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玥 张 鹏(通讯作者) 蒋 燕 张栩嘉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大部分城市由于注重提高城市地位而忽视了内在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内涵空洞,导致城市形象趋同越来越严重、城市文化传承度越来越低,从而使城市区域经济及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及印象影响着城市文化内在发展方向,城市认知和城市意象是城市印象的再总结,通过总结中发现的差异重新挖掘城市内在文化内涵,也有利于对城市文化传承和更新的保护。
在“人”的因素逐渐被城市发展重视起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学者把人的感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人们对城市意象的感知程度来探究城市特色、思考城市问题,以及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从而进行城市区域经济与旅游等再发展。国外研究中,凯文·林奇(Kevin Lynch)于1960 年通过认知草图和言语描述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作了调查和分析[1],奠定了城市意象的基础;Kim 从心理或感知的角度考察了认知地图中五个韩国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和不同季节的情景变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2];Jutla 考察了游客和居民对西姆拉形象的感知,它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图像:一种是游客的旅游角度,另一种是居民的居住角度[3]。出于城市的人文关怀,还有许多学者从行为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城市意象阐述城市和人类的关系[4-6]。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并且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为主要研究基础进行扩展研究,如李郇、许学强对广州市意象空间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构成要素的出现频率、组合、变形及图形类型[7];并且运用城市意象对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标志符号等进行相关研究,段进在研究中,用符号学方法阐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规律[8];韩福文、王芳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了评述,其侧重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及城市意象个性与结构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其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基本途径,从中得出了老工业区塑造工业遗产旅游形象的启示[9];其他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包括沈益人、张磊等的研究[10-13]。
综上,相关研究多以城市认知或城市意象进行单一属性研究,将城市意象与城市认知进行耦合和差异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对哈尔滨的城市认知数据,并重点对本地不同年龄段居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分析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对哈尔滨城市认知的差异和特征,并将城市认知与城市意象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耦合与非耦合特征。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受访者对哈尔滨现有认知的差异和共同点,可为哈尔滨城市新旧文化融合,挖掘有价值、待开发的城市意象节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开发城市旅游形象,提升和调整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哈尔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多元,既包括女真族传统文化、带有中原文化和民族部落文化融合特征的地域性金源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中东铁路文化、东西方文明撞击下以建筑文化等为主的异域文化[14-15]。近年来,哈尔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2018 年,哈尔滨市接待游客8567.63 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总收入1376.18 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冬季冰雪旅游人数占全年旅游的62%,这与哈尔滨冬季冰雪旅游推广度和品牌塑造有直接关系,但相应的旅游季节单一、四季旅游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本文研究所需基础数据以调查问卷、抽样访谈和现场踏勘形式获取。
(1)调查问卷
对城市认知数据的获取以调查问卷形式为主,问卷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共32 道题目。问卷发放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共358 位提交问卷,有效问卷354 份,问卷有效率98.9%。本地居民问卷177 份,外地居民问卷177 份。
(2)抽样访谈
对城市意象数据的获取采用现场踏勘并抽样访谈的形式进行,要求被访谈者在问卷上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哈尔滨(即城市意象图),画图的形式、要素、内容、范围均不限,只为调查对象对哈尔滨城市的真实意象。在抽样访谈中,共收回54 张城市意象图,其中35 岁以下34 张、35 岁~55 岁10 张、55 岁以上10 张。通过这些不同年龄段人群画出的城市意象图,掌握哈尔滨城市现状以及城市中曾为居民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节点元素,了解哈尔滨已经消失或逐渐淡化的历史和文化节点。
共设置了哈尔滨20 位居民认定对哈尔滨熟悉的31 处城市认知符号,以此探索哈尔滨城市认知空间布局特征。第一,城市认知节点呈现松花江沿江集聚特征。主要认知节点分布在道里区、道外区以及松北沿江区域,受访者对其他区域认知程度不高。第二,哈尔滨城市认知程度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调查问卷中选择人数比例在0%到20%之间的有20 处,20%到40%有5 处,40%到60%有3 处,其余为3 处。比例从低到高呈现倒三角状。选择超过60%的有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其中超过80%的只有中央大街,都所属于道里区。第三,哈尔滨城市认知度与节点区位存在显著关联性。认知程度越高的节点及区域,其位置越相邻。选择频率较大的城市节点,步行距离不超过3 公里,距离的邻近性可促使临近节点的连贯性观赏,景观节点间互相带动。
图1 哈尔滨市主城区城市认知空间分布图
(1)对核心标志节点的认知差异不大
外地居民与本地居民对哈尔滨城市节点认知频率,其中本地与外地居民选择频率差值小于10%且所占比重较高的有松花江、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老道外、巴洛克街、冰雪大世界、太阳岛、索菲亚教堂和龙塔等;美食节点包括锅包肉、秋林、马迭尔冰棍等。这些城市文化节点主要分布于道里区、道外区与松北区南部,都是哈尔滨极具特点且宣传力度较大的核心标志节点。
(2)对蕴含哈尔滨文化和生活内涵的文化节点认知差异较大
本地与外地居民选择差异较大的有果戈里大街、哈尔滨文庙、老江桥、极乐寺、江北大学城和哈尔滨大剧院等;美食节点包括商委红肠、列巴、老鼎丰等。本地居民对果戈里大街、老江桥、极乐寺和文庙等认知程度较高,外地居民认知较低,说明此类文化节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或承载了很多哈尔滨人的记忆,一些节点让哈尔滨人重温了百年间哈尔滨沧海桑田的巨变。外地居民多以旅游攻略或影视作品为认知途径,对于这种生活内涵性文化节点认知差异较大。
55 岁以上受访者城市意象图绘制较为简单,一般以一条街道分布节点,对于70 岁以上的受访者采用口头询问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55 岁以上受访者对哈尔滨城市意象有很多消失的文化节点,如消失的马市、松花江供居民游乐的沙滩、露天电影院等,其中露天电影院产生于20 世纪70年代,极具年代感,成为老一辈人生活中的记忆。在调查中发现55 岁以上受访者大部分记忆都是以居民生活为主,与笔者最初设想的年纪越大越能挖掘到哈尔滨深含的文化内涵的初衷并不完全相同。
35 岁~55 岁人群主要以工业遗迹和生活足迹为主要城市意象,其中包括老飞机场、老亚麻厂以及一些铁道线路,这些在哈尔滨城市中已经消失。例如哈尔滨亚麻厂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麻纺企业,亚麻厂爆炸是哈尔滨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影响了一代人的认知。亚麻厂居民区整体的俄式建筑风格是在调查中经常被提及的,甚至可以作为新一代工业遗产。霁虹桥曾是连接哈尔滨市道里、南岗两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节点,更连接着哈尔滨人对城市的共同记忆与情感。
35 岁~55 岁人群中新生节点意象有群力、龙塔、红博博物馆等建筑物,与35 岁以下受访者新生记忆较为一致。群力新区更是与55 岁以上受访者新生节点一致。现代建筑性文化节点哈尔滨大剧院也出现在这一代人的记忆中,成为哈尔滨松北地区居民游览、游憩和观赏话剧音乐剧的公共建筑设施。在这一年龄段的受访者中,娱乐性商场和新生的哈尔滨标志物意象大幅增加,以红博商城为主的地下服务商贸城以及龙塔、南岗区博物馆转盘道的设计等都出现在这一年龄段的意象中。
35 岁以下年龄段对城市的记忆主要以娱乐和饮食为主,其中包括:儿童公园、文化公园、欧亚之窗、烟花表演等娱乐性文化节点和香坊冰棍等美食文化节点。通过观察发现以上很多娱乐性文化节点在哈尔滨已彻底消失,如儿童公园通过改造现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城市中心公园,文化公园也即将改造,取消现存娱乐设施改建为开放式城市绿地公园。同时在35 岁以下年龄人群中,对记忆中美食节点提及话题较多,但实际现在还存在美食较少。说明美食文化随着时间发展,很多关于年轻时期的美食文化节点逐渐消失,没有被很好地延续下去。
新生符号主要有哈尔滨大剧院、万达城、关东古巷等。现代科技性文化发展较多,且伴随一些旧记忆文化被规划者融入现代娱乐场所中,如关东古巷这样的文化和娱乐集一身的城市节点越来越多。在此年龄段还可以发现,地下式商场逐渐萎缩,所代替的它的则是以上提及的文化、娱乐以及餐饮为一体的商场,各种主题性活动在商场中也逐渐增多。
图2 55岁以上居民记忆中文化节点回忆城市意象图
(1)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异域文化的一致认同性
在冰雪文化方面,在收集到的54 张城市意象图中,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勾勒出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在调查问卷中,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的认知程度达到56.78%。说明冰城作为哈尔滨市的城市名片已经被认可。在异域文化方面,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老道外和俄罗斯风情小镇等的本地意象和城市认知也呈现一致认同性。由此可以看出,哈尔滨两大文化名片促进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
(2)哈尔滨历史文化传承缺失的一致认同性
在城市认知与城市意象的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对哈尔滨历史文化持肯定态度,但是所提及的历史文化标志少之又少,两者对哈尔滨历史文化传承缺失的认同性是相耦合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传承是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现存热点历史文化街区仅有中央大街和老道外巴洛克街区,两者同时也不断地继续被翻新中。如何从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存储与传承哈尔滨更多的历史文化,是哈尔滨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此之上,通过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创造更多文化产品也是现今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3)认知与意象节点“中心-外围”布局特征的一致认同性
在城市意象图中,主要文化节点及城市特色景观都集中于道里区、南岗区以及以冰雪大世界为代表的松北区南侧,这与城市认知调查中的区域、节点与街道的分布特征相一致,呈现“中心-外围”布局特征。外围区域由于推广力度及自身文化和特色挖掘不够,缺少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或距离较远的本地居民对其的认知和意象。
(1)新生文化节点本地意象与外地认知的非耦合特征
通过哈尔滨城市认知与城市意象的对比分析,本地居民城市意象中的新生节点在外地居民中的认知度较低。城市意象图中的哈尔滨群力湿地文化和哈尔滨夜市文化等元素在哈尔滨本地居民城市意象中有较多的提及,但在城市认知的调查中鲜有提及。说明服务于居民的设施和哈尔滨新发展的城市文化节点在周边居民眼中是被认可的,但是对于整体哈尔滨旅游与建设哈尔滨特色文化城市时,没有发挥新标志的作用,不能很好地作用于哈尔滨文化传承及发展。
(2)功能性意象与观赏性认知的非耦合特征
主要体现为本地居民城市意象中的特色文化节点或符号与调查中的认知有所差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本地居民对霁虹桥、铁路线、有轨电车等这种带有城市服务设施功能的意象很深刻,虽然有些节点和符号已经消失,但依旧存在于老哈尔滨人的脑海中。而外地居民对哈尔滨城市节点的认知以观赏为主,对城市建筑风格尤为感兴趣。究其原因,本地居民意象中的功能性节点观赏度并不高,其文化内涵也未被深入挖掘,并不能被外地居民所认知。因此,在传承和塑造城市文化过程中,可以从此非耦合特征入手,利用本地居民意象图中观赏度不高但深蕴哈尔滨历史文化的节点和符号,强化哈尔滨城市文化和形象,并与城市建筑文化相融合。
(3)生活性意象与旅游性认知的非耦合特征
在调查问卷的城市认知结果中,冰雪大世界、太阳岛、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防洪纪念塔等是外地游客主要认知节点,但在哈尔滨本地居民的城市意象图中,上述节点虽也有所提及,但更多与居民自身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在55 岁以上年龄段,上述核心节点几乎没有被提及。因此,哈尔滨在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同时,仍需深入挖掘本地生活文化,让外地游客在领略优美的冰雪文化和异域文化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意味悠长、有滋有味的市民文化。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城市意象图,把城市认知与城市意象耦合研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特色基础点,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哈尔滨城市认知节点呈现松花江沿江集聚特征。哈尔滨城市认知节点主要分布在南岗区、道里区和松北偏南区域,其他区域分布较少且较为零散。超过60%选择的城市文化节点都处于哈尔滨道里区,且位置邻近,具有文化景观连贯性特征,文化节点之间互相带动,认知程度越高的节点及区域,其位置越相邻。
第二,美食认知与宣传呈现脱钩特征。哈尔滨美食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从外地居民受访者的认知特征变化来看,受访者未来哈尔滨前认为哈尔滨美食具有特色的比例为3.1%,但来过哈尔滨的游客选择吃到了意料之外美食的比例却达到了43.71%,说明外地受访者对哈尔滨的美食认知与哈尔滨美食的对外宣传呈现脱钩特征,在哈尔滨旅游品牌推广中的美食环节尚显不足。
第三,本地居民对哈尔滨的城市意象以居民自身生活为主,并带有年代特征。55 岁以上受访者的城市意象图中描绘了诸如马市、松花江沙滩、露天电影院等已经消失的节点记忆;35 岁~55 岁人群主要以工业遗迹和生活足迹为主要城市意象,如老飞机场、老亚麻厂、一些铁道线路;35 岁以下受访者的城市意象以娱乐和饮食为主,如儿童公园、文化公园、欧亚之窗、烟花表演等。
第四,本地与外地受访者对哈尔滨城市认知和城市意象的耦合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异域文化优越性、哈尔滨历史文化传承缺失性、认知与意象节点“中心-外围”布局特征的一致认同性上。
第五,本地与外地受访者对哈尔滨城市认知和城市意象的非耦合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新生文化节点本地意象与外地认知的非耦合特征、功能性意象与观赏性认知的非耦合特征、生活性意象与旅游性认知的非耦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