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
蒲松龄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他的《聊斋志异》被博尔赫斯赞为“东方的《一千零一夜》”。但与其身后的荣耀相比,蒲松龄却是在“载笔以耕,卖文为活”(《上健川汪邑侯书》)中度过一生的。他“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蒙朋赐贺》)。缠裹科考却屡试不中,让他“半生忍辱,未登长吏之庭”(《呈石年张县公俚谣序》)。可以说,蒲松龄一生步步低回,几乎是在常态的贫困拮据中郁郁终老。
但正如袁世硕在《蒲松龄志》中所言:“经济状况的低下使他能体察百姓的痛苦;政治地位的低下使他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认识社会。他与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有着共同的语言。”《促织》“异史氏曰”正反映了他为百姓忧怀的民本意识。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每一片雪花都是一座大山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这里的“天子”“奉行者”“官吏”分别对应了政策的“指令者”“制定者”和“执行者”。此三类人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牢不可破的管理架构。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到这三层架构对百姓的钳制是日渐紧缩的,压迫是日益加重的。在天子处,谈笑时“过此已忘”的偶然行为,到了“奉行者”这里,为了迎合上意,他们将随意的偶然变成了政策的必然,成了套在百姓身上的枷锁。当政策到了第三层的执行者手中,这些贪官虐吏就明火执仗,边推行“政策”,边中饱私囊。他们既贪帝王之财,又虐百姓之命,百姓在他们的管制网中既无可聊生又无处可逃。
这种把“偶然”变成“必然”,把天子的“过此已忘”逼迫成百姓的“贴妇卖儿”,其间的推进者就是贪官虐吏。蒲松龄对他们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行为深恶痛绝,称之为“流毒”。他在《梦狼》“异史氏曰”中将这种愤恨表达得最为真切,“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他知道,在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步步紧逼下,天上偶然落下的一片雪花,不论先前如何轻盈,落到百姓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得道的偶然与飞升的无望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年,成名被“报充里正役”后,“不终岁,薄产累尽”。没想到,最后却因一只小小的促织而“得道”“飞升”。这说明官员升迁不在“政绩”,而在“逢迎”。众所周知,按照制度,古代考核官员采用“考课制”,即按照政绩进行黜陟等的调整。成名的偶然“得道”模式会令众多“恒兀兀以穷年”的士人失去奋斗的信念,茫然失望又无奈。这就是明清时期官员考核的漏洞。
再者,成名的发迹还反映了“取士”的漏洞。古代选拔官员采用“科举取士”。但当年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时就被“猾胥报充里正役”,身份不合格即进入仕途,这就是选官的漏洞。
“科举取士”和“考课用官”,一选一用,是封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当阶层流动掌握在贪官污吏的手中,就会出现各种“偶然”,正常的阶层流动之路就会被堵塞。而任何打破“法度”的“偶然”都可能成為压倒所有人奋进的最后一根稻草。久而久之,对于下层百姓而言,阶层流动无望矣!
其实,这种因“流动无望”而生的人生“失望”和“愤怒”,也正是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原因之一。身居底层又无一官半职的他始终有“他日勋名上麟阁”(《树百问余可仿古时何人,作此答之》)的梦想,但科考不顺,又请谒无门,成了作为百姓的他最锥心的疼痛!
恩荫不到百姓家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得到“恩荫”的是抚臣、令尹和成名这些官员。蒲松龄写道:“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原先,为人迂讷,“百计营谋”逃脱里正役,“不敢敛户口”,以至于“忧闷欲死”的老实人成名,现在已然是官场的得益者了。更为可怕的是,得益后的成名更有“动力”成为一条危害百姓的“蠹虫”。
但“恩荫”不到百姓家。老百姓在整个促织征收当中,不仅要应付“昂其直,居为奇货”的“市中游侠儿”,还要对付猾黠里胥的“科敛丁口”,以至于倾尽家产,贴妇卖儿。可以说,所有重量逐层累积,不断加码后最终还是传递到百姓身上。但恩荫赏赉却止于官吏,老百姓一无所有。这不仅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更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促织》“异史氏曰”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孤愤”的深度。他怜悯,百姓因上下联手、层层重压不断累积而无处逃脱的生存困境;他怜悯,百姓因取士用官的偶然和不公而无法实现阶层流动的身份困厄;他怜悯,百姓因恩荫赏赉集于“鸡犬”,徒有辛劳的经济困顿。
蒲松龄在《与韩刺史樾依书》中言:“感于民情,则怆恻欲泣,利与害非所计及也。”在《促织》“异史氏曰”中,跳动的正是他那颗以民为本,为百姓而“踟蹰怀百忧”(《田家苦》)的慈悲之心。正可谓“音在促织,哀在衷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