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佳歆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发展趋向多元化,也推动着传统的主持人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节目样态的变化导致了主持人风格定位的变化,大众审美也对主持人有一定的影响。主持人发展也带有创新性和风格化的特点,主持人素质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媒体;主持人;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7.090
1.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
新媒体时代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速、方便,简单地说就是“自由”。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从原来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时效性更强、速度更快。这也迎合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对于信息的渴求远远大于以往,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互联网逐渐成为舆论的集散地,并逐渐成为人们表达意愿和诉求的公共平台。
新媒体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元化和创新性。这一点在互联网中有非常的多的表现形式,各个不同的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关注点。有些平台的消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而有些平台比较注重真实性和深度报道。往往同一个事件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看法,不只有单一的舆论导向。
随着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水平地不断提高,也出现了AI主播、虚拟主播这样的形式。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甚至在将来主持人行业也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虽然很快,但和人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需要表达主观态度的时候,人工智能仍然存在很大的片面性。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球首位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正式亮相,它的出现表明人工智能已经承担了一部分新闻播报工作。
总的来说,媒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新媒体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新媒体促进艺术形态的多元化,以及新媒体的互动性促使文化消费的大众化。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递者也顺应形势,在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变化
2.1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多样性要求主持人有创造力,有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信息。传统的主持人收传播媒介的限制,传播方式也非常有限,通常以背稿主持为主,个人的表现较少。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出现了非常多的主持形式,主持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可以融入更多的表现形式来丰富节目的内容。主持人需要思考自己的定位,跟传统的节目主持不同,这里也要体现自己的个人特色,将个人特色与节目特点相结合。个人特色包括很多方面,个人的着装、性格特点和表达方式等等,将个人特色和节目主持相融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节目《演员请就位》中,主持人张国立承担着主持人的角色,他本身也是一名演员,对于演员这个行业的了解帮助他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节目内容。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他的性格特点也是幽默中也不失自己的态度,在节目中他也能够把自己带入到演员本身的角色中,帮助观众加深对节目内容的理解。
在新媒体时代下,主持人和受众的互动明显加强,以往的一味輸出的方式已经相对少见了,更多的是在节目中增加抽奖、投票等互动环节,或者通过直播平台与观众直接交流。这些方式的转变都体现出主持人的主持形态越来越多样化,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2.2 丰富的角色定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推进,观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主持人角色。许多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例如《快乐大本营》中的主持人不是单纯的主持人角色,还是整个游戏的参与者。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会比作为旁观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丰富的角色定位能够让观众有自然而然的代入感,丰富节目的感染力。
越来越多的丰富的定位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不断上升,除了基本的背稿能力,对主持人的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也在上升。丰富的节目主持形式变化给了主持人非常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在综艺《元气满满的哥哥》中,主持人不是节目的主体,参与节目的游戏过程,同时也要对整个节目有基本的把控能力,如何带动气氛,增加趣味性,是这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思考的。
2.3 创新的主持方式
传统的节目主持以演播室内录播或直播为主,而新媒体时代下主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节目的主持人走出演播室,在室外进行主持,这一点在综艺节目中比较常见。室外录制能够展现更多的场景信息,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走出演播室是新时代下做出的一次创新型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综艺《元气满满的哥哥》中,主持人吴昕也走出演播室在室外进行主持,室外的场景更加开阔,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更高。室外主持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能更好地调动主持人的状态,使节目整体的效果更好。
室外录制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高,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室外录制的突发状况远比室内来得多,且在室外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主持人也要保持良好的出镜状态和专业素养。根据网络传播交互性强的特点,传统主持人的传统线性、单向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其中超越文本的跳跃性思维表现得尤为显著,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变得更加发散,联想的能力更强。加上碎片化的信息聚集,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也向去中心化转变。
3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发展趋势
3.1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传统的主持方式和新媒体时代下的直播等方式相结合。这个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主播说联播》,用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来吸引观众,且形式新颖,非常好地利用了短视频平台的互通性和交流性,既收获了一部分观众和流量,又非常好地联系实际,顺应了时代潮流。
这里的“线上”主要指的是网络平台,面对的受众相对较多。而“线下”比较注重的是创新能力,怎样搞好自己的创新思路,在众多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是线下需要关注的点。电视的收视率下降反映的就是传统媒体目前所受到的关注变少了,其中的原因包括很多,比如传统媒介的形式固定,播出时间也相对固定,不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传播效率较低,不能随时掌握受众的关注点等等。
主持人是节目的把控者和参与者,主持人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比如结合当下比较火的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主持人出镜宣传节目的特色,把获得的流量吸引过来转变成自己的观众。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投票等方式让观众选择一些节目的创新手段,更好地了解观众的喜好,也就能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
3.2 个人特色与节目特点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持人个人特色会比以往更加鲜明,主持人性格特点在一些节目中是与节目要求相适应的。这里表现比较明显的有《新相亲大会》,主持人孟非在节目中是一个非常有个人观点的形象,风趣幽默又有一定的个人立场。这样的主持人能够让整个节目变得更加丰富,节目中的冲突、笑点、泪点都是吸引受众的点,而这些往往都要通过主持人带动和触发。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对于节目的塑造也变得更加重要。人们习惯接收碎片化的信息,喜欢当下流行的或者自己熟知的领域。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时下流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涉猎,当节目嘉宾谈到相应话题时要能与对方交流沟通,而不是让嘉宾一个人唱独角戏。
3.3 主持人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量剧增,资源共享,电视节目还是要以内容取胜,主持人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年轻主持人居多的情况下,年长的主持人因为其阅历和经验远远超过年轻一辈,相对来说他们的内涵会更加丰富。在节目主持的时候往往自己的观点鲜明,能够让观众获得认同感。而年轻的主持人思想新潮,观点新颖居多,但往往说服观众的能力较为欠缺,如何获得认同感,丰富自己的內涵是当下主持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的内涵也包括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在新闻节目和综艺节目中都比较常见。由于现场报道的不确定性,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失误主持人要有预判,关键时刻主持人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态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场面冷场或尴尬。在综艺节目中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娱乐的尺度,同时也要注意维持游戏秩序,维护好现场嘉宾的情绪。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节目可以反复被点击观看,如果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当,那么相比过去而言就更有可能被受众发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主持人口误的集锦等等,主持人受到的监督力度相比以往大大增强。这就要求主持人有更高的心理素质、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简单地说就是主持人要有更高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希望从节目中获得收益,而不是一味地接收信息。比如在娱乐节目中受众寻求放松,在访谈节目中受众寻求的是交流和平等。节目类型的不同也会对主持人有不同的要求,主持人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目要有基本的把控能力,了解受众想要什么,才能创造更好的节目效果。
3.4 主持人职业角色的转变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主持人选择退出台前工作,转移到幕后参与节目制作。这其中比较熟知的主持人有崔永元、汪涵等,他们都有制片人的身份。有人退出当然也有人加入,白岩松凭借他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主持人兼新闻评论员,郑渊洁也通过参加节目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打造了节目《郑在方便》。主持人鲁豫在《鲁豫有约》中的形象赋予了她的邻家气质和韵味,在交谈过程中她像是虚心的孩子向嘉宾提出疑问,短时间了解嘉宾,抓住打动观众的点,之后她也成功转型成为节目监制。
一部分主持人的出现是源于他们不同的语言风格,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语言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看点。而他们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点也就像是他们各自的标签,在各种不同的节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主持人从单一的主持角色演变成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节目参与者,但不论定位如何,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依然是主持人发展的大流。《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窦文涛央视主持的节目《滔滔不绝》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同一个主持人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表现是有差异的,受到观众的喜爱度也是有差异的。当然,主持人角色的转变是很多主持人都会面临到的问题,新媒体的更新换代很快,如何在变化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是主持人需要把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淑美,马力,王建云.电视节目主持人情感把握的内涵[J].青年记者,2009(30):63-64.
[2]林迅.新媒体艺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柴亚蕾.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J].传媒论坛,2021,4(0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