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力
一台演出结束后,谢幕是少不了的,歌剧演出也不例外。
一般的歌剧谢幕,几乎都是从群众演员(合唱队员)开始,随之上台的是合唱指挥。然后是次要角色、主要角色,再由主要角色请出在乐池里忙活了一晚上的指挥。这是谢幕的第一阶段。第二拨上台谢幕的都是创作人员,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造型、音响设计,可能还有副导演,然后是编剧、作曲,最后是导演(现在多称总导演)。第三阶段是导演或指挥带领台上的所有人一起向观众致意。过去惯用大幕,如观众反应热烈,会出现关幕后再拉开的反复谢幕。现在不兴用大幕了,但谢幕的叫法没有改。
欧洲的歌剧历史比我们长久,谢幕的讲究也多些,多到近于繁琐。如:每幕结束后都要谢一次幕——将幕关上后,主要角色演员一一从幕后走出来,接受观众的掌声和欢呼。这种做法,中国没有照搬。
为了让谢幕更有特点,有的剧目在角色演员上台站定后,都要做一个代表性的戏剧动作,以唤起观众的迅速回忆,然后再向观众致意。这显然是导演编排的。有的指挥在台上向乐池里的乐手表示感谢和肯定的意思,他會连续做出拉琴、吹号、敲击等演奏动作。还有些男性的指挥一定要与女主角做出拥抱或贴脸的动作——这些大概都不是导演编排的。
看了几十年的歌剧,我本以为,最规范的歌剧谢幕就是这样了。要知道,有些地方院团还做不到这样呢。没想到的是,近年间,在黄定山导演的部分歌剧中,谢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黄导的歌剧作品我绝大部分都看过,有的戏甚至看过很多遍。自《太阳雪》发轫,到《沂蒙山》,前后已达十年。其中,在谢幕环节出现大变化、或者说增加了谢幕含量的第一部戏是湖南株洲戏剧传承中心出品的《英·雄》。此剧表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和丈夫何孟雄(也是最早的党员)的故事,以缪伯英的不幸病逝和何孟雄的英勇牺牲结束全剧。剧终,收光,纱幕上竖排出现缪、何二人言简意明的履历,而观众耳边,似仍回荡着剧中屠杀龙华二十四烈士的密集枪声,那猩红的血色也还在观众眼前晃动。音乐又起,是缓慢深沉的节奏,是缪、何二人的音乐主题。启光后的舞台上,繁重的道具已全部撤去,只是一个空旷的舞台和海天一色的背景。身着学生装的一排青年女子剪影般横贯舞台。她们的形象,渐渐地在侧光中明晰,都是双手胸前持一束黄花的姿势。随着音乐的递进,她们从背景幕下缓缓向前走来,连脚步都是轻轻的。走到舞台的中区、前区,停步,定格,而后是深深的鞠躬。
谢幕中,角色演员向观众鞠躬致意,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是鞠躬,《英·雄》谢幕时的这番动作,却被导演赋予了新意和深意,那是向前辈、向英雄的致敬。缓缓的步履、轻轻的脚步、深深的鞠躬,这个过程,产生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也呼应了全剧结尾时出现在纱幕上的文字:谨以此剧献给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献给继往开来的共产党人,献给青春、理想、生命、爱情。我甚至以为,这种仪式感,还启发了观众对歌剧的尊重感和亲切感。
《沂蒙山》这个戏中,有两个孩子角色,他们分别是女主角海棠的儿子小山子和女二号夏荷的女儿小沂蒙。夏荷与襁褓中的女儿生离死别的那场戏是相当感人的:她刚刚做了母亲,却已听到了死亡的脚步;她想最后奶一次孩子,却没有奶水可喂。无奈中,她只能咬破手指,让孩子吮吸一点母亲的血水。夏荷叮咛海棠:孩子的名字就叫沂蒙。夏荷牺牲后,海棠和乡亲们担负了抚养小沂蒙的责任,直到胜利时,让小沂蒙和赵团长父女欣喜相见。谢幕中,夏荷是独自上场的,即便就这样完成谢幕,也无可厚非,能让她带着小沂蒙,或赵团长带着小沂蒙跟她会合在一起,当然更好。然而,黄导安排的是一个比“更好”更具戏剧效果的谢幕场面:夏荷在走向观众的途中,突然看见斜下里飞奔而来的小沂蒙。这是谁?是我的女儿吗?是的,她就是小沂蒙!在这样的潜台词中,夏荷张开双臂,紧紧地把小沂蒙抱在怀里。
如在戏中,虽然戏中没有这样的情境;仍是角色,却让观众感到这角色的虽死犹生。这已不只是带戏谢幕了,那母女拥抱的瞬间,足以催人泪奔,使人如过电影般回味她们诀别的场景。明明不是现实,却如同希望,让戏剧在戏剧中得以升华,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谢幕说开去,是我的一个看法:近年来对文艺评论的重视略有提升,许多评奖取消后,评论的作用明显加大。但是,似乎还停留在一剧一评(研讨会或评论文章)的阶段,对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力度都不够。譬如作为歌剧导演的黄定山,他已有《太阳雪》《天下黄河》《英·雄》《马向阳下乡记》等四部歌剧参加了中国艺术节,《马》剧还获得了“文华大奖”。这样的歌剧导演,是不是应当由相关部门出面组织其导演艺术研讨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