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这些只有几毫米的红色或者暗红色的小蚂蚁原产自南美,它们首先入侵了美国,然后向世界范围内扩散,并且很可能在20世纪初或者稍早一点的时候入侵到了我国。
尽管小小的体型让红火蚁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实际上它们却是非常凶猛的家伙,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最具破坏力的100种入侵物种。
由于本土的蚂蚁与红火蚁在生态位上对应,因此它们是红火蚁入侵最直接的冲突对象,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红火蚁在与本土蚂蚁的斗争中占据优势,这种蚂蚁是多蚁后的,群体规模庞大,成熟巢穴蚂蚁数量可以达到几十万只,比多数本土蚂蚁的巢穴规模都要大,繁殖力也更强,并且它们的毒液也非常厉害。这使得红火蚁可以蚕食和压缩本土蚂蚁的生存空间,将它们排除出去。
红火蚁的受害者远不止于此。在中国,目前已知有22种鸟类、1 种两栖动物和18 种蜥蜴受到其扩散的影响。厉害的武器造就了火爆的脾气,红火蚁会进攻一切它们认为不该存在的事物,比如它们极容易被电磁波惹恼,会成群地攻击电子线路,经常造成电线短路,甚至引发小型火灾。在红火蚁入侵的重灾区,地表的植物幼芽以及果实都会被大量消耗,其他虫类和小型脊椎动物也都有可能种群锐减。一些植物长在地下的根,也是红火蚁的食物。它们还搬移和取食植物的种子,改变种子植物的比例和生长分布,使当地的自然生态严重失衡。
在原产地,红火蚁在演化的过程中与其他物种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相互关系,也因此被其所在的生态系统所制约,并不能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当红火蚁进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情况则大为不同——它们脱离了此前的生态系统,相当于来到一个新世界。而我们整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对它进行有效制约的物种并不多。
即使如此,本土蚂蚁在抵御红火蚁入侵上仍极具价值,它们可以在领地内有效杀灭婚飞的红火蚁繁殖蚁。婚飞是蚂蚁自然繁殖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就是巢穴释放出带有翅膀的繁殖蚁在空中交配后,雌蚁返回地面筑巢,建立新的巢穴。与本土蚂蚁季节性婚飞不同,红火蚁全年都可以婚飞传播。而在本土蚂蚁“防守”比较薄弱的地方,红火蚁也更容易定殖下来,它们婚飞的繁殖蚁存活的概率也更大。如果建筑施工、翻动土壤等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生态,红火蚁作为入侵性的蚂蚁,占据这种空白生态位的速度非常快,从而阻断了本土蚂蚁种群的恢复。
目前看来,人为传播仍然是红火蚁大范围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长距离运输。比如在绿化过程中,移栽植物或者移植草皮,如果未经检疫,很容易将红火蚁随土壤一并引入。特别是草皮移植,不仅移植面积大,而且红火蚁适应草地环境,有比较高的传播风险。
在杀灭红火蚁方面,要尽可能加强运输检疫,切断其向外传播的途径,并且在已扩散地尽可能将其完全清除。
但这可能并不容易。首先,公众识别红火蚁比较困难,甚至一些媒体、机构也不能准确辨认,如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报道在给红火蚁配图时,就使用了多种不同蚂蚁的图片。与红火蚁颜色相仿的黄猄蚁经常被误认为是红火蚁,事实上,黄猄蚁是本土树栖蚂蚁,并且是过去生物防治柑橘害虫的经典案例,与土栖的紅火蚁完全不同。其次,成熟的红火蚁巢往往会形成很具有特色的小土丘,比较容易识别以便杀灭,但如果其规模发生,杀灭时很可能出现遗漏,如果不能持续进行监控杀灭,只是搞运动,残存的红火蚁巢仍可继续传播并在几年内恢复种群。对其监控的另一个难度在于,发育初期的红火蚁在很多时候并不形成土丘,识别困难,往往要等到形成一定规模才会被发现。目前红火蚁的防治以化学杀灭为主,但要注意控制化学药剂的用量,以免对土壤造成过度污染。另一点需要注意,也让人比较担忧的是,要防止杀灭红火蚁的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简单化,变成灭蚁活动,将目标设定为杀灭所有蚂蚁,其结果就是空出生态位,反而使得红火蚁的后续入侵更加容易。
最后,如果大家碰到红火蚁,建议不要贸然去惊扰它们,因为红火蚁的攻击性很强,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从巢穴里面出来,覆盖整个巢穴上面的土包。如果直接去触碰的话,很容易爬到身上。被红火蚁叮咬后非常疼痛,并且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所以我们在此建议,发现红火蚁之后,一定要去找专业的机构来进行操作,不建议个人直接动手。如不慎被咬伤并且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马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