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可持续运营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21-07-06 03:48李语凝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益农电商农民

李语凝

北京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依托村民委员会等主体建设益农信息社,面向农民提供公益、便民、培训、电子商务服务。益农信息社是采用市场化模式建立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点,是社会化服务的表现形式,也是村民委员会的有益补充。益农信息社通过整合政府、社会两类资源,融合技术渠道,带动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总体要求,北京市立足实际,初步探索出符合北京城乡特点的益农信息社运营模式。

益农信息社的运营

益农信息社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网络、有网页、有产业、有可持续运营能力”的标准建设,采取“整市推进、集中连片”的形式进行管理、运营和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体农民和农业产业,支持金融、保險、医疗、旅游、票务、缴费等各类服务商进入农村市场,实现政府、服务商、企业、村民委员会、农民等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目标。

一是做实公益性服务。将各级政府开展的涉农服务项目与益农信息社紧密联合,通过益农信息社作为农业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托,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公益服务真正助力农民生产生活,主要涉及农技资源的整合对接、特色产业的发展、农产品上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等。益农信息社与各级涉农机构的技术、系统、平台及人员队伍有效对接,尤其在农业技术专家在线服务上,定期组织专家在线远程指导、授课、答疑,根据农时到田间地头实地现场指导,将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益农信息社向农民普及。益农信息社还能充分挖掘本村的特色资源,协助村委会打造“产业村”“特色村”。将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项目,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区、乡(镇)、村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与益农信息社紧密连接,集合服务资源,实现“一站多能、一站多用”,将本村特色资源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村貌、农民收入。

二是强化社会化运营。益农信息社坚持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以政府引领资源整合为基础,联合电信企业、生活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服务商等,通过多样化的综合服务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可持续运营。坚持在“有效站点规模推进、综合服务完善升级、信息员积极性充分调动、吸纳会员增加黏性”四大关键点的指导下,继续完善推进“虚拟产品推广、集中采购、乡村大集、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品牌营销、大数据服务”等运营策略。

三是建立多渠道推广。广泛应用线上线下各类宣传策略,市、区、镇各级政府发挥政府公信力,形成上下联动式推广。广泛借助线上推广方式,开展新闻报道、专题访谈、公益广告等宣传活动,因地制宜采用设立广告牌、刷大墙等线下宣传方式。其中,由市、区、镇各级政府部门负责协调当地广播、电视、官网及电信企业等渠道进行组织宣传,其他媒体宣传及线下推广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是开展区域化管理。北京市部分村地少人稀,站点管理任务艰巨,为保障站点日常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坚持采用“运营督导+运营专员+信息员”的三级运营管理机制,运营督导分区管理,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招募运营合伙人,组成运营专员队伍,由专员负责本乡镇的站点日常维护、业务推广、基础培训等工作,由信息员负责本村益农信息社的最终服务。三级运营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充分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充分保障站点的日常维护,缩短每个站点的维护周期,增强站点活跃度;另一方面,通过招募运营专员,可以带动农民就业,针对专员采取业务绩效考核制度,多劳多得,帮助农民拓宽收入来源,增加农民收入。

益农信息社如何持续运营?

益农信息社的持续运营需要根据政府项目支持情况、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心要解决村信息员补贴来源、购买公益服务来源及运营成本支出等问题,优先保障村信息员收益,其次保障购买公益服务支出,再次保障企业收支平衡,最后保障村民委员会具有将利润用于村公益事业的权利。

1.搭建生态型持续运营服务体系

政企合作生态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整合资源、资金扶持等激励措施支持并指导企业大力开展惠农综合信息服务,奠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条件。政府有购买服务的资金,对于运营企业来说形成锦上添花效应,政府没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企业通过商业服务获利弥补公益服务资金不足,形成互补互助的发展态势。

企企合作生态型。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旅游公司的旅游服务、票务公司的票务服务等,通过项目实现与企业的服务,将服务项目向农村市场拓展,扩大市场边际,收获客户群体和现金流,实现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目的。

项目融合生态型。村邮站项目的便民服务,“三资”平台的数据采集服务,裕农通具的金融服务,气象进村项目的指导农业生产服务,多项目主体方资源融合,通过益农信息社一个渠道整合下行,提高服务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扩大服务影响。

2.完善互补型持续运营资金来源

以“村”为单位打造“线上新发地”电商服务模式,帮助村民团购生活必需品,采用订单、货到付款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聚拢农村消费力,其利润优先满足“村信息员”岗位需求,实现益农信息社“大门常开、有人常在”的持续运营状态;以“农民购买能力”为基础,帮助本地农产品实现跨“镇”、跨“区”销售,解决地产农产品平行销售问题;以“地产农产品”优势打造“京味儿”品牌产品,通过“优质优价”提升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商业服务赢利弥补公益服务不足。益农信息社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培训服务、数据信息采集服务均属于政府工作职能职责,该项工作内容复杂,工作耗时耗力,没有资金保障,一般情况下村民无法承担该项工作,企业不具备给政府无偿买单的能力,通过商业服务可以满足村信息员的经济利益需求,在获得足够的待遇保障情况下,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益农信息社的工作中来,企业在赢利基础上,拿出赢利填补公益服务资金保障空白,村信息员通过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数据采集服务获取进一步收益。

商业服务赢利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合作运营益农信息社,村民委员会通过市场化模式至少能够带动1名本村村民通过农村电商创业,通过服务活跃本村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商业服务保障本村菜篮子工程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落地,在商业服务形成一定赢利后,可通过企业获取一定的分润用于村公益事业。

3.拓展创新型持续运营格局或项目

闲置资源拓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农村延伸,农村民房闲置率越来越高,闲置劳动力也逐渐凸显。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闲置民房孵化成民宿休闲养老项目,将闲置劳动力与环卫项目等结合孵化成为环卫项目促农民增收项目,为农村赋能,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优势资源赋能。基于市民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组织开展市民与农民家庭结对子,每年寒暑假组织市民家庭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活动,促使市民家庭的人才资源、智慧资源、优势资金向农村倾斜,帮助市民满足农业情怀,农民也可以到市民家庭体会城市生活的乐趣。

益农信息社未来发展路线

北京市益农信息社形成规模化效应以后,随着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数据信息采集服务的逐步标准化和差异化,益农信息社必将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益农信息社解决了持续运营的基础上,益农信息社未来发展应该重点结合产业、品牌等目标,整合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资源,不断深化益农信息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村一社一產业。益农信息社覆盖全部行政村,镇政府指导企业配合村民委员会孵化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产业,建立标准,塑造品牌,打造一村一品牌、村村有特色的北京农村电商特色服务模式。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功能定位,围绕特色生产、采摘休闲、民俗旅游、民宿养老等打造产业服务型益农信息社,提高农村核心竞争力;围绕政务服务、党务服务、村务服务组织实施特色服务创新性益农信息社,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围绕金融理财、保险、生活必需品下乡打造便民服务型益农信息社,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镇一店一品牌。以“镇”为单位建设益农信息社管理站,管理站具备村级站服务功能及镇域范围内村级站的管理、培训、指导和服务等功能。每“镇”建设一个商超,商超具备生活必需品下行展销、配送能力,同时具备农产品上行展览展示、组合包装、分拣存储、标准监督、现货交易、电商发货、物流集散等功能,在镇政府指导下解决本镇商品集散、产业孵化、生产标准、品牌塑造等问题。市(县)产业孵化团队帮助每镇打造一个农产品品牌,进行包装、宣传和推广。

一区一中心一孵化器。以“区”为单位建立产业孵化及电商运营中心,整合市、区两级技术推广机构及农业专家资源,以“镇”为单位塑造产业品牌,从生产端定品种、定标准、定包装、定品牌、定营销、定渠道,采用订单模式引导和控制生产端,推动地产农产品“优质优价”;企业通过自建电商平台,联合社会资本整合本土电商平台,为各区开辟电商专区及特色馆,主推品牌上行。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益农电商农民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益农信息社来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2018年起山西将每年拿出2 000万建“益农信息社”
电商下乡潮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