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望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寒假结束,读高二的小禾向父亲汇报去乡下外婆家的见闻。外婆在收拾屋子,指着小禾带来的一堆食品说:“乡下不缺这个了。现在吃穿不愁,我们简简单单生活着就挺好。”堂弟小麦用零花钱买了一摞书,还建了一个“麦巴”书屋。邻居孙爷爷一边给家里的小凳子打眼装榫头(木制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一边说:“还是我们这老把式的东西管用,那胶水粘的东西不结实。”
父亲说,你能把这些发现放在一起说,很有意思。小家庭的状况也能反映出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庭的风貌。
上面材料中的事情,你是否也觉得很有意思呢?校团委举办“新生活·新风貌·新思考”主题征文活动,请综合上述材料相关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体验、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意阐析】
乡村生活,普通人家,平凡小事。见多了宏大叙事的话题,这道作文题似乎有些“另类”。然而,正是这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凡人琐事,却是一个时代的投影、一种风貌的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百姓的生活、百姓的追求,正是我们国家走向文明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见证。试题试图以小见大,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引导考生从日常琐事中提炼概括、分析评价、思考表达——脱贫之后的新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新追求,国家民族的新面貌。
试题分三个部分。一是材料,小禾在乡下的见闻,小中见大,事中寓理;二是导语,“新生活·新风貌·新思考”主题征文活动,对应材料,设置情境;三是要求,自定立意,展开写作空间,区分思维层次。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导向情境写作。素材提供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导语设定的特定写作情境需要考生在写作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有提炼:明确写“什么”。材料中小禾的见闻,看似不相关的三件事,但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新时期脱贫之后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追求。外婆说:“乡下不缺这个了。现在吃穿不愁,我们简简单单生活着就挺好。”这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堂弟小麦用零花钱买了一摞书,还建了一个“麦巴”书屋。这是年轻一代对高雅精神生活的追求。邻居孙爷爷一边给家里的小凳子打眼装榫头,一边说“老把式的东西管用,那胶水粘的东西不结实”。这是老百姓对本真的、实用的朴实生活的追求。这些追求,既是新时代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新风貌、新气象。
2.有评价:探析“为什么”。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的相关话题能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分析百姓生活和追求变化的原因,将小家庭的生活状态同体现新时期国家民族的新面貌关联起来,同党和国家执政理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关联起来,从而凸显新时期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人民有追求,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一主题。
3.有审思:阐明“怎么样”。在提炼、评价的基础上,聚焦“脱贫后的生活追求”这一论题,紧扣写作任务的“新思考”,展开延伸性阐析。可以阐述生活具有更高层次追求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反思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特质,可以探讨百姓生活与家国情怀的联系,也可以表达新时代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这是从更深层次更高境界论述新生活、新面貌带给人们的新思考,也是考生阅读视野、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个性化展现。
总之,这道作文题需要把握材料角度的“小”与“大”,提炼材料内容的“事”与“理”,探求材料意旨的“平”与“奇”,围绕写作任务,从平凡中追寻不平凡,从小视角中照见大境界。
佳作选萃
(其一)
点赞乡村崭新风貌谛听祖国奔涌春潮
一考生
泥泞小路蜿蜒曲折,走上去深一腳,浅一脚;晨光熹微里农人奔忙的背影,只见汗水点点挥洒;破旧老屋里木椅嘎吱作响,虫鸣声回荡……
这,或许是许多人尘封的农村记忆。但今日之乡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于时代浪潮中实现“华丽转身”,让闭塞落后成为“过去时”,与祖国发展同步,共兴奔涌春潮!
我们看见,乡村与昨日挥手作别,焕发出无尽生机与活力。小禾的外婆面对大堆零食,笑着说:“吃穿不愁,简简单单生活就好。”堂弟小麦用零花钱自建“麦巴”书屋,农家乐蓬勃兴起,引发乡村旅游热潮……小禾所发现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同样也体现着全中国农村生活的蜕变,从物质生活的富足到精神世界的充实,乡村与新时代接轨。
新风貌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与拼搏,离不开党的赤诚初心与牢记使命。可曾记起,“第一书记”黄文秀大学毕业后回归乡村,一心扑在脱贫事业上,一场山洪夺去了她年仅24岁的生命;逢山开路的村书记带领群众三十载,凿通了贵州山区里的一条天路,谱写当代愚公精神的传奇;扎西格勒永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用脚步丈量青藏大地,带动藏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他们,都是乡村新风貌的铸就者与引领者、推动者,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功绩。
乡村在华丽转身的同时,还要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留得住情怀。正如小禾的邻居孙爷爷所说:“还是我们这老把式的东西管用,那胶水粘的不结实。”的确,时代的迅猛发展为乡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与新时代接轨的同时,仍需注意留存那些历史的沉淀,让老一辈人不至于倍感迷失,让年轻人能够看得见乡愁。否则,情感归宿的丧失会让人失去成长的根基,让国家失去民族的记忆。
新的生活,新的风貌,于无声处折射出家国发展、时代变迁的春潮。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展,擘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理想蓝图。
我们点赞,乡村“只叫旧貌换新颜”的振兴硕果;我们谛听,祖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奔涌春潮;我们奔赴,“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复兴征途。不畏风雨,共叙青春!
点评:
本文开篇不俗,从描绘诗意乡村情境入手,由过去的农村记忆引出鄉村新风貌,语言亲切自然,富有诗意。接着结合材料,从“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层面阐述乡村的华丽转身。并且能够继续深入谈论乡村新风貌的铸就者与引领者、推动者,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思考,富有时代感。结合材料中的邻居孙爷爷,提炼出乡村在发展的同时,还要“留住乡愁,留住记忆,留住情怀”,观点概括十分精准,体现了考生对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最后,将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乡村风貌进行整合,从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呼应标题,升华主旨,并用排比句式收尾,气势如虹,颇具文采。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应该受到褒扬。
(点评教师: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谢孝文)
(其二)
物质与精神齐富,发展共传承一色
一考生
黑瓦白墙,支撑起乡下物质生活的富足;野趣书屋,蕴藏着田园精神丰盈的追求;方榫圆卯,拼接出发展与传统继承间的桥梁。新时代万象更新,繁荣向好。风物长宜放眼量,新的生活风貌,应是物质与精神齐富,发展共传承一色。
简单亦是幸福,富足孕育和美,物质层面的保障为新生活夯实地基。
于小禾外婆一家,花花绿绿的零食已不稀奇。乡村与城市的物质丰富度正日趋接近,每个人都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生活的富足。李娟曾在《羊道》中写道,她曾不打算将照相机带入牧民婚礼,害怕会因新奇而喧宾夺主,却发现它早已进入深山,记录着代代生活的发展。物质的鸿沟正在时代飞跃发展的锣鼓声中被逐渐填平,互联网如今走入山村,打开了构建了走向美好生活的新通道。崭新时代,也许并非拥有豪宅名牌的奢华才算富裕,我们的生活不一定非要时时处处光鲜亮丽,只要拥有改善生活的底气,未来大可简单而从容,从平淡中开出和美的花朵。
富裕觉醒精神,高雅涤荡心灵,精神层面的追求为新生活构建楼台。
生命的富足不仅源于物质的保障,更需要精神的丰满、内心的充实。“麦巴”书屋,折射出人们对润养精神的觉醒与追求。在思想品蓬勃的当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被奉为圭臬,人们从阅读中博览世界,涵蓄文化,观照心灵。怡情也好,达观也罢,皆成就了个人素质的发展。当小禾的堂弟迎着新月归家,也许他会想起“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的吟哦,他的思绪将会在李白的床前洒下一地白霜……这是精神的高雅,是新风貌中的怡人诗篇。
从发展中回望,轻拾传统宝藏。新生活中,发展与传承乃并蒂花开。
也许在科技的洪流中,传统手艺与风俗已经退出舞台,但它们虽然衰微,却不是朽木;虽然式微,却不曾消亡。当阿木爷爷用旧器具做起木制的孔明锁,博主“才浅”以古工艺还原三星堆的金面具,传统,在新时代里已是一阳来复。纵使枝繁叶茂,我们亦应常常回望根基,那才是新生活的起点。
物质与精神齐富,发展共传承一色,未来风物,定能融科技之新于历史之后,在崭新时代,书写新的风采与美好生活。
点评:
本文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一是标题,化用王勃名句点明主旨,既鲜明切题又富有诗意。二是所用论据丰富多样,如李娟的《羊道》、阿木爷爷、博主“才浅”还原三星堆金面具等,恰到好处。三是语言凝练、清新、有诗意;作者积累丰厚,遣词造句从容自如。一组充当分论点的结构提示句整散结合,成为行文筋骨;开篇的排比,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心目中美丽乡村的风貌;引用日本俳句“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独创“富裕觉醒精神,高雅涤荡心灵”的偶句:凡此种种,都令人频频颔首称许。总之,本文是一篇考场佳作,作者可予嘉勉,章句可共赏析。
(点评教师: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龙斌)
(其三)
回溯所从来处,接续发展之光
一考生
回溯所从来处,心怀朴素,至简徐行,回归生活原乡;接续发展根脉,诗书传家,不忘传统,应时而舞,展现立体中国。
“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乡村与城市在时代的潮流下比肩而行。城市的灯光是现代化的明灯,乡村的月光是血脉中的朴素信仰。作为纵横在广袤大地上的古老史书,古老与现代并行的乡村于新中求进,展时代新貌。
“朴素至简,吟啸徐行”,是新生活的原乡。国家的根脉在乡村,小禾外婆简单生活的朴素观念,是从农耕文明之始流传下来的传统。不仅如此,师道尊严,商道贾德,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于雕刻的阿木爷爷、舞动人生的小英夫妇,他们心怀朴素,向往纯粹,不拘于物质,不束于尘俗。乡村的发展并未洗去乡村人民心头的月光,返璞归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行稳致远的朴素底色。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乡村发展的新风貌。相比城市的先进,乡村总是被冠以文明落后的名号。小麦创建“麦巴书屋”,展现了乡村新生力量,文化建设的春风正唤起各地新颜。“不学礼,不知书”已成为过去,涌现的更多是诗意生活的“豆花诗人”邱建厂,身处底层,知书识礼;“工地朗读者”李小刚,出身农村,向往远方,他们展现的是一个个“山秀水更清”“人杰地也灵”的乡村。物质与文明齐头并进,经济与文化并肩而行,一个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正书写着更加真实的立体中国。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是前行路上的新思考。孙爷爷手工打造榫头,是对传统的继承。在工业文明冲击着农耕文明的当下,“回溯所从来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乡村是本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翻阅,就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不见。”从榫头到秤杆,从碾子到磨坊,从侗族古居到水乡银饰,乡村纷繁灿烂的传统文明等待我们去积极探索,正如社会学家林耀华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
“稳中求变,变中求进。”小禾一家折射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大好风向,却也引发对根脉传承的深思。
回溯所从来处,不忘根本,不弃信仰,接续发展之机,传承创新,斩浪前行。
点评:
这篇作文紧扣材料,围绕见闻中的三个核心要素:物质生活、精神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来行文,并将这三者置于新时代脱贫攻坚的背景下,立意准确,逻辑关系严密。
在论证过程中,文章亦亮点颇多。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化用了苏轼的《定风波》,文章以“回溯所从来处”引领全文,且“至简徐行”;文中恰到好处地将《汉书·沟洫志》及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相关文句置于本段落中的显眼处。二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论据丰富且有层次和代表性:文中既摘录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还选取了一些草根民众代表,有“当代鲁班”之称、红遍网络的“阿木爷爷”,有爱跳曳步舞的小英夫妇,有“豆腐脑”诗人邱建厂,还有工地朗读者李小刚。文章内容充实,说服力强。三是语言精练且富于变化,表现力强,为文章主旨增色。
(点评教师: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于栋栋)
(其四)
秉中华圣火,乘时代新风
一考生
走进中国乡村,泥泞小道不复,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孩童嬉笑打闹,老人围坐在树荫下,笑谈家长里短;走进中国城市,单调冰冷不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苍翠,摩天大楼在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宏伟,人们在清新的空气中享受“灯塔人生”。
的确,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脱贫攻坚的完美落幕让挨饿受冻成为历史;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不再沉迷于吃喝玩乐的安逸,而是选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正如小麦用零花钱买了一摞书,还建了一个“麦巴”书屋;人们开始大胆追求新生活——不惧他人目光,活出自我模样。中国已然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而作为新时代见证者、亲历者的我们,也应秉文明圣火,乘时代新风。
乘时代新风,需要我们回顾过往,不忘传统。
邻居孙爷爷一边给家里的小凳子打眼装榫头,一边说“还是我们这老把式的东西管用”。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不仅是我国传统技艺的精巧,也揭示了中华传统技艺传承无后的社会问题。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多数人被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所吸引,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置若罔闻。要知道,中华文明是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而传统则是使其得以稳固存在的发达根系。试想一下,倘若中华传统技艺不复存在,那新时代的我们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应有“甘坐冷板凳”的坚定信念,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技艺,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骁腾中国!
乘时代新风,亦需要展望未来,养成“躬身入局”的责任意识与“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意气。
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也向我们抛出了无数诱人的机遇。我们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非畏首畏尾,让机会随风而逝!正如塞缪尔所指出:“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我辈青年应珍惜时光,奋力拼搏,不负韶华;应躬身奋斗,担国之重任,与时偕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时代选择了奋斗,也就选择了成功;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伟大。”在这中华民族走向昌明兴盛之时,我们在共享美好新生活的同时,也应展现出新风貌——“躬身入局,奋斗拼搏,传承中华技艺!”让我们共同秉文明圣火,乘时代新风,助力家国梦圆!
点评:
本文作者立意高远,能从点到即止、蘊含深意的作文材料看到国家全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时代感强,能注意到乡村生活变化与“脱贫攻坚完美落幕”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物质生活提升之后人民期盼“精神世界更加富足”的追求。习作不停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据以生发,倡言当“乘时代新风”,并引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说明一代青年为何必须“躬身入局,奋斗拼搏”,既要“不忘传统”,又要“展望未来”。本文论证严密,思路清晰,语言有力度,恰当的引用也使文章增色不少。
(点评教师: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陈泓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