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丰富其文化知识,增强其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并且要了解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促使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师若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增强阅读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教学中。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等,创设合理的阅读情境,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根据文中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将其中的小蝌蚪、鲤鱼妈妈、小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等角色提取出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评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通过这样的游戏,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阅读内容,还能够在整个情境中感受到文章的主旨,从多个角度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改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借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阅读内容,并且还要积极学习,掌握更多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利用这一技术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結合文本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特点,在网上搜集相应的素材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借此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渐融入阅读教学中。比如,在教学《猴王出世》这一经典名著片段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与这一文本内容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或动画片片段,通过播放这些视频,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猴王出世这一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接着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靠为学生讲解理论性的阅读知识,还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阅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在教学以人物为主题的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描写人物的知识,并借此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搜集各种游戏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利用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明星、动漫角色等形象。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大大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存在不少弊端,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学情,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