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成
适用话题 创新;自信;健康中国
时事引读
2021年3月17日,一则“国产人工心脏研发成功”的消息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2015年,江苏苏州一家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重量与手机相当,这个“铁疙瘩”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目前,重症心力衰竭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在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被确诊为心衰患者,其中有130万到150万人正经受着终末期心衰的痛苦,焦急地等待拯救生命的“心源”,而每年僅有300个心脏供体。目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在北京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已完成临床试验25例。这款产品只能通过临床试验及人道主义豁免形式,在少量病人身上获得了应用。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最终商用落地,目前还没有确切时间。
素材聚焦 打破国外垄断20年
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世界第一例永久人工心脏在英国成功植入,随后在欧美国家推广使用,全球迄今已有超过25000位心衰患者植入了人工心脏。然而,由于遭欧美国家垄断近20年,人工心脏价格过于昂贵,普通患者很难承担。“中国心”的研发成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普及,心脏移植未来会回归到平民价。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成功研发“中国心”,给千万患者带来曼妙的福音与健康的希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20年”,这些评价令我们精神振奋!我们为这项科技成就而欣喜、自豪,并且日益增强了科技自信与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健康中国的美好明天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