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屋·旧事·旧人

2021-07-08 14:59俞赞江
文学港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宝仓库

俞赞江

变矮的老屋

一座建筑物跟年老的人一样,年份久了,就会渐渐变矮,我们城里二十年前造的汽车东站,现在看来不知不觉变矮了。再追溯到四十年前造的东门口老车站,看起来显得更矮。这变矮的原因一方面是周遭林立的高樓造成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是道路路基在不断提升,可我估摸着还有第三种变矮的原因。

镇上我们家住过的那间老屋也在变矮。那天我在屋后抚摸着它黝黑斑驳的墙体,想起以前爬上瓦楞需要借助一把梯子,现在只要一条凳子就可纵身上去了。还有这屋门,以前尽可昂首挺胸进出,现在需低头弯腰进出了。按理,造房时候,门框是以成年人身高为标准设计的。只是这周围既没一幢高楼,又不曾垫高过路基,那我只能断定这老屋的结构跟人的骨骼和血肉一样,如今到了我母亲一般大的年龄,开始进入骨质疏松、脊柱缩短阶段了。那一刻,我突然看见一个长大了的正在老掉的自己,总有一天,我也会老得跟这屋子一样矮小。

除了我们家住过的老屋,左邻右舍的,整排的每间屋子莫不如此,又矮又旧又暗。也难怪镇上这小地方,不像城里有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天天在旧貌换新颜。镇上的变化实在太慢了,房龄几十年、上百年,且毫无文物价值的破败房子比比皆是。

我在这个叫南街头的地方溜达,我猜这时候应该会有一个人出来,并且脸上会带着疑惑的表情,可是没有人出来,许久都没有人出来,甚至连一条小狗、一只鸡仔也没出来,遑论遇到一个熟悉的人了。老屋周边少了许多东西,变得更加陌生了,幸亏有这排老屋遗留着,别的压根不像南街头当年的模样。那些后来造的房子见缝插针,密不透风,看过去杂乱无序。就连天空中也像少了许多东西,从前屋顶的天空总是鸟雀飞舞,总是弥漫着蓝色的炊烟,而现在变得陌生又寂寞。

我贴着当年孙家的墙根往前走,再也看不到南面一马平川的田野了,看不到成熟的稻子、绿色的紫云英、金色的油菜花……那里现在是一家大型服装企业大片高低错落的现代化厂房,再往前是连绵不绝的楼房和道路,望不到尽头。

我们这一排西面第一间是戴家住过的房子,如今不知他们搬到哪里去了。戴家爸爸当年在剡江上撑乌山船,后来改为驾驶大航船,每天往返宁波,是镇上航运公司的模范职工;善于持家的戴家妈妈是否还健在,她应该有九十多岁了;还有她家的儿女们应该比我还要老了。我围着老屋一遍遍转悠着,脚底下踩着旧时的路径,想起作家刘亮程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早年跺起的尘土,在他回来时开始慢慢往下落,落在脚下和身上。”那么这落下的尘土不知有没有记忆,可曾记得当年那张胖乎乎的娃娃脸。

这个叫南街头的地方,当年仅二三十户人家,混住着居民户和农民户,每家每户都知根知底,人与人熟悉得毫无秘密可言。我们住的屋子不属于我们家,是母亲向东首的胡大叔家租的。胡大叔家房子有好多间,自家人住不完,就租给我们一间,起先是每月三元钱,几年后提高到五元钱。胡大叔耳朵不好使,经常处于半聋状态,这让他在干活时显得非常专一。他干的活很累,是替镇上的理发店挑水,天天挑,一年挑到头,总也挑不完,要怪这理发店的生意太好,因为全镇只此一家,人人都要来光顾。理发店的后门就在我们住的屋子后面,胡大叔挑水得走后门,得迈十几级台阶,再吃力地倒入两口大缸里。在镇上,胡大叔挑水挑出了名气,从小河到理发店的两百多米泥石路上总是湿漉漉的。胡大叔有个独生女叫胡雅芬,是我同班同学,她长着一张小瘪嘴,走路时迈着小步子,上身又左右摆动,整个儿看去像小老太,班上同学就此喊她为“雅芬老太婆”。“老太婆”作为房东的女儿兼同学,一向对我客气厚道,从不会拿房东的架子对我装腔作势。

我推开老屋的门扉,跨进四十多年前的旧光阴里。

老屋坐北朝南,有联排九间,我家从东数过来是第七间,从西数过来是第三间。屋子有三十多平方米,我们把它分隔成前后两半区,中间用三根竹竿和若干硬纸板撑起隔墙。前半区放着一张兄妹仨睡的大床,还有书桌箱柜啥的;后半区是厨房,房东胡大叔没有给我们搭建土灶,屋角只有两口圆形的缸灶。里侧的那口用来烧饭,外侧的这口用来做菜。屋子开有前门和后门,大多数时候,我们走的是后门。父亲在城里工作,每周来一次,忙时每两周来一次。而母亲则住在采购商店的寝室里,我们兄妹仨就驻扎在这间屋子里。母亲一日三餐过来张罗饭菜,操持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

开始几年,整排屋子还没通电,家家点着煤油灯,隔三差五得去店里买煤油。后来绿色的电线挨家挨户伸进来了,老屋经历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电灯泡照耀了我们全家,让我们高兴了好一阵子。虽然比煤油灯进步了很多,但灯泡的位置装得太高,灯下总是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幸亏那时的老师基本不留家庭作业,我们的眼睛没受到近视的威胁。

我们住的是没有土灶的屋子,那时家里搭建土灶很费力,既要花很多钱,又要占屋子很大面积。房东怕房客住不长,房客自己也怕住不长,免得浪费这么一座大灶资源,所以谁也没提出搭灶的事。没有土灶,就没有在屋顶上开烟囱,没有烟囱,烧缸灶时的柴烟和油烟就一股脑往屋子内蔓延。满屋的浓烟常常熏得我们泪流不断,也熏得后半间屋子的墙壁和房梁上的椽子、瓦片下的竹簟黑糊糊一片,隔段时间就能从那里刮下一大堆墨色的烟尘。

每天中午到家做饭最让我们烦心和害怕。兄妹仨放学与母亲下班几乎同时,一边家里锅灶冰冷,一边每人饥肠辘辘。看着别家的孩子们一回家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们羡慕得要死。手忙脚乱的母亲在这个节骨眼上,脾气也特别暴躁,动不动责骂,我们又不敢顶嘴,只能胆战心惊地伺候着,帮她烧火打下手。遇到柴禾潮湿烧不着时,屋内浓烟滚滚,人完全隐没在烟雾里,锅里炒了一半的菜也鸦雀无声了。这时候,屋里的人一边咳嗽,一边抹泪水,一边又不停地用火管“呼哧呼哧”吹,试着把火吹旺。我们小孩的烧火技术毕竟不行,关键时刻,心急如焚的母亲总会一把推开我们,亲自坐在灶口,仔细拨弄灶膛,慢慢地将火弄旺。不久,锅里煮了一半的菜又“滋滋滋”地响起来,旺盛的火苗明显提升了做菜的速度。

中午十二点光景,母亲终于炒完了三盘菜肴,在饭桌上摆齐后,每人依次从锅里盛来火热的米饭,开始呼噜呼噜吞吃起来。有了这几个菜肴相伴,这顿饭就算大功告成,这天中午的使命就算顺利完成,而做菜的过程实在漫长又难熬。吃完饭,洗完碗,已經到十二点半,我们总是跑步到学校,最晚走进校门,那会儿,别的同学早做完了作业,已经玩耍了很长时间。

屋子两面与邻居的隔墙很薄,做墙的材料一部分是单层的木板,另一部分是竹篾片糊黄泥,只有靠灶间的部分才砌有薄薄的砖块。左邻右舍们放个屁,打个喷嚏或咳嗽,马桶尿尿声……这些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们家发出的声音也同样被邻居听得见,什么悄悄话、隐私话之类,只能压低嗓子讲。哪家的人吵架了,如同在自家屋子吵,骂人声、痛哭声时刻回荡在耳边,时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光如此,墙壁上还有几道缝隙,互相之间可以偷窥。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各家都习以为常,没觉得有什么异样。

屋子的地面是夯实的泥地,踩得很光滑。而老鼠们却喜欢在这样的泥地下肆意地打洞,它们挖掘了四通八达的坑道,既为囤积各种鼠粮,又为自己提供便捷的流窜路径。它们经常在墙角挖出一个个泥洞,半夜里偷偷摸摸钻出来啃啮番薯,咬坏米桶,叼走雏鸡,偷吃剩饭……迫不得已,各家定期发动各种形式的灭鼠战。

在家庭还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我们这间屋子连简单的收音机也没有,主要的文化娱乐就是看连环画。母亲对此是持鼓励态度,尽管她在别的方面不舍得花钱,但对买连环画还是舍得的,以至于我们家连环画藏书量一直在镇上名列前茅。

身处简陋的屋子,我们时常会寻找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设法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比如张贴年画,算得上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时尚文化。每年元旦过后至春节时段,供销社的文具商店总会推出各种彩色年画,而且隔几天便会上柜一批新年画,每张一两毛钱。人们把最钟爱的年画买来后,贴在屋里的墙上,瞬间会让屋子焕然一新,会让年味倍加浓郁。谁家的年画贴得多,贴得漂亮,并且贴得到位,能吸引屋外路人,博得人家啧啧赞叹,谁家的颜面就足,家里人都引以为豪,随后到来的春节就显得格外风光。每种版式的年画,店里限量进货,卖完为止,遇到某幅人见人爱的年画,稍耽搁些时间,再去买,早没了,徒留遗憾与失望。

在我家贴过的所有年画中,印象最深的有两幅,它们都被赋予了强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幅年画描绘的是我国第一艘万吨轮船下水的壮观场景,码头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气球满天升腾。作者以船身下成千上万微小的身影来反衬万吨轮船的巨大,从而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张年画那时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另一幅是摄影师的佳作,画面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袖到机场迎接从莫斯科归来的周恩来,周恩来手里捧着鲜花,四位伟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笑容慈祥。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屋里贴过的年画不计其数,大多数记不清了,唯有这两张成为难忘的经典。

屋内原本陈旧泛黄的墙面,自从有了彩色年画的点缀,满屋变得亮堂,变得生气勃勃,也让全家人每天心情舒畅。很多年画百看不厌,画里反映的内容,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思想的启迪,并提振人的精气神,能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于画面之外的大千世界中。

给南街头带来热闹的还有猫狗鸡鸭们,它们在南街头人日常中不可或缺。那时候,家家都喜欢放养这类牲畜,牲畜们在每家门前、院子大大咧咧走动,有时悠闲地漫步,有时专心地觅食,它们从来不被圈养,跟人也相安无事。那个年代的牲畜们全都这样自由而快活,我想如果牲畜们会讲人话,想必他们有许多话要对人说,它们会非常渴望人畜间交流,只是人们忙于生计,不愿与牲畜们多说半句话。

每家门口的屋檐有三米深,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和补充,窗台下都堆放着密集的柴草,牲畜们特别喜欢栖息于这种环境。为此,我们把鸡窝搭在柴垛下,便于它们进出和下蛋;把狗窝设在门旁,便于它看门护院;把猫窝做在柴垛上,便于它攀爬和跳跃。

有一年春天,我们买来十几只雏鸡放养,到秋天长大时,只存活下四只母鸡,大部分中途夭折,有的被人不慎踩死、有的被狡猾的老鼠叼走、有的莫名中毒而死、有的因偷吃稻谷被乱棍打死。这四只幸存者不愧是鸡中的精华,每只都是下蛋能手,而且你追我赶,相互竞赛。由于经常给它们喂食野生的黄鳝与泥鳅,它们额上的鸡冠红得像燃烧的火苗,在鸡群里显得出类拔萃。四只鸡按体型大小,分别唤它们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与我们兄妹四个的排行对应,各自结对认养,精心呵护。那两年,我们四兄妹每人获得的荣耀与快乐,竟然维系在四只母鸡的下蛋业绩上。

我家还先后养过两条土狗,一条是纯黑的,另一条是黄白相间的。早年养的是黑狗,冬天时不幸被马路上的汽车撞倒,我们都不在现场,好心人把奄奄一息的黑狗抬到我们家,我们目睹它的眼神渐渐黯淡,直至闭上眼睛……兄妹们全都伤心而哭。狗这种动物相比其他动物,拥有很高的智商,对人忠诚友善,天生惹人喜爱,所以人与狗的感情深厚纯朴,对小孩子来说,狗是他们小时候最亲密的玩伴。

我家后来养的花狗,个性太活泼,喜欢到处乱跑,最后把自己给跑丢了。那天放学到家,平时欢蹦乱跳前来迎接的小花,竟然不见踪影。我们四处搜寻,整个晚上搜寻,到第二天、第三天,依旧没有踪影,我们泄气了,也开始失望了,认定小花必死无疑。可谁也想不到,十天后,小花竟然奇迹般回来了,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们心里明白,它害怕被主人责骂。于是,我们拿出好菜好饭招待它,从心理上慰藉它。然而,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它再度失踪,这次失踪是永久性了,再也没有回来过。我们后悔没把它及时拴住,以为它已受尽了折磨,会吃一堑长一智,再不敢乱跑,以致于过分信任它了。

事到如今,小花失踪去哪儿了,一直是个谜。我们猜想是它遇到了特别慈爱的新主人,给吃给喝给更多的温暖,它立马忘了我们旧主人。中间也许是偷着溜出来探望我们,仅是想道个别,其实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所以隔天又不见了,让人觉得消失的速度实在太快。至于后来不再现身,可能回去后被新主人永远关禁闭了,也可能是跑到别处被人捕获吃肉了。唉,这小花不该对我们忘情负义,既然它命该如此,我们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我们住的屋子属于独层木结构,房内空间有限,时间长了,不免有些枯燥单调。但这屋子有较高的人字梁,梁上横卧着两根粗大的圆木柱,我们横着搁上去几块木板,发觉挺合适,于是五六块木板固定后,旋即成了一处温馨的小阁楼。虽然有高度限制,只能弓着腰,但上面可以坐,也可以躺下,而且环境安静,很适宜看书、做作业。我们感觉屋子里增加了一层房间,兄妹们内心都喜滋滋的,大家踩着木梯,轮流爬上去,享受这新鲜而别致的空间。

邻居花姐家也安装了阁楼,但他们家的阁楼是经过了木匠的专业改造,完全算正儿八经的阁楼,可以同时容纳多个人。那两年,花姐处于美好的恋爱年龄,城里的男朋友经常来她家。男朋友是国营厂里的工人,见过的世面多,听到的故事也多,饭桌上边陪着未来的丈人喝酒,边滔滔不绝聊着各种话题。天黑后,这镇上也没地方逛,这对鸳鸯只能爬上阁楼,在温暖的巢穴里享受爱情的甜蜜。在住房艰苦年代,花姐的爸妈考虑真够周到的,这“爱情阁楼”让他们家受益无穷,这“爱情阁楼”也珍藏了很多浪漫故事。

那时我们屋顶上密集的瓦片像钢琴的琴键,对外来的触碰异常敏感,动辄发出响亮的声音。遇到倾盆大雨时,瓦片的声音是清脆而富有韵律的;遇到群猫奔跑追逐时,瓦片的声音是急促而惊心动魄的;遇到熊孩子扔石块时,瓦片的声音是痛苦而让人心碎的。瓦片们似乎在时刻提醒屋里的主人,作为房屋身体的重要部分,它们在外面时刻承受风吹雨打,随时遭遇意外袭击,请不要忽略它们,要对它们定期补漏和更换。事实上每家每户关爱自己的屋顶,胜过关爱自己的身体,不然雨天里遭殃的可是屋子里住着的人。屋顶这架“钢琴”发出的声音就是瓦片表达的各种语言,我们除了用耳聆听,还得用心去感受。

眼前的屋门虚掩着,里面不见人影,光线暗得很,屋里堆满了杂乱的物件和原料,我断定这是前面店心铺人家租的仓库。不知这胡大叔家的屋子是否易主,我四面打量着室内,试图找出一点当年留下的印记,嗅出一点当年未散尽的气味,但早今非昔比了,人字梁改掉了,门窗材料改掉了,不隔音的墙壁改掉了,还有黄泥地也改成水泥地了……更令人失望的是,这间老屋几十年来不知住过多少人,这些人早把我们的印记和气味一层一层覆盖掉了。

我没有理由再苛求老屋,老屋也早已不认得我,它只认得当年十五岁少年离开时的模样。老屋还能生存多久,我无法预知,也许这要取决于它的耐心和坚韧。在漫长的岁月中,也许它会一直这样默然等待,等待一颗颗随时归来的灵魂。

副食店驚魂

我每回去小镇,总不忘拐到那条老街上,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到南。老街短而逼仄,不适合城里人的大步流星,我慢慢地走,依次打量着每间门面,寻找着五十年前住在里边的人家,咀嚼着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

那些熟稔的老街人家,其实早湮没于时光深处,眼前物是人非,街两面的主人在不断地变换,老街在不停地吐故纳新,犹如旧瓶灌新酒。诸多陌生人家在晃动,他们的面孔跟这条老街是那么不匹配,他们压根不知道这条老街的过往历史,就像是一株株外来植物被人为移栽到这片生疏的土地上,然后寄居在这个缺乏亲情和记忆的新颖年代。沿着这条古旧的路径,依照不变的格局与走向,我可以轻易地走入老街的梦境,在梦的烟岚里飘荡和起伏。

在老街中段两间旧式矮平房门口,有一次,我意外认出了当年的搬运社工人徐大妈,96岁了,身体硬朗得让你无法猜出她的年龄,也许是年轻时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像男人一样肩挑背扛各种货物。她应该是这条老街最古老的人物,就像她家门口种植的那棵活化石——银杏树一样长寿。

就在徐大妈家对面,与陈家弄堂一墙之隔的地盘,曾是四间门面的镇上副食店,现在却被四户人家瓜分了,昔日一排灰旧的商店门板被现代钢窗和防盗门完全取代,上世纪70年代小镇副食店丰盛的空间被彻底肢解了,连同副食店背后那座隐秘的大仓库。

那时,副食店柜台内终日站着憨厚朴实的老吴叔,他皮肤白皙、剃着平头、面容慈祥的模样,令镇上的孩子们过目不忘。当然店里还有几位店员,我一概记不清了,也许大伙对老吴叔印象太深刻,以致于把其他人都给过滤掉了。在物质贫乏年代,老吴叔掌控着孩子们最喜欢的糖果糕饼,他身上浸染了副食店的各种香味,对又饥又馋的孩子们是种莫大的诱惑,他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圣诞老人(那时白胡子爷爷还没抵达中国)。

副食店的柜台与我们的肩膀一样高,我们去买零食时,总爱把下巴支在柜台的边沿上,目不转睛地盯住某样喜爱的食品。柜台上排列着一只只方形的玻璃罐,里面装满深绿的苔藓饼、金黄的油赞子、黑色的橄榄果、椭圆的糖酥饼、喷香的油果、白色的香糕、可爱的动物饼干、漂亮的奶油糖、白纸裹的豆酥糖……全都是那个年代小吃货们的最爱,副食店还售卖散装豆瓣酱、余姚榨菜、萧山萝卜干、什锦菜、桂皮茴香、油盐酱醋糖等。

来副食店的孩子们心情都是亢奋的,他们踮起脚尖,把手里攥着的几枚硬币交给老吴叔,老吴叔用夹子从罐里熟练地夹出食品,装到牛皮纸袋里,再小心地递到孩子们手里,老吴叔乐呵呵的表情会让孩子们的内心雀跃不已。

副食店的生意总是那么红火,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连乡下的农民们都特意来光顾。迎着孩子们惊奇的目光,老吴叔骄傲地将一箱箱、一包包新鲜吃货从店后的仓库里搬出来,拆封,倒出,均匀地摆上货架,保持琳琅满目。这仓库究竟有多大?这里面究竟有多好玩?这堆放的食品会多得眼花缭乱吗?仅隔着一层厚厚的货架,这店后面的世界显得那么神秘,让我们充满好奇,也让我们想入非非。而老吴叔就像是一位魔术师,只许他自个儿在前台独立表演,不许观众闯入后台,不许观众偷窥谜底。

副食店后面的世界,真让我魂牵梦萦。

我向四十多岁的徐大妈打听,因为她无数次进入过副食店仓库,她是镇上搬运社的壮劳力,经常与伙计们一起,把一箱箱货物从三轮卡车上卸下来,再哼哧哼哧扛进去,分门别类码放好。但徐大妈对此事讳莫如深,不肯告诉任何人,似乎与老吴叔串通一气了。我隔着陈家弄堂的墙壁,砰砰砰地敲打着仓库那边的墙垣,除了听到像遥远的地底下传来的震荡声外,没有其他任何反响。我又绕到仓库后门,使出吃奶的力气推动库门,库门纹丝不动,里面早被门闩紧紧顶住。

失望之情郁积在心头,让我每天郁郁寡欢,始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满足我的美好夙愿。

当我终于有机会进入副食店仓库时,我那欲望的潮水已经慢慢退却。我好像是从某个梦里游荡进去的,但又分明记得不是梦,我是随邻家大哥大姐们溜进去的,是去打乒乓球,因为仓库角落有张乒乓台。我不清楚他们是通过什么关系,进入这神秘之地的。

那是个宁静的夜晚,老吴叔他们早早打烊回家,仓库异常空旷,除了那团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乒乓台,四周黑魆魆的,我根本没看到满屋子光芒四射的糖果糕饼。幼小的我是去看哥姐们打乒乓的,纯粹是瞎凑热闹,仓库的现实环境让我有点胆怯,怕随时会被身边深不可测的黑暗吞噬。

乒乓球击打桌面的声音,在孤寂的仓库里许久回荡着,哥姐们专注于激烈有趣的博弈中,他们早已忘记了时间的概念。我瑟缩着身子,丝毫不离乒乓台半步。

突然,十几米开外的一架木梯上的电灯亮了,昏黄的光圈立马投射到楼梯口的石板地上。接着,传来人的脚步声,从楼上开始,啪嗒、啪嗒……一级一级踩下来,缓慢而富有节奏。我的小心脏开始收紧,没料想这里竟然住着人。由于楼梯的走向与我们呈侧面,我只能看到大半个朦胧的背影,渐渐看清了,走下来的是一个阴森森的长发女人。当她踩完最后一级楼梯,触碰到地面的刹那间,猛然回过头来,射出鬼魅般的眼光。幽暗的光线里,我看不清她的面孔,也辨不清她的年纪,但可以断定这女人的年纪不轻了。女人朝我们死死盯了几秒钟,又转过身子,抬起膝盖,一步一步跨上楼梯去,速度跟下来时一样慢。

女人回到楼上后,又有一个人下来,这回是个僵硬的男人,啪嗒、啪嗒……一级一级踩下来,脚步依然缓慢而富有节奏。当他踩完最后一级楼梯,接触到地面时,也迅猛地回过头,同样射出鬼魅般的眼神。这个男人的模样仍然看不清,但年龄明显要比女人小,我很有把握地作出判断。

男人回头又一步一步跨上楼去,女人又重新一步一步踩下楼来。这女人和男人互相交替上下着楼梯,机械地复制着每个相同的动作。

看来他们事先已经过谋划,打算轮流监视我们,他们会长着一副狰狞的面目吗?可千万别走过来呀!我一边在心里猜度,一边在暗暗祈祷,一边又留意着哥姐们打球的神态。奇怪的是,哥姐们对眼前的现象视若无睹,他们似乎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里,剩下我一个人在关注着眼前这看似危险的情景。

他们是谁?为什么要上下楼梯?他们会偷吃店里的东西么?我满腦子狐疑,注意力早不在乒乓球上面。那个晚上,我第一次遭遇到成人世界带来的困惑,原来我心仪的副食店仓库,竟住着一对模样惊悚怪异的男女。

哥姐们继续在乒乓台两侧展开厮杀,我继续窥视着楼梯上的男女。我感觉我也在跟那对男女厮杀,彼此用敌对犀利的眼神在隔空厮杀,只是谁都无法战胜谁。不可理喻的是,这男女竟然不知道疲倦,连歇会儿都不敢,生怕一有空隙,就会让我们乘虚而入,卷走仓库里的一切,尽管仓库四壁空空如也。我想,老吴叔他们不会把糖果糕饼放这里的,旁边一定还有别的仓库。副食店不会这么傻,把如此贵重的东西拱手让给这对可怕的男女,我随即排除了他们是仓库管理员的想法。

我准备把这个答案抛给哥姐们,却又打消了念头,此刻他们打球正酣,无论如何不会告诉我的,相信以后也不会,他们觉得有的事永远不能让小孩子知道,大人与小孩的世界总是隔着这么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那我就大胆推断这是一对处于软禁中的夫妻,遭遇了政治迫害,被迫在此反思和交代问题,许多日子过去了,造反派组织一无所获,却把人家整出了毛病,导致精神逐渐失常。每当夜晚,遇见外界来人,他们便条件反射般不停地上下着楼梯,以此怪异的行为抵挡来自外部世界的恐惧。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患难中的男女,为了战胜厄运,寻找生存之路,在极度困苦的环境里,发明了这种排纾愁闷和痛苦的游戏,类似《红岩》中的地下党员华子良,在监狱中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这个推断,瞬间让我产生恻隐之心,对他们的憎恶之情荡然无存。我宁愿相信答案是后一种情况,至少在政治高压年代还孕育着希望,潜藏着生机,只要留住一颗不羁的灵魂和高贵的生命。

那天晚上我们几时回到家,已记不清了,反正我们离开前,这对男女一直在上下着楼梯,他们也许不想让我们看到抢先停下来的情形,他们一定要坚持到我们走后,然后畅快地成为精神上的胜利者。很明显,这男女俩的行为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第二天早上,老街上的副食店照例开门,老吴叔照例满面春风,边卸着店里的一块块门板,边与对面的徐大妈唠嗑。阳光正透过对面徐家银杏树叶的缝隙,在副食店门口筛下斑驳的光影。顾客们络绎不绝跨进店里,老吴叔忙不迭地与他们打着招呼。副食店开始迎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那晚以后,在很长时间里,我又进了仓库两次,仍是看哥姐们打乒乓,仍是遇见这对男女一成不变地上下着楼梯……我有点见怪不怪了,内心逐渐适应,继而开始麻木。

那年头,副食店仓库夜晚的事情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仓库的昼夜是泾渭分明,副食店前后是天壤之别,风光八面的老街里该藏匿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老吴叔知道,徐大妈知道,我养娘知道,镇上的许多大人都知道,唯有我懵懂无知。

大约半年后,养娘告诉我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有个姓王的女人不久前在副食店仓库悬梁自尽了,据说是被冤屈而走上绝路的。养娘的口气很淡定,听起来像是遥远的异乡发生的事,根本与我们无关,我知道她对我的良苦用心。还好,我们已许久没进去打乒乓了,不敢断定死的是哪位女人,也不清楚里面究竟住过多少有问题的人。从此,仓库里有“吊死鬼”的传闻,在镇上迅速蔓延开来。

但匪夷所思的是,老吴叔店里的生意丝毫没受影响,这事似乎与副食店毫不相干,人们都默认副食店前后世界的不同,副食店在往后若干年里,仍好端端地开张着,直到某年搬迁到南面的新街为止,然后老吴叔也退休了,回城里颐养天年。上世纪80年代时,副食店旧址被改造成镇上的某家服装厂,前面的店堂与后面的仓库全给打通了,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服装女工,各自埋头踩着一台台缝纫机,传说中的“鬼魂”早被满屋子崭新布料的香味驱散。

有位作家说过,历史不值得你我喜悦,也不值得无情悲伤,历史就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喜悦和悲伤之于历史,终归是廉价和虚无。五十年过去了,我只想让此事在文字里留下一道历史的剪影,记住副食店里难以名状的梦境,留下我久远的迷茫与惆怅。

少年马小宝

少年马小宝考上县越剧团,是那年我们镇上最大的喜讯。

那时候,马小宝肤色黝黑,眼神透亮,面庞英俊,说话声富有磁性,浑身上下充满灵气和朝气,是镇上少年中的翘楚。同龄女孩们在老街遇着他,总会回过头来偷看。这样的少年,甭说走在镇上,就是走在县城大街上,也是气场夺人。

小宝爹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终日在村里种地。小宝妈是社办企业的会计,在镇上农机厂上班。按理,小宝进越剧团既没家庭背景,又没遗传基因,更何况唱越剧是女孩子们的行当,他一个大男孩跟越剧风马牛不相及。但你得承认,从镇小学念到镇初中,唱歌这玩意儿,同学中没人能与小宝PK,不知道小宝唱歌的天赋遗传谁。

马小宝9岁那年,公社革委会在他爷爷村里开批斗大会,晒场上人山人海,四邻八村的人都来了。大会开始前,他爷爷作为“坏分子”代表,跟一群“牛鬼蛇神”在后台排着队,等候上去被批斗。那会儿,小宝挤在人堆里,啪嗒啪嗒掉眼泪,为不能阻拦爷爷上台干着急。革委会的姜主任为强化会前气氛,在高音喇叭里喊着台下的人自告奋勇上来唱革命歌曲。等到几位大人唱过后,小宝不知哪来的勇气,咚咚咚冲上台,抱起大话筒,放开嘹亮的童音唱起来,全场哗然,晒场上的人拼命鼓掌。小宝一口气唱了三首样板戏歌曲,会场的气氛被彻底点燃,姜主任十二分滿意,当他获悉小宝祖孙关系后,当场宣布小宝爷爷免除批斗,即刻回家。那次上去唱歌的结果,小宝始料未及,却在意外中保护了爷爷。

小宝平时曲不离口,放学回家一路蹦跳,一路飞飏着革命样板戏的旋律。音乐课上,小宝是同学们的示唱榜样、音乐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合唱比赛时,小宝的领唱能力一枝独秀。有一次,学校举行独唱比赛,马小宝表演《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唱段,刚唱出开头第一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台下便是掌声雷动。接着唱“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时,台下早已陶醉……此曲让小宝一鸣惊人,成为他在镇上的成名曲,很长时间里,小宝将此作为保留曲目。

本来人家马小宝,唱歌纯粹是业余爱好,并没当一回事,即使将来要当一回事,也不会去当越剧这回事,毕竟越剧这种南方曲种,软软糯糯的,阳刚不足,不适合男人唱。但县越剧团的老师们眼光独到,他们认定马小宝是块璞玉,是天然的小生,只要精心打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那个时候,恰逢县越剧团恢复不久,小镇这样的地方,专业声乐机构很少会来光顾,即便民间冒出人才,也是自生自灭,顺其自然。而县越剧团正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寻觅好苗子,各镇凡是唱歌好的孩子,经过百里挑一,统统给招揽进来,不管他们喜不喜欢唱越剧。所以,唱歌好的孩子,进县越剧团是他们唯一的上升通道。

马小宝从此将端上剧团的铁饭碗,小小年纪就能替阿爸阿妈赚钱了,并且摇身变为城里人。小宝的命运转变得太快,他和爹妈都没思想准备,全家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中,爷爷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小宝就读过的小学和初中都以小宝为荣,同学们学习小宝,宣传小宝,争做小宝式好少年,小宝的光荣事迹被载入母校史册。

镇上像我这样与马小宝同龄的人,久居这弹丸之地,本来就不大安心,随着人渐渐长大,心中的目标变得高远,开始嫌弃眼前的环境。县城对我而言,是“诗和远方”,啥时也像小宝一样一脚跨到县城里,去打量和拥抱那片斑斓的世界,这样的欲望,日夜萦绕在我心头。这样的欲望,也时刻干扰着家长们原先平静的思绪。

马小宝考上县越剧团的事迹,让家长们的教育目标不再空洞。比如我母亲抓住这身边的活教材——马小宝励志故事,每天喋喋不休地数落我,夸人家马小宝如何有出息,艳羡马小宝母亲在镇上多有颜面,用今天的话来说,马小宝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马小宝似乎成了我的“夙敌”,他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母亲硬是拉我与他攀比,她的心里早已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这让我很无奈。那些日子,我每天在铅画纸上苦苦作画,一心想追逐马小宝前行的脚步,幻想成为一名画家,像小宝那样有出息。可是我毕竟天赋有限,也不会像小宝那样遇到好伯乐。

看来我与小宝不在一条道上,我们之间有距离,他在城里展翅翱翔,我只能在小镇里仰望星空,默默祝福他。小宝去城里后,与我们渐渐失去联系,不久音讯全无。

1978年,越剧电影《红楼梦》解禁后,重新在全国上映。那几天,镇上的大礼堂日夜跑片,观众如潮,我一遍遍去观看,徐玉兰扮演的贾宝玉是那么俊美迷人,她的演技又是那么出类拔萃,我情不自禁想起了马小宝。如果现在让我们年轻的小宝来扮演贾宝玉,说不定会轰动全县吧,也许我的想法跟镇上好多人一致。一般来说,小生是越剧大戏中最重要的角色,小宝扮小生的唱段自然就多,舞台上停留时间也长,所以他会是越剧团里的大红人物。

1979年春节过后,我们全家迁徙到县城。那时我正念初中,每天经过县城东门路,县越剧团就坐落在东门路上,高墙大院,民国风格建筑,气势非凡,这就是传说中的马小宝的单位,我肃然起敬。里面传来婉转缠绵的演员唱腔,还有由提琴、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等组成的悠扬动听的演奏音乐,一大群演员在里面的大舞台上专心排练。我立马想到了马小宝,小宝现在的唱腔水平该炉火纯青了吧,人家现在是大明星了,说不定已把我们当年的小伙伴忘了。每次路过剧团,我总看见有穿灯笼裤的漂亮演员进出,却从没碰上过马小宝。

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我看见越剧团门洞大开,小洋楼对面的舞台上,演员们人头攒动,乐队演奏声齐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估摸着剧团正在排演大戏,准备在后门外的人民剧场隆重上演,也可能赴外地交流演出。但我关心的是马小宝,想挤进大门去看小宝在台上光彩灼人的形象,却被门卫给挡住了,我只能怏怏而回。

上世纪80年代某天晚上,我去县人民剧院观看由县越剧团演出的越剧大戏《盘妻索妻》,演员们一茬茬上台,我睁大眼睛使劲找台上的小宝,从头到尾依然没找到。可能在这场戏中他没有角色,暂时没上场吧,我这样安慰着自己,结束了那一晚的观剧。

岁月更迭,我的人生不断翻篇,我已不再仰慕马小宝,他在我心中渐行渐远。1990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县越剧团解散,体制变更,主体并入文化馆,许多演员遭遇分流,各奔东西。

很多年后,我从别人口中得知,马小宝在那次分流中下岗了,没能进入文化馆,可能不属于正式编制的缘故。他回镇上后,在一家著名的服装企业打工,干过各种岗位,业余时间,偶然与一帮越剧爱好者吊吊嗓子,过把旧瘾。文化馆的老同事们有次去镇上演出,他宝刀不老,再度上台,颇有当年风范。可惜我获知的仅是他的零碎消息,无法了解他整个人生的全貌。

猜你喜欢
小宝仓库
填满仓库的方法
捉迷藏
小猫看仓库
迷信
选哪个仓库好
讨厌
鱼腿
消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