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要巧妙选择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从深挖语文的人文内涵向运用语言文字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将“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教学理念恰当地展现出来,很好地体现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训练
“文人合一,文心合一;文以立人,文以立心。”语文教育是一种心灵的熏染,一种精神的丰富。这些虚灵的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践行呢?在教学中,笔者巧妙地选择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从深挖语文的人文内涵向运用语言文字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变,将“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教学理念展现出来,很好地体现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转身,诠释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才会避免“从零开始”“平面推磨”的尴尬。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自学活动的延伸,教学活动与课前的自学密切相连,引导学生学习的都是学生需要帮助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秋天的雨》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情景说一说“秋天的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紧接着请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自由读课文。为了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生词,笔者创编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对难读难写的字词分了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凉爽的“爽”,是易错字,用划空的方法来指导。扇子的“扇”呢,让学生拿起小扇子扇风,用体验的方法认识这个多音字。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独立认读和识记生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训练。课堂上怎样才能充分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呢?得益于以学、定、教,得益于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基于学情,聚焦难点,内容集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透彻,更加有效。
二、设计阅读方法,体现浓郁的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力求做到 “真实、扎实、朴实”。表现在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品句、抓关键词的韵味,时时处处力求体现浓郁的语文味。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笔者设计了很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的作用。例如第二自然段的阅读,通过观看课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使学生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读“银杏树”这一句时,展示银杏叶,反复品读这句话,想象像银杏叶一样的小扇子,把句子读活了。读关于田野、果园的句子时,指导学生想象着自己走进田野、果园,仿佛看到了什么,并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菊花的句子,课件展示许多表示菊花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菊花的多姿多彩。
再如学习《桥》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洪水的词句,体会洪水的来势凶猛,再借助观看有关洪水的视频,充分体会洪水的势不可挡,为后面体会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的伟大精神做好铺垫。
在这样的语境创设中,课堂上学生带有自己独特感受的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这时阅读成了一种享受。要重视读的层次性,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文字的美、秋天的美。正如孔子所说:“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经历真正的品读体验,才会有“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的切身感受。因此,须熟读精思,才能涵泳体悟。
语文教学,只有教师变身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学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把文本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不知不覺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得以训练,语文素养得以培养。
三、在词句中启发丰富的生命体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心灵对话的过程
“一句话具有一颗心。”的确,语言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命活动、心灵活动。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质感、重量、光泽、色彩与芬芳。维果茨基曾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用心灵触摸词语的温度,使词语在学生的头脑、心灵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形态。
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特点,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以“秋天是一把钥匙”为切入点,打开秋天的大门:抓住颜色、气味、声音进行教学。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秋雨的颜色。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引导学生读好“扇哪扇哪”“飘呀飘呀”这两个动态词语,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这些教学环节涌动着诗的灵性,让学生感受秋天的色彩,倾听秋天的声音,陶醉于秋天的气味之中。
四、以课标为导向,实现从“教语文”向“教课程”的转变
教语文就是教课程,就是教方法,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学习”才是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方法和策略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用抓住细节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首先,让学生找出故事中感动自己的细节,顺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了三句话:苦苦挖掘救出儿子,冲向学校走向废墟,不顾劝阻坚持寻找。但是学生在这里表达得不够简练,于是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把这些细节说通顺,说连贯,然后加上时间、地点、起因、结果,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把整个故事串连在了一起,总结出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流畅通顺,简练完整。
再如在感悟“父子的了不起”時,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让学生汇报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以达到整体感知。笔者更换文中的“冲”字,让学生体会父亲着急的心情。把句子进行比较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并抓住这一处的语言奥妙,通过对比研读,让学生领悟父亲抢救儿子挖得辛苦,而且时间漫长。最后通过品读悟得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为后面的写法迁移、想象练笔奠定了基础。
五、渗透学习方法,不留痕迹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结尾写得相当精彩。教授这样的文章,就要依据课本,使结束环节起到引申启迪的作用。例如《凡卡》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最后一段,“千万别吵醒了可怜的凡卡”。再启发学生想象:凡卡都梦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接着问:那么凡卡这些美好的梦想能不能成为现实呢?(学生答:不能)再进一步启迪:为什么?(让学生谈看法,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农奴社会的黑暗。)最后让学生轻轻地读最后一段。读完后,结束课堂教学,此时此刻,学生还沉浸在对凡卡深深的同情之中。一节语文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凡卡》对学生的影响却还没有消失。
还有许多文章,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都是学生学习英雄人物高尚品质的思想教育教材。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重点是进行激励教育,并且做到课外延伸。例如,在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结束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着板书总结课文,再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想法。然后向学生推荐《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让学生课后阅读,从而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六、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对于语文味的思考也是多种多样,对于一节课的品评、诊断、鉴赏也要灵活多样。课堂中重点关注什么呢?笔者觉得应该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教学,是否把自己真正当成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语文中所蕴含的意义。一节好的语文课,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能学到新东西。只有学生接受了,才有可能升华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当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课文的准确理解、设计和正确的指导。语文教师只有俯下身子,把语文融入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最大意义,让语文味氤氲课堂……
(作者简介:郝海燕,女,本科,山东省滨州市博兴曹王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