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我国技术团队1秒摸清地震“脾气”

2021-07-06 03:50严君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脾气震源课题组

严君

其他适用话题 人工智能;预测;地震灾害;科技与自然

时事引读

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可在1秒内算出震源机制参数,摸清地震“脾气”,有效提升地震监测和风险防范能力。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常,科学家通过记录到的地震波极性及全波形信息,反向演算得到震源机制解。但反推计算是个耗时的过程。目前,世界各地地震监测台网在地震速报信息里只有发震时刻、震级、地点和深度,不包括震源机制解。

张捷教授说,地震發生时,根据传统方法,在地震发生几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后才报出震源机制解。但3至10分钟后,地震往往已经造成破坏。张捷课题组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一种震源机制网络,利用全波形信息快速估计震源机制。“地震发生后,实际地震数据进入人工智能系统,不到1秒的时间,系统就能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解,为灾情判断、灾害评估提供有力支持。”地震发生后,如能提前3秒接收预警信息,伤亡程度就会降低14%。这一研究成果已在云南、四川两省的中国地震实验场进行试运行,时刻准备着在人类面临地震时保驾护航。

【微写作范文示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地震监测系统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在地震灾害中,哪怕提前1秒钟预知和发布震情,也能大幅减少人员伤亡。通过“秒处理”震源数据来推断断层的破裂方向和速度、预测海啸和强余震的“智能地动”监测系统,彰显出前所未有的优势。我们期待这个系统的成功,也期待人工智能能为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

猜你喜欢
脾气震源课题组
七七的怪脾气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震源的高返利起步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
可控震源地震在张掖盆地南缘逆冲断裂构造勘探中的应用
同步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
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