配,合理利用不同的资源,杜绝浪费。
2.1 对前期树苗的选择利用
在绿化前对树种进行选择是尤为重要的。树苗质量的好坏与后期的管理密不可分。对于外观不太美观的树苗在选取的时候要及时的摒弃。选取外型美观的树苗种植,培入土壤中。对树苗进行检查,并定期施肥撒药,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另外有些不成熟的树苗,由于后期管理中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可以放在其他地方另外种植,既不浪费又不会使树苗枯萎,解决了树苗选取的难题。
2.2 科学管理树木体系研究
植树绿化虽然简单,但也必须要讲究科学种植,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保证技术完善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进而保证树木的质量。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具有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才可以更快达成这一目标。
另外,在管理方面设置奖惩制度,对于环境绿化的管理和建议要不断加强交流,有效的结合片区进行分工分片管理,保证工作明确划分,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这样才能把环境绿化后期技术落实。
2.3 掌握绿植后期的技术要求
在对树木的管理中,后期的树木生长和病虫害的治理是园林工作的主要工作。加强管理体系,培养技术人才,了解和学习树木的平时管理,保证树木在每个阶段的不同特性都能够及时掌握,对于树木病虫害的防治也要不断提前预防,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多学习和多实地现场观察。一般很多的绿化树木在一个月后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性质来分析,保证了解到树苗对其影响的主要问题原因,加强自己片区土壤的检测工作开展,培养和培育树苗的成长,期待经济效益得产生,这也是环境效益产生的良好结果。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植树等环境工程对于林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期的技术维护工作中,保證树苗存活率,科学培养技术型身材,专人专事。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后期成本,保证做到同时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