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的黃先生是個忙碌的上班族,經常應酬熬夜,3個月前突然常覺得頭暈、頭痛,因稍作休息感覺會自行緩解所以沒有特別在意,近1周發現頭暈症狀明顯加重,甚至有胸悶,心悸等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醫生診斷為高血壓。
西醫說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現代常見疾病,人體內的血管具備一定的彈性,可以承受血壓所帶來的壓力,因此血壓值在初期偏高的時候多數人不會立刻感到不適,某部分人會有輕微頭暈、頭痛等表現。隨著血壓值越來越高,血管壁所承受的力道越來越大,血管內膜就可能受損,並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高血壓可以引起嚴重的心、腦、身和視網膜等臟器的損害,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主要併發症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腎衰竭等。由於現代人得高血壓的人數增高,更加引起社會的重視。
中醫說高血壓
高血壓在中醫文獻中無對應的病名,根據其臨床症狀的表現,屬於中醫「眩暈」、「頭痛」等病的範疇。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之說,《靈樞·衛氣》說「上虛則眩」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形成,並非單一因素,其過程複雜且發展時間漫長。造成高血壓的常見因素有情志失調,情緒起伏過大;飲食失節,偏好過於油膩的食物形成血瘀痰濕體質;內傷虛損,陰陽氣血失衡;年老體弱,元氣不足,血管缺乏養分而逐漸老化失去彈性等。在中醫的觀念中,要治療高血壓,必須找出體內血淤及探視的根本原因,並化解血瘀痰濕的現象,使氣血流動順暢,當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高血壓問題自然能夠迎刃而解。
西醫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高血壓的西醫治療方法分為非藥物療法及藥物療法2類。一般建議在血壓輕度升高時可以採用非藥物療法,具體包括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方面下手。如果已經積極控制飲食,也養成定時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的情況下仍無法控制好血壓則建議接受藥物治療。西藥治療高血壓主要應用降壓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到的如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等。然而西藥藥物治療存在療效不穩定,副作用大,作用局限等問題,並且在單純降壓之外,對降低心腦疾病發生率及病死率作用有限,因此尋找既能降壓又能降低心腦病發症的方法就相當重要。
中醫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中醫認為引起高血壓的兩大主因,一是由於血管阻塞,身體自行加大血流;而是體內能量的不足,臟腑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身體只好加大血流使血液能到達體內各處。根據不同臟腑及部位所導致的高血壓問題,臨床上常見的主要證型有肝陽上亢、肝陽化風、肝腎陰虛、腎陽虧虛、痰濕雍盛5種類型。除了辨證內服藥物之外,若能再搭配針灸、耳穴按壓、耳尖放血、推拿、中藥浴足療法等中醫外治療法,不僅能更近一步有效控制血壓,也能一併解除高血壓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其病徵及治療方法如下表所示:
高血壓治療Q&A
Q:吃西藥降血壓又看中醫,會讓血壓降的太快?
A:不會。兩者作用機理不同,無需擔心血壓降得太快。中醫認為高血壓是因身體失調而產生的現象,因此治療重點是調節臟腑,讓氣血陰陽平衡,解決阻塞或能量不足的問題,以達到降壓效果,通常需要一些時日才能見到效果。西藥則是以神經內分泌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或利尿劑等達到降壓的效果,兩者降壓作用機理不同,一般不會存在降壓太快,引起不舒服的情況。
Q:長期吃藥怕傷肝腎,血壓正常後可以停藥嗎?
A:不能貿然停藥,但可與醫師商量用藥劑量及種類。不論是採西醫、中醫或中西醫合併治療,都不可以在血壓正常後貿然停藥。若接受西醫治療,血壓回復正常只是藥效,不服藥血壓一樣升高;若接受中醫或中西醫合併治療,貿然停藥恐怕會引起陰陽再度失衡,如此反而導致血壓波動。建議與醫師討論,看看是否能進行用藥劑量及種類的調整。請大家謹記,高血壓貿然停藥只會欲速則不達。
【日常保健TIPS】
1.穴位舒緩高血壓
穴位:勞宮穴
位置:手握拳,中指指尖所點處即為勞宮穴
方法:找到勞宮穴,拇指向下90度按壓,用力揉按5分鐘
功效:有助於清心安神,清肝平肝,降血壓
2.飲食清淡
少鹽、少油。限制鈉的攝入是高血壓飲食最重要的一環,高血壓患者每天建議攝入鈉的含量為2.4g。另外,多蔬果、多高纖維食物、少加工食品、少油也很重要。
3.定時監測血壓
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量的血壓值最準確,建議上午、下午、入睡前各量1次,若條件不允許,則選擇2個固定時間。
4.養成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運動對降壓有好處,但不可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建議選擇緩和的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游泳等;肥胖會誘發血壓上升,因此應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
5.注意氣溫變化
高血壓有年輕化的趨勢,每當溫度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造成血管收縮,更容易造成高血壓的發生,進而誘發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的機會,因此針對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需特別注意保暖。
6.出現前兆及時就診
若是突然有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甚至是臉部表情扭曲,突然開始口齒不清,四肢無力等症兆發生,千萬不能夠拖延,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