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凯荣|文
新发展格局下,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应更加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面对历史机遇,再生有色金属的发展被赋予更多时代责任。
我国是再生有色金属大国,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作为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再生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高度,其“绿色、循环、节能、降耗、低碳”的特色也越发显著。“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历史机遇下,有色金属行业应更加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再生有色金属的发展被赋予更多时代责任。
为适应新发展需求,2020年7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再生铜原料》《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标准,有效区分了固体废弃物与高品质再生原料,规范和提升了再生铜铝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保障和支撑高品质铜、铝战略资源的进口,同时有效弥补了国内再生资源的供给缺口,极大提升了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标准实施以来,为进一步统一各相关方对《再生铜原料》等三项标准的理解、认识和执行尺度,针对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4月26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主办的《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实施指引》发布会暨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宣贯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实施指引》的发布,为再生原料的进口、监管、检测、贸易及生产单位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参考依据,为再生铜铝原料加快通关速度提供支持,也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实施、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处长杨鹏向记者表示,积极完善有色金属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支撑有色金属行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够有力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存真指出,三项标准是在极为紧迫的条件下研究出台的,全国有色标委会秘书处做到了“急行业所急,想政府所想”,解决了再生铜铝原料无标可依的困境。全国有色标委会将坚持让优质的再生金属原料走进国内,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局,守住禁止“洋垃圾”进口底线。
会上对标准实施指引和原材料标准宣贯的讨论,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高品质战略性金属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再生铜铝原料,替代矿石原料,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此次标准实施指引发布和交流研讨,统一和协调监管、生产、使用和第三方对高品质再生铜铝原料的认识,为原料的合法合规进口提供保障,满足海关与环保部门的监管和判定需求,满足行业的生产需求,意义重大。
来自再生铜铝原料的生产、使用、贸易的企业代表,以及海关相关监管处室、技术中心等人士表示,希望根据国家资源保障需求,继续做好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可以增加进口品种,切实解决高价值再生原料无法进口的问题。我国出口的高价值金属制品的相关回收问题,是保护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国家有关部门近期研究制定了《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在征求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该《方案》初步提出,到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这一计划比全国实现碳达峰的时间至少提前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量逐年增加,随着国内有色金属报废周期的到来,国内回收原料逐年增加,大力推动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也让其成为有色金属资源补充的重要渠道。再生有色金属已经连续10年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十三五”期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6917万吨,占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产量的40%。
作为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再生有色金属符合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及“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与原生矿产资源生产相比,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节能减排效益,是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支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高峰论坛上也特别提出,要扩大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争取行业碳达峰得更加超前,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绿色减碳的技术,争取达峰后的减碳更加超速。
“十四五”期间,预计有色金属消费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将保持增长,铜、铝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仍将是消费需求重点,特别是高端铜铝材料缺口较大,资源约束趋紧的态势不会改变。历史机遇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有“痛点”亟须解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与大型原生金属企业相比,基础研究薄弱,产品结构单一且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在可进口再生原料品种、原料质量、海外城市矿山布局、原料通关时间、进口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短板,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说,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只把加工企业的边角余料统计列为“杂料”,与再生金属实际产生量差距很大,也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定位不相匹配。他呼吁,国家尽快规范再生有色金属产生量的统计口径,提高统计数据的覆盖面和准确度。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在政策上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产业归类,完善税收政策;在资源上要保持我国资源全球配置体系平衡,健全资源供应渠道,促进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在海外布局上要紧随“一带一路”倡议,提高原料保障,包括加强国内原料集聚,以及强化海外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性产业格局;在产业发展上要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国家智库,加强科技支撑,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应用上要不断扩大再生有色金属材料在电子、军工、交通、建材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
“碳达峰”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我加压和主动作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行业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快产业升级、深入国际合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担起碳减排的历史使命,实现我国从再生金属大国到再生金属强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