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元年”启步

2021-07-08 02:02
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能源

“碳中和”是碳排放与碳治理达到平衡,而不是完全的“零碳”排放。

从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清晰描绘了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碳中和这道关一定要过

碳中和是《巴黎协定》的既定目标。于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给世界划了两道“限定线”——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低于2℃,最好不超过1.5℃”。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

气候变化问题已迫在眉睫。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立刻行动。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潘家华表示,碳中和这道关我们一定要过。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国内的发展战略、发展进程高度吻合。

“我国提出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就能触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达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说。

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碳排放和经济脱钩。但我国仍处于碳排放增加阶段,尚未达到峰值。有专家表示,中国从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需要60年至70年的时间。

李高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

有挑战,也有机遇。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看来,实现碳中和愿景有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我国要抓住的机遇。

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在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煤电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收缩,煤电角色转变已成定势,煤电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诉求愈加迫切。

“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系统尽快行动,‘十四五要找準方向,迈出大步。”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能源系统需要在2050年前后实现零排放,化石能源消费基本清零,其中电力系统需要在2040年至2045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化。

对地方政府而言,一些煤炭大省能否扭转“靠煤吃煤”发展思路,成为煤电产能控制的关键因素。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茂盛表示,2021年,山西坚持“稳煤、优电、增气、上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9年电力碳排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加上电力部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相对工业领域来说较低,推动低碳转型,电力行业成为首选部门。

近期,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电力和电网央企纷纷表态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家电网提出,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支持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推进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要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

国家能源集团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预计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大力推进“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建设,计划新增造林10万亩以上,矿区生态与碳汇减排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化石能源低碳减量可行先进技术,稳步推进全产业链效率提升、节能减排、用能电气化替代,加快终端用能零碳排放。

中国大唐集团表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有序推进新能源替代;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战略转型,积极发展智慧能源、多能互补、储能、节能等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加快适应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做好配套体制机制、人才队伍、信息系统建设,争取工作主动权。

中国华能集团提出,加快新能源跨越式发展,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在煤电的清洁低碳利用上下大功夫,培育壮大环保新兴产业,确保到2025年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减碳有效协同。未来5年清洁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1亿千瓦。

“能源转型不是明天早上就改变了,它是缓慢的改变历程。我们在提倡化石能源不断退出的时候,必须维护能源安全,解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能源的基本需要。”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强调。

深化绿色产业链布局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设定,互联网、大数据、高端制造等创新行业迎来新一波挑战和机遇。李俊峰指出,碳中和不仅仅只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迎来新一波快速发展机遇,既可以引领新技术变革创新,也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实现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互济互利、融合发展。”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说。

2021年1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发挥低碳转型的引领作用,设立有雄心与远见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点应设在2030年前、不应晚于2050年。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企业亟需抓住低碳发展机遇,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

柴麒敏表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短短30年,留给我们实施技术组合和减排措施的可行性区间并不大,必须借用体制机制激活创新的能力,通过数字手段赋能,才能实现变革性的调整与发展。

近些年,不论是谷歌提出的循环性模型,还是苹果用可回收的材料制作iPhone,抑或是亚马逊在部分业务中采用可再生资源,都是互联网科技巨头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典范。这些顶级科技巨头的行动,其实也指向互联网科技企业未来业务布局的某种方向。

国内也已有部分互联网企业展开积极探索。“据我了解,目前已有发电企业,正在通过人工智能科技手段进行降低碳排放的举措,而作为其应用场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腾讯,就曾制定了《碳中和的策略与路线图》,推进AI技术为火力发电等传统意义上的高碳排放行业降低碳排放。”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说道。秦淮数据也表示,到2030年将实现中国运营范围内所有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100%采用可再生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集团直接参与投资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不少于2GW。

部分家电巨头家电企业也在加快布局建立绿色产业链。

2020年TCL科技集团下属主要企业通过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节能减排项目累计节约用电16059.7万千瓦时,累计废弃物回收利用60550吨。2019年,TCL科技集团及下属3个子公司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单。

长虹控股旗下格润公司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务为主,累计处理超2000万台,位居全国第五,西部地区第一。同时,格润公司纵向延伸了废旧塑料、印制板、屏等深加工业务,横向拓展了土壤修复、综合危废处置、锂电池等环保业务;锂电回收业务与长虹控股旗下锂电业务形成产业链闭环。

据了解,目前格力打造的智能家居系统也围绕“碳中和”目标而进行优化。格力“零碳健康家”以格力光伏G-IEMS局域能源互联网系统为基础,让家居自主实现“发电”“储电”“用电”“管电”一站式能源管控,为全屋家电用电供能打造环保型智能家居系统。

同时,家电企业还在加速新能源领域产业布局。TCL科技旗下的中环股份长期专注于光伏新能源领域,长虹系长虹新能源完成对江苏三杰的股权并购,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品线布局。去年长虹新能源投资近20億元建立绵阳锂电池项目,其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打造高端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以高端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在引领技术变革的同时,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它们加速融合发展,将迎来新一波快速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多个家电制造巨头参与到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智能制造领域中,对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制造与环保产业关联度等方面产生正面影响,为传统产业再现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宋嘉这样表示。

中国投资协会农投委副会长熊定国表示,推动碳中和目标落地,企业应寻找技术、方法、路径和模式,要以理念做指引、标准做引领、技术做支撑,通过集成创新和技术升级来应对这样的一个好机遇。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和龙头企业,应倡导大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创造一种全社会联动应对模式。

他同时表示,实现相对应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将会催生技术的革命和行业的再次洗牌。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和顺应潮流,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作为对碳排放政策相对敏感的行业,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挑战。而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则认为:“从发达国家的普遍规律来看,交通运输行业的碳达峰时间往往滞后于国家的总体碳达峰时间。为此,交通运输行业将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货运物流低碳化、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路网运行的低碳化四大方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为应对碳排放政策,包括奥迪、宝马等车企均已为二氧化碳减排设定了目标。

虽然车企已经纷纷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但在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解峰看来,相对于目前许多车企推行的单车新能源应用,实现碳中和还是有很大挑战的。

“实现碳排放目标需要政府起到更大作用,比如中国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当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城市的运营设施变得更加对环境友好,单车的努力以及每个消费者本身在出行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去实现所有的碳排放目标。”解峰认为。

当车企集体“脱碳”,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对此,肖亚庆认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路线图。同时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现象,避免低效的重复建设。”

千亿级碳市场可期

2021年2月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施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份与碳市场建设相关的文件也在2020年年底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据悉,全国碳市场有望于今年年中正式启动。

作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2021年迎来了新纪元。

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业内专家称,全国碳市场选择从电力部门入手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抓大放小”的原则,煤电部门碳排放量大,管理相对规范,排放数据容易获取。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余碧莹表示,目前全球建立碳市场的国家80%以上都将电力行业纳入其中,而且电力行业占到70%以上的配额量。未来随着电气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6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达到14万亿至22万亿千瓦时。在如此巨大的体量下,我国碳市场建设将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可以说抓住了重点。

早在2011年,我国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覆盖企业共计3443家,涉及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2014年至2020年,共计完成2.18亿吨二氧化碳交易,实现51.61亿元交易总额。

专家测算,“十四五”期间,碳排放交易量有望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增加3倍至4倍。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盡管我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水平不均衡,且发展行业较单一,无论是规模还是流动性都有待完善。

以交通领域为例。相关材料显示,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一,其中道路交通占交通部门总碳排放高达约74.5%,是交通领域实现碳减排的主力。然而目前我国碳市场试点中,虽已涉及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高排放行业,但道路交通行业并未被全部纳入。反观国外,美国加州是为数不多的将交通纳入碳市场的地区。欧盟也在考虑将道路交通领域纳入碳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于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然而至今并未正式发布。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解释,我国碳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针对道路交通行业,碳交易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配额分配技术方法支撑不足,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与碳排放核算基础薄弱,碳交易体系管控与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协调性有待提升。

李高表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将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

展望碳市场未来,将在扩大市场容量、丰富市场交易品种的同时较为显著地提升市场流动性。

“我国碳市场前期还是以免费配额为主,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可能没那么大,后续应思考如何开展基于市场机制的多轨设想,引入市场拍卖机制,在不同部门综合运用命令型工具、碳交易、碳税、补贴等有效策略,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余碧莹表示。

央行研究局课题组日前撰文也建议,遵循适度从紧原则确定碳配额总额,确保形成合理碳价。在交易方式方面给予交易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研究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开展连续交易和集合竞价。引入中央对手方机制,建立碳定价中心,设立碳配额预留机制与碳市场平准基金,完善价格调控。

李高表示,未来还将制定并发布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与核查、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共同搭建起全国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同时,将加快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

编辑:翟晓汀

资料来源:

新华社、经济日报、人民网、中新网、人民政协网、东方网、国际电力网、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能源报、新京报、中国经济导报

猜你喜欢
能源
兴能源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
能源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