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淀粉玉米新品种赤单109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2021-07-09 14:59:34郑伟孟繁盛边丽梅董喆张丽妍张昊郝春雷慈艳华杜江洪
作物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郑单晚熟内蒙古自治区

郑伟,孟繁盛,边丽梅,董喆,张丽妍,张昊,郝春雷,慈艳华,杜江洪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 024031)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作物,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在粮食作物的生产中居首位。2019年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378万hm2,产量2 700万t。赤峰市地处我国东北向华北延伸的黄金玉米带中心,位于国家规划建设的东北向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土壤、气候等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玉米。近5年赤峰市玉米播种面积均在54万hm2以上,年产玉米达400万t以上。结合本生态区玉米生长情况,选育出适合本区域的优势玉米杂交种,可有效促进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优势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玉米单产提高,以满足农民对玉米品种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淀粉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对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淀粉、优质,还要求抗逆性、适应性等都优良的品种。因此,选育淀粉含量高的品种,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内容。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蒙龙种业合作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赤单109,在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区试中产量超过对照8.11%,籽粒含粗蛋白9.66%、粗脂肪3.56%、粗淀粉74.68%、赖氨酸0.26%,容重758 g/L,是品质优良、淀粉含量较高、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应用前景广阔。该品种于2020年7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玉米新杂交种赤单109(参试代号CS336)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蒙龙种业,在2012年用母本自选系C12-543、父本F1322进行杂交选育成的晚熟玉米新品种。

1.1 母本C12-543

母本C12-543是以(郑58×PH6WC)为基础材料,利用系谱法选择,通过春季在赤峰种植,冬季在海南加代,经过连续6个世代自交,最终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玉米自交系。

1.2 父本F1322

父本F1322是以(昌7-2×PH5AD)为基础材料,利用系谱法选择,在赤峰和海南两地种植,经过连续6代自交,选择育成的二环系。

图1 赤单109组配及筛选图示Fig.1 Diagram of combination and screening of Chidan 109

1.3 赤单109的组配及鉴定筛选

赤单109于2013年参加单交鉴定试验,2014年参加产量鉴定试验,2015年参加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16年参加内蒙古玉米晚熟组第一年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内蒙古玉米晚熟组第二年区域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区试标准;2019年参加内蒙古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院内及异地鉴定试验结果

2013、2014年院内产比试验及2015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4 81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6%(表1)。

表1 2013-2015年赤单109多点鉴定试验产量Table 1 Yield of multi site identification tests of chidan109 from 2013 to 2015

2.2 区域试验结果

赤单109于201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第一年区域试验,5点平均产量为15 129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5点试验全部增产。平均生育期129.6 d,较对照郑单958早1.5 d。玉米螟1~3级,田间其它病害轻或无。成熟期平均倒伏倒折率0.3%,收获时倒伏倒折率0.3%。

2017年参加晚熟组第二年区域试验,7点试验4增3减,7点平均产量14 181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6.82%。平均生育期127.0 d,比对照郑单958早2.5 d。玉米螟1~3级,田间其它病害轻或无。成熟期平均倒伏率0、平均倒折率0.4%;收获时倒伏倒折率0.8%。

2.3 生产试验结果

201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7点平均产量13 338 kg/hm2,比对照京科968增产6.20%,7点皆增产。生育期136.7 d,比对照早0.9 d,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8.5%,比对照低3.7百分点。植株整齐,株型半紧凑,株高308.7 cm,穗位115.1 cm。穗轴红色,穗长20.4 cm,穗粗5.3 cm,秃尖2.1 cm,穗行数16.5,行粒数40.2,单穗粒质量226.9 g,百粒质量35.5 g,出籽率81.6%。收获时出籽率80.2%,空秆率0.9%,双穗率0.4%,破损率0.8%。各试点平均表现,大斑病1~3级,穗腐病穗率0,丝黑穗病株率0,茎腐病株率1.2%,成熟期倒伏率0,成熟期倒折率0.9%,收获时倒伏倒折率1.1%。

表2 2016-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区域试验和2019年生产试验产量Table 2 The production tes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16 to 2017 and the yield of Corn Regional Test in 2019

3 特征特性

3.1 形态学特性

赤单109,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成株期株高306.8 cm,穗位111.1 cm,叶片数20.6,植株整齐,株型半紧凑,茎绿色,雌穗花丝粉色,雄穗一级分枝4~8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果穗整齐、长筒型,穗长20.4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5,行粒数40.2,单穗粒质量226.9 g,百粒质量35.5 g,出籽率80.2%,空秆率0.4%,双穗率0.2%,籽粒黄色、马齿,红轴。

3.2 生物学特性

赤单109,平均生育期136.1 d,比对照京科968早0.9 d。需≥10℃活动积温2 750℃,属晚熟玉米杂交品种。

3.3 综合抗性

赤单109抗病、抗倒伏等综合抗性较强,耐旱,适应性较广。2019年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鉴定:感大斑病(7级,S)、中抗弯孢叶斑病(5级,MR)、抗丝黑穗病(5.0%,R)、感茎腐病(34.1%,S)、感玉米螟(6.2级,S)。2019年生产试验各试点平均田间表现:大斑病1~3级,穗腐病穗率0,丝黑穗病株率0,茎腐病株率1.2%。

3.4 商品性

2019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9.66%、粗脂肪3.56%、粗淀粉74.68%、赖氨酸0.26%,容重758 g/L。

4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4.1 整地

秋翻灭茬,有条件的农户结合施用有机肥。翻地的深度一般为20 cm左右,也可以进行春翻。利用深翻旋耕一体机作业,深翻后及时耙地,做到地面无土块,结合深松整地施足底肥,为春季高质量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4.2 播种

种子包衣处理,既防病又有利于出苗。在缺少微肥地区,可施用少量微肥。适时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5~10 cm地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一般4月20日至5月5日为宜。每公顷种子播量30 kg左右,播后及时镇压保墒。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灌水,确保全苗。

4.3 种植密度

赤单109植株半紧凑,一般中等肥力地块种植密度60 000~67 500株/hm2,4~5叶定苗,5~6叶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种植模式的地块,苗期掌握好浇水量,以蹲苗为主。该品种抗玉米螟,大喇叭口期可不必施药灌心。

4.4 肥水管理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播种时撒施一次性控释肥600 kg/hm2,注意肥料与种子隔离或与土混合10 cm以上,防止烧苗。使用控释肥,可减少中耕次数,降低成本。

播前灌溉宜冬灌或早春灌,灌足灌饱。在拔节期和大喇口期适时灌水,抽穗开花处盛暑,耗水大,应及时灌水。赤单109属于大穗大粒型,不能缺水。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因此建议发展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种植模式,可节约用水。

4.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病虫害多,需按照“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8],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4.6 适时收获

在玉米苞叶变黄后适时收获。尽量在田间降低玉米水分,减轻由于籽粒水分高造成晾晒困难。

4.7 适宜种植区域

赤单109适宜在内蒙古晚熟区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郑单晚熟内蒙古自治区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晚熟的记忆
青海湖(2022年9期)2022-02-12 09:45:56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中国种业(2021年7期)2021-08-02 01:40:42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晚熟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4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草原歌声(2018年4期)2018-04-04 05:19:34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草原歌声(2017年1期)2017-04-23 05:09:01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2
秋乐种业推出玉米郑单958新品
晚熟胡萝卜新品种助农大根
长江蔬菜(2013年23期)2013-03-11 15: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