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善治·和顺沙磁 努力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沙坪坝路径

2021-07-08 04:58杨邦维
重庆行政 2021年2期
关键词:市域现代化基层

杨邦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均对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沙坪坝区结合辖区实际,科学制定试点“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努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能人善治·和顺沙磁”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助推科创智核、开放高地、文化名城、美丽都市打造。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主城西部,幅员396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常住人口120万人,近年来陆续布局了一批国家和市级战略平台,积淀了许多发展基础和优势,正逐渐成为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承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高地”、传承巴渝历史文脉的“文化名城”和彰显重庆山水魅力的“美丽都市”。与此同时,沙坪坝区狠抓社会治理创新,完善了一批治理机制,打造了一批治理阵地,建强了一批治理队伍,推出了一批治理品牌,取得了一些治理成效,但相较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更富效益的社会治理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理念更新、风险防范、基础夯实、治理协同等方面还存一些短板不足,亟待着力破解、提升水平。

(一)社会治理要求提升,思维理念创新亟待突破

沙坪坝区正逐渐步入城市化进程上升期,大征地、大拆迁、大建设随之而来,大型企业破产改制困难、老旧小区住户拆迁意愿强烈、城区空间秩序有待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社会管理思维更是带来极大制约。为了有效回应这些新问题,我们坚持理念先行,把更新思路、凝聚共识作为突破口,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辅导讲座、集中学习研讨等必选内容,并先后组织10余批调研团队赴浙江、江苏、上海、深圳等地实地学习考察、汲取经验,分级分批举办30余期“市域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加强“网上+网下”社会面发动,以此增进部门、镇街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客观来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实现“齐步走”“齐头进”目标,仍有部分部门、社会单位、群众思想更新不及时,将社会治理与政法工作画等号,参与治理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还未达成高度共识,导致基层阵地保障不足,各自为政、零散投入、重复建设等情况比较突出;阵地运用效率不高,条块分割、功能单一、单兵作战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统一认识、凝聚合力,切实从全局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矛盾风险总体可控,隐患彻底化解亟待突破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是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将风险隐患防控化解在市域范围也是其主要目标。沙坪坝区常态运行“16+N”风险研判机制,完善落实风险动态排查、风险协同防控、风险应急处置、定期调度与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有效管控1743个风险点,连续15年未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排名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连年提升达99.49%。虽然社会大局总体平稳,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仍有诸多风险隐患影响社会治理成效,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尚需更加努力。比如,城市房屋征收、农村征地拆迁、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学校、商圈、景区、车站等公共安全风险日渐突出, “盗抢骗、黄赌毒”等案件久治未绝,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领域风险逐步加剧,养老机构、医疗设施建设等引发的“邻避”效应频发,因婚恋家庭、邻里矛盾、经济债务等纠纷引发“民转刑”案件仍有发生,风险隐患的“叠加性”和“耦合性”凸显,上述问题还需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要抓手、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基本保障来加以解决。

(三)基础建设相对稳固,治理方式创新亟待突破

基层基础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沙坪坝区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打造184个综治中心、19个智能化安防小区,设置964个治理网格,2万余名党员干部、政法专干、网格员、巡防队员、能人等骨干治理力量活跃在基层一线,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纵向要求和横向比较来看,沙坪坝区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尽管“网格化+”模式已普遍落地运行,但随着人口、资源、信息等要素变化,网格顶层设计、科学设置、功能界定、力量整合、人员培育、长效机制等方面跟进不够,尚需深入研究,加紧完善。再比如,针对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虽有普遍共识,但内生动力不足、系统落地不够、数据壁垒不通,导致信息多头采集、系统多头建设,建而未用、建而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影响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

(四)社会资源相对富集,整体协调联动亟待突破

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在提供公益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推进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沙坪坝区坚持以“专业化”“精细化”“本土化”思维加快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出“能人坊”“小桔灯”“蚁工驿站”等500余个社会组织,为上千名“社工专才”建立人才库,创设116个社区社会工作室,成为社会治理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纽带。但从更加高效协同的治理需求来看,现阶段社会组织虽然发展增速较快,但总量仍然偏低且比较粗放,将近15%处于休眠状态,社工组织孵化链条还没有完全成型。群众参与方面也存有短板不足,从参与主体来看,90%以上为退休职工和党员群众;从方式方法来看,基层群众协商议事缺乏广泛性;从参与渠道来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载体仍不丰富,尤其线上组织动员明显不足。

二、注重统筹协调,强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沙坪坝区坚持以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以“能人坊”为龙头选能人、育能人、用能人,充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机制;以“和顺茶馆”为龙头贴近群众开展综合服务,充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努力探索以“能人善治·和顺沙磁”为突破口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沙坪坝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全域参与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统筹力量、合成作战,促进党委政府、社会单位和居民群众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形成强大合力。坚持加压驱动。成立区委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领导小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牵头,相关区级部门和全部镇街参与,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统筹全面推动。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指挥体系,完善“区统筹谋划+镇街主导建设+村社落地实施+群众(社会单位)全面参与”的“四位一体”创建工作格局。突出协调联动。依托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搭建平台和载体,提升社会资源统筹力,让社会单位“动”起来;创新社区事务积分兑换机制,激励身边能人热心服务、相互服务、共享服务,让居民群众“活”起来,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二)强化整体规划,严谨谋篇布局

围绕总体目标谋划治理思路、设定治理任务、规划治理路径,分解可量化、可评价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阶段性指标体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稳步推进。一是定好任务书。建立“1+12”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专班,出台《沙坪坝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细化30个重点项目、112项工作任务、32项问题清单,实施项目化推进。二是画好路线图。结合区情实际,明确“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点面结合”的工作路径,集约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形成示范带动,实施差异化推进。三是打好时间表。以“十四五”社会治理专项规划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总纲,制定年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时间表,分步骤、分阶段确定完成目标和完成时间,实施精准化推进。

(三)强化高效集约,坚持整体推进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而复杂,确保取得良好成效的难点在于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用、数据共享。沙坪坝区不断提高统筹谋划能力,强化社会治理要素整合、系统集成,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一是集约建阵地。创新思路,狠下决心,着力破除基层阵地重复建、闲置多、实效差顽疾,强化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功能,分主题、分时段、分区域综合利用,强化实用性、突出便利化,推动矛盾调处、法律援助、文化宣传、心理咨询、便民服务等功能多元融合服务。二是集约用资源。加强资源整合是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沙坪坝坚持以“功能整合+制度整合+政社整合”理念,克服治理进程“多张皮”“小零散”现象,大力推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集约投入,突出重点,优化配置。三是集约连数据。基于基层工作实际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沙坪坝以区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以区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为基础,积极推动“雪亮工程”“智慧网格”“智慧党建”落地覆盖,线上线下共享数据信息,着力提升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在社会治理的深度运用能力。

(四)强化评估督导,保障长效运行

着眼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美好蓝图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实惠,注重在推进工程中统筹调度、严格打表、跟踪问效,对各类责任主体完成任务的进度、质量、效果开展检查评估,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及时会商研判。加强部门、镇街间协调联动,拓宽联络面,畅通多平台,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定期会商研判,及时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一般事件与突发事件。二是加强督导调研。组建12个专题调研督导组,高频次、高标准、高强度开展实地调研,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将督导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过程,确保方向不偏、劲头不松、力度不减。三是坚持考评倒逼。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导向作用,将社会治理成效与干部提拔任免挂钩,与年终考核及评功评奖关联,督促领导干部更好履行职能职责。以群众满意作为重要参考,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倒逼工作推进。

三、着眼社会领域,守正创新防控化解风险

今年重庆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陈敏尔亲临沙坪坝代表团提出打好“四张牌”、干好“四件事”重要指示要求。其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抓好基层社会治理,是沙坪坝今年要干的第四件大事。沙坪坝将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聚焦风险管控和风险防控,不断提升风险洞察、防控、化解、治本、转化能力,全力实施“五大”工程,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筑牢“平安工程”,增添风险防控新举措

主动适应市域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把风险隐患控制在辖区、化解在辖区,确保不外溢、不扩散,以区域平安保障全局平安。一是确保政治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关,严厉打击处置,深入实施“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工程和“10+5”专项行动;严密列管列控,紧盯重大敏感节点、重要场所、重点人群,积极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严防一般风险向政治风险转化;严格舆情引导,实行“7x24小时”网络巡查,落实网上发现预警、网下处置反馈一体化工作机制,确保网络清朗。二是确保社会安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一线工作日等制度机制,扎实开展“3+N”突出信访专项治理,推进常态式、集中式、专项式案件化解;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全民反诈,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三是确保公共安全。强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以及网约车、电子商务、寄递物流等新兴领域安全监管;深化“三联三巡”,以“扩面、提质、增效”“三大行动”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强化高危人群管控,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坚决防止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二)筑牢“品牌工程”,突出示范引领新成效

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的统一性與差异性,通过聚焦区域共性问题,挖掘个性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探索社会治理特色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基层社会治理样板。一是发挥示范效应。按照“试点先行、渐次推进”原则,以“四性”“五有”为标准,以“五化五抓”为举措,聚力打造形成以“和顺茶馆”“能人坊”两大品牌为代表,以“三尺堂”“六和古镇”“民和微家”等品牌相呼应,形成“一街(镇)一品牌一特色”品牌体系。二是着力面上推进。着力破解公租房小区、安置房小区、乡村农村等区域性问题,以点扩面、分头并进,培育打造“和美乡村、和美新城、和美家园”等社会治理效能充分释放的基层治理示范带,推动“点上盆景”聚合转变为“面上风景”。三是坚持全域联动。持续激发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联动镇街、部门、社会单位掀起“创品牌、谋善治、提能力、促和谐”的热潮,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解决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筑牢“强基工程”,巩固实体建设新气象

树立强基固本导向,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是让中心“转”起来。加快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作,区级抓规范指导,制定《沙坪坝加强镇街和村(社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街镇抓集成应用,整合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单位力量,实现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纠纷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建;社区(村)抓落地实施,采集第一手信息,处置第一环问题,守好第一道防线。二是让网格“优”起来。优化基础网格设置,推进“智慧网格+”高效落地,实现基层治理数据采集、事件处置智能化闭环运转;按照“一网格一队伍”模式,配强网格治理力量,推动镇街、社區干部、社会组织等条块力量“进网”,法律服务、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功能“入格”。三是让队伍“强”起来。整合基层社会治理队伍,严格人员选入、学习培训、职能履行等要求,充实壮大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推动“三社联动”本土化,引导社工人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特长,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四)筑牢“融合工程”,拓宽治理方式新途径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挥“五治”作用,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方法举措,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效能。一是政治引领强组织。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全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调动企业、商铺、群众等力量积极投身参与治理,发挥“办小事、涨本事、干大事”的“硬核”作用,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二是法治保障止纷争。完善“三调联动”多元化解机制,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法治宣传,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氛围。三是德治滋润扬正气。用好红色文脉,深挖“红岩精神”特色优势文化资源,聆听红岩党课、传诵红色诗歌、重温入党誓词,“闻、诵、温”三位一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领社会风尚。组织开展“家风润万家”“孝善立德”等教育实践活动,涵养新风正气。四是自治聚能添活力。强化自治组织建设,推广“能人坊”“小桔灯”“蚁工驿站”等社会组织,培育壮大专业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平安细胞”创建行动,形成创建过程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五是智能支撑增成效。全面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雪亮工程”“智安小区”“智慧护路”等社会治理智能化项目,构筑全流程一体化线上服务平台,提供网络便民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能办事、办成事。

(五)筑牢“护航工程”,展现服务发展新作为

坚持高位谋划,服务大局,以高效的社会治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保驾护航。一是找准契合点。融入高质量发展格局,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陆海新通道、一区两群等区域发展战略,找准契合点,谋划推进一批市域社会治理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项目,打通堵点难点,寻求创新突破,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二是找准发力点。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市域社会治理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是找准落脚点。紧扣高品质生活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市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精准化,做实做细公共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切实让市域社会治理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作 者: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钟学丽

猜你喜欢
市域现代化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层在线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
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配线设计研究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