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黄牛遗传改良方案调查分析

2021-07-08 06:48秦立红吴健刘基伟董刚辉张国梁赵玉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姣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肉杂交育种肉用

文│秦立红 吴健 刘基伟 董刚辉 张国梁 赵玉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姣(全国畜牧总站)

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

地方黄牛的改良方案应该依据牛品种类型、遗传改良现状和主产区气候条件情况,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因地制宜、因牛制宜,分类施策,分别制定遗传改良方案。

地方良种、育成的自主血缘品种和小型兼用种,主要以保质增肉为目标,培育和挖掘雪花肉的生产潜能;育成的外来血缘主导品种,以增加牛肉总产为目标,挖掘优质西餐红肉产能;南方小型品种,重点提高产肉量,同时兼顾牛肉品质。这些群体,应以泌乳力选择和饲料利用率选择为主。

一、不同地方黄牛种群改良方案

以五大地方良种以及优秀地方种群、已有杂交育种群体、南方小型种和山地型牛种、早期育成的小型种、近期育成的肉用种等6个分类分别探讨不同的牛群改良方案。

1.五大地方良种。秦川牛、延边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牛品种属我国优秀地方良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成熟早、适应性强、体质结实、耐粗饲、牛肉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这些品种遗传改良基础良好,群体规模较大,都建有相应的品种保护系统,包括原种保护、品种选育、冻精生产及种群和技术推广等。

上述品种,均具备一定的肉用性能,具备本品种选育形成肉用新品系的遗传潜力。针对上述地方良种的特性,遗传改良的重点方向是保质增肉,即在保持肉质风味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净肉产量。在原种保护的基础上,根据群体实际情况,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既可以实现品种性能的提升,又有助于地方良种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根据群体规模情况和产肉能力,可适当开展导入杂交试验,探索引入新的外源基因,以期肉质和产量再提高一个档次。

(1)秦川牛。在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继续坚持本品种肉用性能选育的技术路线,在秦川牛肉用品系选育基础上,进一步选育提高产肉量,改善牛肉品质,为纯种肉用秦川牛品种培育奠定基础。评估已有成熟面广,育种方向明确的安秦、和秦及和安秦等优势外缘杂交组合,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开展继代繁育,培育杂交育种群体。

(2)延边牛。现保有较大规模的种群。在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本品种肉用性能选育提高,扩大纯种规模,培育纯种延边牛肉用新品系,着重改善体型结构,以期提高产肉量;二是评估已有的适度导入(1/8或1/4)韩牛和安格斯牛血缘后代的产肉能力和牛肉品质,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培育新的杂交育种群体。

(3)鲁西牛。加强核心育种场和饲养基地种群管理,坚持本品种选育提高的技术路线,加大遗传选择强度,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着重选择胸围、体躯宽深度、尻宽等体尺性状指标,尽快改善体型结构,提高产肉性能,评估牛肉品质,培育纯种鲁西牛肉用品系。强化核心育种场的育种、制种和供种能力。收集整理鲁西牛为主导血缘的杂交牛群,评估遗传背景,理清外来血缘及其含量,以此为依据,利用已有杂交群体,开展定向杂交选育,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培育鲁西牛杂交育种肉用新品系。

(4)南阳牛。加强核心育种场和饲养基地种群管理,加大遗传选择强度,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着重选择胸围、体躯宽深度、尻宽等体尺性状指标,尽快改善体型结构,提高产肉性能,评估牛肉品质,培育纯种南阳牛肉用品系。提高核心育种场的育种、制种和供种能力。收集整理南阳牛为主导血缘的杂交牛群,评估遗传背景,理清外来血缘及其含量,利用已有杂交群体,开展定向杂交选育,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培育南阳牛杂交育种肉用新品系。

(5)晋南牛。抢救性地收集纯种晋南牛群体,组建纯种晋南牛繁育种群,建设核心育种场;加强核心育种场牛群选育提高,改善体型结构,提高产肉性能。分类收集整理以晋南牛为基础血缘的杂交牛群,评估遗传背景,理清外来血缘及含量,开展定向杂交选育,规范杂交育种技术路线和方法,培育晋南牛杂交育种肉用新品系。

2.优秀地方种群。平凉红牛、郏县红牛、渤海黑牛、大别山牛、太行山牛等品种属于优秀地方种群,具备一定的产肉能力,牛肉品质优良。坚持本品种选育提高的技术路线,加大遗传选择强度,重在改善体型结构,兼顾产量和品质选择,培育纯种肉用新种群。对于纯种选育提高效果不佳的种群,考虑选择安格斯牛、和牛等引进品种,适度导入外来血缘,采用导入杂交为主的技术路线,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兼顾牛肉产量和品质,培育杂交育种肉用新品系。

3.已有杂交育种群体。华西牛、利鲁牛、沃金黑牛、皮南牛、科尔沁牛、无角夏南牛、无角红牛等品种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的选育群体,已具备一定饲养规模,产肉能力比地方品种有所提高,与原品种比较有明显表型或性能特征提升,是育种路线比较清晰的杂交育种群体。这类群体需要进一步规范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强化体型外貌和体型结构的一致性选择,开展产肉能力和肉质评价,尽快形成遗传性能稳定的杂交群体,适时开展横交固定,加快种群扩繁,培育肉用新品种或新品系。建立核心育种场,稳定提高育种水平和种群性能。

4.南方小型种和山地型牛种。南方山地区域,传统上饲养的小型牛种数量较多,尽管体型过小、产肉量和牛肉品质不理想,谈不上肉用种,但作为杂交生产的母本群体,仍具有牛肉生产的潜在利用价值。

这类种群有必要在种质资源保存的基础上,开展肉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列入品种资源名录的种群,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同步,建立保护区、构建育种核心群,适当开展有序杂交试验,筛选优秀杂交组合,为后续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奠定基础。根据毛色等表观性状选择的难易度,试验利用红色安格斯牛或者黑毛和牛,开展导入杂交,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牛肉品质。未列入资源保护名录的种群,可以直接用性能较好、适应地方生态环境的红色安格斯牛、黑色安格斯牛、黑毛和牛、云岭牛等品种开展级进杂交,进行覆盖式杂交改良。以杂交生产为基础,逐渐规范杂交改良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快速形成种群基础并加快扩大规模,培育杂交育种肉用新品种或新品系。

5.早期育成的小型种。草原红牛、新疆褐牛等品种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乳兼用品种,本身具备一定的肉用性能和乳用性能,乳肉品质均佳。品种育成后,先后以提高产奶量和牛肉产量为目标,开展了导入杂交,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改良进展。

根据种群状况,坚持纯繁选育提高和杂交育种两条腿走路。兼顾牛奶和牛肉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本品种选育提高,同步改进乳用和肉用性能。以保质增奶为目标,坚持导入杂交或级进杂交的技术路线,可考虑导入丹麦红牛或美国褐牛等品种血缘,培育产奶性能更高的乳用新品系;以保证增肉为目标,坚持导入杂交或级进杂交的技术路线,可考虑导入利木赞牛、红色安格斯牛、加拿大褐牛等品种血缘,培育肉用新品系。

6.近期育成的肉用种。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云岭牛等品种是我国近年来育成的肉用牛品种,尽管育种方式不同,但夏南牛和辽育白牛的外来血缘都是夏洛莱牛,具有体型大、产肉量高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开展提纯复壮,进一步挖掘产肉量潜力,同时注重牛肉嫩度和优质高档肉切块率的选择。延黄牛、云岭牛属于中小型肉用种,具备生产雪花牛肉潜能,需要在保证牛肉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牛肉品质,尤其是脂肪沉积能力和肌肉嫩度的选择,进一步提高高档雪花肉的产出比重和优质高档肉切块率。

二、总结

针对国内许多地方在黄牛改良和肉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工作缺陷,客观评价中国黄牛资源和肉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保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的关系,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环节管理,加速肉牛遗传改良进程,并从明确改良计划和主攻目标保护利用好本地牛种资源、做好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工作、加强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育等环节的工作。

猜你喜欢
产肉杂交育种肉用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现代化养殖场肉用牛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锦带花杂交育种及新品种选育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昌台牦牛产肉性能研究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藏鸡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
简州大耳羊产肉性能世代选育进展及肉品质研究
季节和体重对肉用绵羊超数排卵的影响
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