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整理
《史记》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书,因为《史记》两次影响了我的人生。
我出生在1945年的安徽省,那时候生活很艰苦。8岁就要开始给全家做饭,因为大人们要去讨生活,没有时间。13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当工人。那时候我觉得填饱肚子和有上学的机会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最早接触《史记》是在1966年。1965年高考落榜后,我在开封一家厂办学校代课教书。这所小学刚刚建校,图书室的图书少得可怜,难得见到一套中华书局版的《史记》,我视为珍宝。在代课的七八年中,我一人教好几个科目,除了语文和数学,还要教书法、美术,甚至还有音乐课。为了上好音乐课,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解锁了自己的新技能。那时,读书是唯一让我快乐的事。尽管读起来有文字障碍、理解障碍。
《史记》第一次影响我的人生是在1978年。1977年恢复高考,不准1965年的高中落榜生参加,完全封堵了我读大学的梦想。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而且将最低学历降至高中,考研,成了我圆大学梦的唯一之路了。
我没上过大学,当时又在大学停招10年之后,大学教材非常难找到。荒废了14年的俄语和没有教材的政治,成为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借了俄语的教材,大半年来每天坚持背诵。政治没有教材,我仅用了三天集中背诵市委宣传部统一发的小册子,最后竟然考了90分以上。我还到处借大学中文系的教材,自学中文本科的主要课程。因为报考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古文阅读及其相关知识是一大关,特别是复试时有一道有关《史记》的题目,我在1966年至1977年阅读的《史记》,帮了我一个大大的忙。
《史记》对我的第二次影响是2005年12月24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海选主讲人。我讲了《史记》中“鸿门宴”的前十几句,一位编导告诉我:王教授,你是河南大学的首选。十几天后,我接到通知:到北京試讲。我读了《史记》几十年,对于其中的人物和段落的理解有独特的角度,尤其是对项羽的解读别有不同,讲的又是《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的全文,一口气讲了100分钟,就选上了。
很多人都是通过《百家讲坛》知道我的。我只是一位来自河南省属院校的普通教授,虽然做过一些学术研究,但是,都是在小众的范围内。借助于《百家讲坛》的平台,讲了司马迁的经典之作《史记》的部分人物,才为关注这一节目的观众认知。
节目对我的生活影响也比较大。第一是工作量的增大。第二是要适应用通俗的方式去传播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做到深入浅出,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真正地了解它,吃透了,才能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学习、适应、提高的过程。
有人把我们这批上过《百家讲坛》的人叫作“学术明星”,我不认可。我们不过是大众历史和文化的传播者,只是一个教师,不管在哪儿都是讲。
(整理自《中华读书报》2021年3月3日)
【素材任意门·坚持病床前指导论文】王立群在上《百家讲坛》时已经60多岁,随后几年他一直超负荷工作。2008年,他积劳成疾,在两个月中先后装了6个心脏支架,但他还是没忘记自己的教师本职工作。根据学生回忆,当时他非常牵挂自己所带的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坚持在病床前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尽管面色苍白,但是他讲解论文时思路清晰,让许多学生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