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劳动能力与经济发展

2021-07-06 07:52程承坪
人文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意志自主性劳动力

程承坪

〔中图分类号〕F24;F49;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6—0060—09

恩格斯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增加劳动财富。当前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以及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减少的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除了修改和完善退休制度、生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选项以外,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充当劳动力,那么摆脱这一困境就多了一个选项,它既能增加劳动投入,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劳动财富。

但是,人工智能能否充当劳动力,既是一个科技问题,也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要从理论上正确回答人工智能能否充当劳动力,一要论证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性,二要论证自主性是劳动力的充要条件。如果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性,而且自主性是劳动力的充要条件,那么人工智能就能充当劳动力。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可以论证部分人工智能具有弱自主性。从劳动力概念出发,可以论证自主性是劳动力的充要条件。这意味着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可以充当劳动力,可称之为人工智能劳动力。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升级产业结构和降低交易成本。人工智能劳动力在这四种影响因素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一、人工智能的自主性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性,需要从自主性概念出发,再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加以论证。

1.自主性

自主性(Self-determination)是指行为主体按照自己的目标,独立做出行为决定,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导向目标的特性。自主性以其动机及行为“不受外来力量的操控”为前提,强调行为决策的独立性和目标的中立性,这意味着主体具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则要以自我意识为前提,同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或影响。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认为:“所谓‘自主的行为,就是我们依据自己作为自由、平等的理性生命愿意接受的那些原则而从事的行为。”罗尔斯强调了自主行为的道德约束,这意味着必须有道德意识的主体才能被认为具有自主性。

概括起来,自主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我管理,二是自我立法。自我管理就是管理自己的行为,自我立法就是“服从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则”。

上述对自主性的理解,符合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对现代自主性概念的赋意。他们认为,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是自主性的三个基本要件。

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是指“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即以他人眼光审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关于自我意识,“镜子测试”(Mirror Test)是一个常用的测试方法。让人或动物面对镜子,如果其能够理解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则意味着人或动物通过了“镜子测试”。实验发现只有黑猩猩等少数几种动物和18个月以上的人,才能通过“镜子测试”。

根据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除了有无之分以外,还存在强弱之别。黑猩猩等少数动物和幼儿的自我意识较弱,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较强,但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也存在差别。自我意识的强弱之别在于,能否客观地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的存在和行为,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黑格尔(G.W.F.Hegel)认为,相对于动物而言,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为人可以意识到自身的自由精神。因此,我们认为,从弱到强可以形成一个自我意识的光谱带。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指主体不完全受客观条件的约束,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做出选择的能力。衡量自由意志有两个标准:一是选择性标准,它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二是内生性标准,它是指主体不受外力约束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衡量,在生物体中,动物不拥有自由意志,只有人类才拥有自由意志。虽然黑猩猩等少数动物具有自我意识,但这些动物的自我意识只是一种潜意识(Subliminal Self-awareness),它们受限于自己的生物本性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虽然这些动物能够辨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但它们不能够摆脱外在的束缚,也不可能改变世界,它们是自在的、不自由的意识主体。而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种被激活或活性的自我意识(Activated Self-awareness),人类能够摆脱外在的束缚,改变外在世界,超越现实世界,意识到自身的自由精神,人类是一种自为的、自由的意识主体。因此,只有人类才具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蕴含了思想的否定性、超越性、无限性和开放性,它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是指行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伦理学认为,道德责任是自由意志的必然结果,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由于自由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因此道德责任也是人类所独有的。

综上所述,自主性由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三个要件构成,人类具有自主性,绝大多数动物不具有自主性,只有少数动物具有自我意识,但由于不拥有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它们不具有自主性。

2.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性

要回答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性,就必须论证人工智能是否满足自主性的三个要件。首先,人工智能如果具有自主性,必須具有自我意识。根据前文所述,“镜子测试”是衡量是否具有自我意识的科学方法。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不能通过“镜子测试”,但科学家已经开发出能够通过“镜子测试”的人工智能。譬如,耶鲁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尼科(Nico),通过了“镜子测试”;纽约伦斯勒人工智能和推理实验室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纳欧(Nao),不但通过了“镜子测试”,还通过了“智者难题”(Wise-men Puzzle)测试。这两个例子被业界视为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自我意识的例证。

尽管有人工智能通过了“镜子测试”,但是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是否真正具有自我意识仍然存在争议。譬如,吴冠军认为,“镜子测试”实质上测的不是人工智能是否真正有自我意识,而是人们是否认为它有自我意识。从技术角度而言,如果人工智能通过了“镜子测试”,那么就可以判断它具有自我意识。从现实角度而言,这意味着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混杂在人群中,那么人们很难把它与人区别开来。但是,“认为它有自我意识”与“它真正有自我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可以说是形式上有自我意识(后文简称“形式自我意识”),后者意味着实质上有自我意识(后文简称“实质自我意识”)。“形式自我意识”与“实质自我意识”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被赋予的自我意识,是一种技术性行为,“被赋予的自我意识”只拥有“语法”删除了“语义”;后者既拥有“语法”又拥有“语义”,它是社会化的、认知进化的结果,无法通过形式的模拟获得。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自我意识必须以生命为前提,自我意识是人脑的特殊功能,是巧妙组织起来的神经元复杂系统“涌现”的结果。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A.Boden)指出,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即使是强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具有这一特征。因此,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指出:“人工意识不可实现。”这就是说,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实质自我意识”。

其次,人工智能如果具有自主性,必须具有自由意志。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弗拉德克·大卫(Vladeck David)指出,人工智能在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环境变化自主决策采取行动。这表明人工智能具有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满足自由意志的选择性标准和内生性标准。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克罗森(Frederick J.Crosson)指出,部分人工智能机器人装有随机发生器(Randomiser),这使得人工智能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这表明人工智能具有自由意志。计算机专家阿米尔·侯赛因(Amir Hussein)指出,人工智能不但可以按照人类的指令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而且它们还可以“为自己设定目标”。这说明人工智能既满足自由意志的选择性标准,也满足内生性标准,因而可以判断它具有自由意志。

但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与人类的自由意志不完全相同。人类的自由意志表现在即使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就是人类能动性的自由意志,是人类创造性的源泉。而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主要表现为在不同情境条件下会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付诸行动,但它没有在相同约束条件下做出不同选择的能力。人工智能是由大数据驱动的,它有三种基本的工作机理,即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其行为是其设计者事先通过植入的程序赋予的。人工智能的行为功能不是其物理学上的自然固有的内在属性,而是由人从外部赋予它的。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个决定论世界中的能动者而已。所谓决定论,是指在任何时刻只有一种可能的物理未来。玛丽亚·布朗克(Maria Brincker)指出,人类的自主性和智力扎根于人的具身化,以及卷入到世界和可感知他人的情感一感觉运动之中,并由此反映出来,人的社会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独特的心智属性,恰恰是从不同的可感知的自主体的互动中涌现出来的。这意味着人的自由意志与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既具有本质区别,也具有不同来源。

事实上,自由意志存在强弱之分,即使是人类,不同的个体,其自由意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可以判断人工智能只具有弱自由意志。

再次,人工智能如果具有自主性,必须能够独立承担道德责任。人类的道德准则是可以规范化、符号化的,从而通过算法赋予人工智能道德行为。人工智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款手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它能够理解医疗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懂得如何协调与患者的利益冲突,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仿照图灵测试,为了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具有道德能力,柯林·艾伦(Colin Allen)、加理·瓦尔纳(Gary Varner)和杰森·辛瑟(Jason Zinser)构造了“道德图灵测试”。有道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道德图灵测试”,表明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有道德的机器人,具有道德能力。

但道德能力只是道德责任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主体承担道德责任要求必须能够完全理解自身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即便是人,也必须是成年的正常人才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而人工智能并不具备完全理解自身的道德行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人工智能的道德能力是由其设计者赋予的。当前,法学界和伦理学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不能独立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必须由其设计者、使用者及人工智能三方共同承担道德责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具有“形式自我意识”、弱自由意志和道德能力,不具有“实质自我意识”,不能独立承担道德责任。根据自主性概念的标准衡量,人工智能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换言之,人工智能只具有弱自主性。

二、人工智能的劳动能力

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劳动能力,需要从劳动能力概念出发,深入剖析具备劳动能力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分析人工智能是否满足这些条件。

1.劳动能力

劳动可被界定为生产使用价值的活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劳动能力或劳动力的经典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区别于自然界的任何力,譬如畜力、水力、风力或核动力等,因为这些自然力没有劳动意识;二是由于在劳动过程中要运用体力和智力,因此劳动力必须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体力和智力,只有健康的成年人才有这种能力,没有劳动意志的未成年人和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被排除在劳动力之外;三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具有目的导向,如果劳动力没有实现其劳动目的,那么劳动力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2.自主性与劳动能力的关系

首先,根据上述分析,有劳动意识和劳动意志且能够承担劳动责任的人便能成为劳动力。因此,自主性是劳动能力的充分条件。其次,劳动能力是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非劳动过程中即使付出体力和智力也不属于劳动能力。劳动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即通过劳动生产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意味着劳动能力具有目的性规定,因而劳动力必须具备自主性。劳动力必须具备自主性的理由有三点:一是没有自主性就没有劳动的目的性,因为没有自主性的人或物不可能意识到劳动目的的存在;二是没有自主性就无法做出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劳动意志选择,劳动过程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动目的;三是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为自己的劳动行为没有实现既定的劳动目的承担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各种责任。因此,自主性是劳动力的必要条件。进而,自主性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的充要条件。

3.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劳动力

马克思定义的劳动力,其主体只有人,马克思排除了人以外的任何主体成为劳动力的可能性。马克思对劳动力的界定显然打上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但科技的发展创造出了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一样的新事物——人工智能。恩格斯指出:“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根据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对劳动能力的界定也具有历史性,这意味着劳动力概念应当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而相应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

从劳动力内涵的角度而言,劳动力可被界定为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根据逻辑学原理,同一类事物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一种反比关系。这个重新界定的劳动力概念比马克思界定的劳动力概念更加抽象,其内涵更少,因而其外延就更多。这就为科技进步扩大劳动力的外延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从劳动力外延的角度而言,马克思劳动力概念的外延只有人这个唯一主体,没有开放性,而本文重新界定的劳动力概念的外延除了人以外,至少还应当包括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理由有两点:第一,人工智能在生产使用价值时既运用体力,也运用智力;第二,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满足劳动力的充要条件。

综合重新界定的劳动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符合该要求,因而可以做出判断:具有弱自主性的人工智能具有劳动能力。可以把马克思定义的劳动力称为狭义劳动力,本文重新定义的劳动力称为广义劳动力。

4.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区别

人工智能劳动力除具有劳动能力外,还具有劳动力不具有的许多新特征,这至少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或称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或称劳动材料)。其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是分开的。但人工智能劳动力既可以与劳动资料分开,也可以一体化结合。

第二,人工智能劳动力几乎不受劳动时间的限制,“它能全天工作,并不需要睡眠、午餐或者喝咖啡的时间,它也不需要让雇主给它提供健康体检,更不会给雇主带来额外的工资税负”,且不存在像劳动力那样的边际劳动效率递减的现象。

第三,人工智能劳动力受劳动空间的限制较少,因为其体积可根据需要制定。

第四,人工智能劳动力比人类有更强劲的体力及持续的耐受能力,“克服了肌肉力量的限制”,人类作为劳动力的体力是有限的,但人工智能劳动力的体力,从理论上说,可以是无限的。

第五,人工智能劳动力不受心理和不利环境的影响。譬如,在高空作业、有毒有害等不适合人类工作的环境,人工智能劳动力都能正常工作。

第六,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劳动器官”比人类更加发达,“劳动器官”的数量不受限制。譬如,人的大脑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容量为100TB,而人工智能劳动力的信息容量几乎不受限制,而且人脑储存的信息容易遗失,而人工智能劳动力则不会。人的计算能力远远不如人工智能。人的器官数量是限定的,而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器官,并且不同的器官“可以同时做两个根本不相关的事情”。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听、说和看的能力,而且这方面的能力比人更强。譬如,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只能看到频率在380~750THz的可见光,而人工智能可以看到频率更广泛范围的光;人只能说有限种类的语言,而人工智能从理论上可以说无数种的语言;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而人工智能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几乎不受限制。能感知疼痛的人工智能已经被发明出来,这表明人工智能将逐渐具有触觉。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有嗅觉和味觉,但随着感知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旦能感知嗅觉和味觉的人工智能被发明出来,人工智能劳动力将比人类的嗅觉和味觉更加灵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还可能拥有人类不拥有的新的感觉器官。

第七,人工智能劳动力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工作规程劳动。一方面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劳动精準度远远高于普通劳动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劳动力不存在偷懒现象。

人工智能劳动力上述七个方面的不同于劳动力的新特征,也是其劳动能力强于劳动力的主要根源。人工智能劳动力的优势,同时也凸显了劳动力的局限性。但是,劳动力也拥有人工智能劳动力所不具有的优势,这就是劳动力的创造性能力。正如前文所论证的,人工智能劳动力只具有弱自主性,特别是弱自由意志,因而它不具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能够无中生有、不依赖任何前因而凭空产生出了超越既有经验的新因素。

尽管已经有人工智能能够绘制出与伦勃朗相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但这不过是对伦勃郎艺术风格模仿的结果,它的认识论基础是认知主义。从艺术本体论角度而言,社会是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社会性导致人类的主体性。人类具有社会性,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工智能不满足产生创造性艺术的必要条件。从哲学角度而言,人类创作艺术的原动力根源于人类在时空和能量上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它导致人类具有否定性和超越性。不同个人的不同社会体验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人工智能既没有社会体验,也不受时空和能量的束缚,且没有无限的欲望,因此,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从认知生物学角度而言,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家安东尼欧·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在其著作《自我融入心智》中指出,身体是有意识心智的基础,没有身体就没有心智,也就没有实质自我意识。实质自我意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人工智能的物质基础是硅基,而人类的物质基础是碳基,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人工智能不可能具有实质自我意识,从而也不可能发展出与人类一样的自主性及创造能力。

三、人工智能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增加劳动投入,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升级产业结构,四是降低交易成本。人工智能劳动力在这四个因素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1.人工智能劳动力能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存在异同,据此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可以形成三种劳动关系:竞争关系、互补关系和独立关系。对两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科学的分工协调,有助于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1)人工智能勞动力既可以增加劳动投入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在两个方面增加劳动投入:一是在竞争性劳动岗位,二是在独立性劳动岗位。当前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以及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减少的困境。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摆脱这一困境。当前存在大量的三类劳动岗位需要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加入,一是“没人干”的劳动,二是劳动者“不愿意干”的劳动,三是劳动者“干不好”的劳动。另外还存在劳动者“干不了”的独立性劳动,譬如深空探测、人体血管巡检等。前两类劳动和部分第三类劳动以及独立性劳动,属于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增加劳动投入的范围。人工智能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点,因此,源源不断的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增加,既可以使中国继续享受“人口红利”,防止产业链断裂,又可以拓展劳动范围,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增加劳动财富,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根据前述人工智能劳动力较之劳动力的七个新特征,可以做出判断:人工智能劳动力具有比劳动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首先,对于劳动者“干不好”的那部分劳动,人机结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存在互补性,人机结合是两者互补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人机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突破空问的局限性。譬如,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看见过去无法看到的事物,听见过去听不到的声音,触摸过去无法触摸到的物体,这可以使劳动力看到、听到、触摸到更多事物,从而具有更广阔的感觉空间,做出更准确、更高质量的判断和决策。第二,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突破时问的局限性。譬如,在人工智能劳动力的帮助下,劳动力可以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第三,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突破身体的局限性。譬如,外科医生操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消除了人手颤抖带来的医疗事故。第四,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突破非理性的局限性。譬如,当司机开车时,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及时提醒司机避免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违反交通法规的非理性行为。第五,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劳动力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虽然劳动力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是人类脑皮层的能力有限,将智能机器设备与其相连接,可以突破人类脑皮层能力有限的局限性,使人类的大脑获得几乎不受限制的信息来源,因而使人类思维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从而使劳动力更具有灵感和创造性。人工智能劳动力还可以帮助劳动力扩展创新空间。

其次,人工智能劳动力创造财富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创新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劳动力加入劳动力队伍,许多劳动将能够交给它们来完成。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产品的实体制造成本越来越趋向零,同时其再生产的边际成本也趋于零,结果将导致在商品价值中包含的劳动者劳动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商品的价值会越来越低,最终趋向于低成本或者免费向消费者提供。虽然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帮助人类生产使用价值,但它不能替代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为人类提供较为丰富的财富基础,这使得劳动力可以着重于创造性劳动,因而创造性劳动的投入将更多、分工将更细、效率将更高。

2.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及交易成本降低

人工智能劳动力除了能够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以外,还能够通过升级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1)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农业转型升级。根据多功能农业理论,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和纤维产品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可再生资源管理、提供生态服务、美化生存环境、传承人类文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具有综合性内涵,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而是农业诸多功能的综合现代化,更关键的是农业主体——农民的现代化。集科技、资本与劳动力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

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在如下方面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农业供应链,从而为农业转型升级赋能。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承担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劳动,扮演“现代化的职业农民”角色,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网络化销售,综合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制定最优生产决策,充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农业附加值,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满足人们对农业的多样性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帕累托效率,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其次,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工业转型升级。通过工业生产的规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改造,绝大多数工业生产可以由人工智能劳动力承担,“无人工厂”将成为常态化、普遍化现象。智能新技术将通过六种方式赋能制造业,即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产品功能智能化、管理流程智能化、销售一制造一体化和智能化以及产业生态系统智能化等,可以实现深化产业分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智能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等诸多目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劳动力凭借其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了自优化和自适应功能。一方面,它能够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优化生产决策,具备了人力资本的“用进废退”特点,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传统的设备折旧概念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它能够实施个性化生产,提高生产精准度,消除安全隐患,把生产与销售一体化,最大程度降低设备闲置率、产品库存率,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业生产的帕累托效率。

再次,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服务业转型升级。当前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于制造业,凡是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的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现象,这被称为“鲍莫尔成本病”现象。中国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超越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我国经济增长率从此呈下降的态势。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认为,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经济结构转型,由实体经济主导转向服务经济主导,然而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20%,20世紀8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难以保持。这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必须克服“鲍莫尔成本病”,需要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已有研究表明,智能新技术将有助于克服“鲍莫尔成本病”,扭转我国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态势。除了推动服务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以提高服务业效率以外,人工智能劳动力将助力提高服务业的效率,它不但拥有越来越多的智能,也逐步拥有情能,这将是克服“鲍莫尔成本病”的利器。既拥有智能,又拥有情能的人工智能劳动力,在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培训、为老服务、病人护理、旅游休闲、客服服务、餐厅服务、安保服务、汽车驾驶服务、酒店接待、物流配送等较广泛的服务行业提供优质劳动服务,这些行业的劳动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劳动力越来越具有智能和情能,服务业的“鲍莫尔成本病”将被治愈,服务业将得到转型升级,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2)人工智能劳动力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人工智能劳动力除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外,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四种:信息不完全、制度不完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随着智能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完善,将形成“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的三个“万”局面,信息不完全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变。同时,人机结合将提高人的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这将显著减少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制度不完善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失灵,二是制度知识供给不足。智能新技术有助于政务智能化,为公众广泛参与政府治理提供了技术条件。人工智能劳动力将在政府治理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譬如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辅助政府决策、施策和监督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加制度知识的供给,提升制度的质量,减少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从而减少政府失灵现象。人的有限理性随着信息的丰富、知识水平的提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随着人工智能劳动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品德和社会文明程度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信息的不断完全、制度的不断完善、有限理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以及个人品德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大幅度地减少。这意味着交易成本会大幅度地降低,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

四、结语

自主性是劳动能力的充要条件,部分人工智能具有弱自主性,因此,部分人工智能具有劳动能力。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有异同,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三种劳动关系:竞争关系、互补关系和独立关系。只有分工协调好人工智能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的劳动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就竞争关系而言,一方面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弥补当前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增加劳动投入,另一方面它具有比劳动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互补关系而言,人机结合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就独立关系而言,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拓展劳动范围,增加劳动财富,而劳动力则可以提高创造性劳动效率。人工智能劳动力除了具有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升级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的积极作用。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水平,使大量供给人工智能劳动力具备技术条件。二是超前规划对人工智能劳动力的立法,规范它的行为,明确它的权利和义务。三是针对人工智能劳动力的技术特点和劳动能力,对现行劳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防止因人工智能劳动力加入劳动力队伍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四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着力培育劳动力的创新能力,这既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又可腾出更多的劳动空间为人工智能劳动力加入劳动力队伍创造条件。

虽然人工智能劳动力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科技,它促进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也难以达到目的。正如汽车替代马车是重要的技术进步,但如果不对马路升级改造,不与时俱进地制定汽车时代的交通规则,以及消除马车夫对汽车带来失业的担忧,那么汽车的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新技术将重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格局,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既会带来积极影响,也会导致负面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导致的问题,既需要通过进一步地发展技术来解决,譬如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也需要通过制定配套的制度、更新思想观念来解决。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抑制其负面影响,必须综合施策。

责任编辑:牛泽东

猜你喜欢
意志自主性劳动力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观点集萃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