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护理干预防控小学生近视及沙眼的效果观察

2021-07-06 02:05:10周雅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校医沙眼眼部

周雅琴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沿江小学校,吉林 通化)

0 引言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侵入患者眼部引发的疾病,其可以通过接触、母婴以及昆虫等渠道传播,其传播与患者不良的卫生习惯、营养不良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睑结膜造成损伤,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1]。近视和沙眼是可以通过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比起在病发后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在前期对该疾病的发生因素进行控制更能降低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2]。本研究探讨了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在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的150例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生43例,女生32例,年龄8~11岁,观察组:男生33例,女生42例,年龄7~11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由学校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普及近视和沙眼疾病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了解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并说明该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其会对正常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预防措施。

观察组学生进行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具体包括:(1)成立护理小组:校医联合班主任、家长、学生成立护理小组,校医首先需要明确护理目标,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和高年级的学生合作按照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75名学生细化分组,5人一组,组长轮换,起到监督、互助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实施计划。(2)实施护理计划: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和幻灯片向学生生动展示近视、沙眼疾病的发病原理以及会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因素,比如错误的用眼方式、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等。校医在向学生讲解和展示以上内容时,穿插一些具体的自我护理方法,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疾病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如:洗手的正确方法等,主题讲座每周1次。其次,纠正学生的错误读写姿势。小学属于一个关键时期,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处于成长期,大多数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读写姿势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也是近视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校医在护理控制过当中,开创“三个法”。提醒法:课堂上多注意对照组学生的读写姿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加以纠正。对照组组长负责在上课的时候不定时地提醒读写姿势。班级可以自行规定提醒口令,比如:身正、执笔、抬头、挺胸等,简单实用即可;另外,提醒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1次/10 min,或者1次/5 min,从而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互助法:5人一组的互助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良的读写姿势,互相帮助改正,如:握笔的姿势怎么做,读书姿势怎么做……,互相教做,共同进步。评比法:下发读写姿势标兵比赛细则,同时《学生读写姿势规范自查表》,以互助组为单位进行读写姿势评比赛,目的让学生掌握“三要”“六不要”的正确读写姿势和坐姿,养成科学良好的用眼习惯,加强家长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避免用眼过度。同时,向学生说明不要经常用手揉眼睛,防止细菌进入眼部引发感染。(3)饮食护理:小学生的免疫力本身就较弱,一旦有细菌侵入就会造成相关组织感染,而科学的饮食内容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以对小学生开展饮食护理,让其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并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挑食、不要偏食,按时吃早餐等。为此制定了《营养饮食一览表》,制定了每周营养配餐食谱,家长按要求进行合理膳食,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免疫力,进而降低沙眼疾病的发生几率。(4)用眼时间:校医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在了解学生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的基础上,告知学生合理的用眼时间,并叮嘱学生平时少看电子产品,在长期用眼后进行眼部放松,比如眺望远方、看一看绿色以及做眼保健操等,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眼部疲劳感。(5)举办近视教育活动:小学生因为自制力较差,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其对预防近视的重视度就无法得到提高,所以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近视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必须要有趣,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近视的相关知识和预防办法渗透于活动当中,在提高学生重视度的同时也能掌握相应的预防办法。两组学生的干预周期均为3年,3年后对比两组学生的近视率。

1.3 评价指标

统计护理前后两组学生发生沙眼疾病和近视的学生人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护理后学生视力未下降,且没有发生沙眼疾病为显效;护理后学生视力未发生大幅度下降,偶尔眼部会发生轻微感染为有效;护理后学生视力大幅度下降,眼部感染严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护理前后近视、沙眼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发生近视、沙眼的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近视、沙眼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学生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近视属于屈光不正情况的其中一种[3],其主要是当人体的眼睛处于正常状态时,光线由外界进入眼睛后只能聚集在视网膜前方,不能直接落在视网膜上,这使得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成像[4]。近视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该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5]。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造成的慢性角膜感染,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儿童和青少年是该疾病的易患人群,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随着病程发展,可导致患者失明[6]。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校医护理干预控制,纠正学生的错误坐姿能够预防由错误用眼导致的近视,进行饮食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预防近视和沙眼疾病的发生[7]。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对学生开展护理干预和控制,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上掌握该类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护理能力,最终降低沙眼和近视的发生几率[8]。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近视和沙眼的预防中应用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可以让学生对该类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通过掌握基础的自我护理方法来降低沙眼疾病和近视的发生几率,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以后近视和沙眼疾病的预防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校医沙眼眼部
校医室初体验
消灭致盲性沙眼中国提前“交卷”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
早晨醒后别揉眼,容易感染
校医皮青年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1
FGI沙眼治疗仪临床使用观察
某中医院校医学生文化心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