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山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蒋和平日前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要兴旺、产业要振兴,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之后的农业新兴的领域,发展生态高值的功能农业也是乡村振兴一条重要的途径。
蒋和平表示,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已经严重破坏了环境与生态,因此,这种农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要摒弃已有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追求高产农业的路径,逐步树立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为了应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形势,粮食安全战略必须适时进行调整,化危为机,应从“温饱型”粮食生产向“功能型”粮食生产转变,从“高产”粮食产业定位向“生态高值”粮食产业定位转变,从“追求粮食产量”转向“藏粮于技、绿色生产”,从关注“粮食产量连增”到“粮食安全与营养价值”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首先要实现粮食产业中农用化肥施用量的“零增长”,推动粮食产业生态系统持续循环;其次,要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新的粮食新品种,实现粮食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二是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农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普遍希望吃的农产品具有保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如中国有近3.5亿例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这个群体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功能粮食、蔬菜、水果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测算,在“十四五”期间,全世界推进80-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功能农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这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开拓了一个新的生态高值的盈利产业。比如富硒农业就是功能农业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据蒋和平介绍,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局委托,由他所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2013年6月为陕西安康市政府编制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4-2020年)。7年来,该总体规划得到顺利实施。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生态高值特色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围绕富硒畜产(生猪)、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林果(核桃)、富硒水产、富硒粮油(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富硒蔬菜、富硒食用菌、富硒蚕桑等九大富硒产业,在全市培育富硒农业园区1107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290个,带动农户22.8万户,富硒茶种植面积达100.8万亩。安康国家级高新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汉滨、平利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20年,安康市富硒食品实现产值达到451亿元,增长14.5%,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超过650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富硒产业已成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要求农产品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对农产品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是“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大健康”,将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入口,借助消费者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实现对消费者的健康综合管理。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合理布局医疗康养产业体系,县域经济将会将康养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发展康养产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吃得健康的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从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转变。免疫系统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补硒是免疫系统健康的稳固器,富硒农产品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变成了“功能性农业”,让农业从“吃饭产业”变为“大健康产业”。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从而为农业增效和農民增收带来新的希望。近些年,湖北恩施、陕西安康、广西贵港和江西宜春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使得越来越多的富硒农产品问世,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使得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的成就。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农业人才兴则农业兴, 农村人才强则乡村强。充足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但随着我国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致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生产领域一线劳动力、基层农技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严重短缺。实现乡村振兴, 必须化解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
蒋和平指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 必须重视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 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 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2012年以来, 在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的洪流中, 开始出现少量回流农民工, 而且呈逐年不断增多之势。虽然现在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数量还不多,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们是中国未来农业的生力军, 是消除农业三个断代危机的主要力量,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
二是应创造条件实施“归雁工程”, 以亲情、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逐步将乡土优秀人才引回家乡,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可建立与本乡镇有工作关系、亲缘关系的各类人才“英才库”, 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对有意返乡创业的“归雁”, 乡镇应安排专人提供办证、用地、用水、用电等服务, 对意向投资项目, 确定具体部门负责推进, 为返乡创业搭建舞台。
三是切实落实国家对农民返乡创业的各种政策。例如对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培训或创业补助;对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办实体经济的, 给予物业费、水电费、房租费等补贴;对于农民工创业获省级优秀示范项目的以及返乡“创业之星”给予奖补;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 给予100万元左右的创业担保贷款等。
四是改革完善农技推广体制,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农技人员在岗创新创业, 开展农技入股创新试点;以领办创办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同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承接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外包等不同技术入股形式开展增值服务,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利益分配, 激发农技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到基层, 进行农技推广。
五是实行多元主体进行农技推广, 激励社会化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农业职称制度改革, 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技术人员纳入农业序列职称评审对象, 把这些社会化农技人员聘为技术指导员、村级农民技术员等, 切实发挥其作用;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动员、遴选一批工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和服务, 依托发展“互联网+”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向更广、更新领域拓展。
蒋和平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引导各类资源向乡村汇聚。在坚持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打破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各种“藩篱”,为各类人才加入和参与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各种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