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明
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河南郑州 4501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西药治疗,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但总体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CHF在传统中医中属于“心悸”、“喘证”范畴,病机在于心阳亏虚、心肺气虚,导致血运不畅,瘀滞内停导致发病。中医治疗原则应为活血益气、补益心肺[2]。三参汤基础方由8味中草药组成,可起到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功效,可依症治疗[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三参汤加减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46.43±5.2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48±2.34)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47.54±5.31)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06±2.56)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4]中CHF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诊断标准,中医证型:气虚血瘀型;主症:胸痛、心悸;次症:咳喘、面色晦暗;舌脉:舌质暗紫,脉涩或结代。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心功能分级Ⅱ-Ⅲ级;(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严重感染者;(5)依从性差者;(6)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两组患者均采取利尿、强心、抗感染、吸氧等综合对症治疗;(1)对照组给予地高辛(0.25 mg,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生产批号20181042)治疗,0.125 mg/次,1次/d;螺内酯片(20mg,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135)1片/次,1次/d。(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参汤加减治疗,组方:黄芪30 g、柴胡9 g、丹参15 g、人参9 g、知母15 g、升麻6 g、三七3 g、桔梗9 g;随症加减:口舌溃疡者加生地12 g、竹叶15 g、甘草9 g;发热便秘者:加生石膏10 g、大黄15 g。用500 ml水煎服,去渣留汁300 ml口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均连续治疗1个月。
(1)血液流变学指标: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FASCO--3010D型(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192220903)检测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2)6分钟步行测试(6MWT):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测试,护理人员设置6 min闹钟,患者在平地上进行测试,时间结束后,使用皮尺进行测量;(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P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P全血高切黏度5.24±1.03 5.21±1.06 0.146 0.884 4.26±1.17a 4.73±0.97a 2.23 0.048全血低切黏度9.25±2.24 9.32±2.17 0.162 0.872 8.17±0.97a 8.64±1.02a 2.408 0.002血浆黏度1.53±0.41 1.51±0.43 0.243 0.809 1.12±0.24a 1.38±0.18a 6.25<0.001
治疗后,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比较(±s)m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比较(±s)m
组别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 P治疗前268.16±67.27 265.25±68.09 0.219 0.827治疗后412.43±73.17 381.07±69.42 2.242 0.027 t 10.467 8.591 P<0.001<0.001
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出现2例轻微头晕症状,未经人为干预自行消失。
CHF病因较多,心肌细胞受损、压力负荷过重、舒张功能障碍等均会导致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目前对于CHF主要采取西药治疗,如地高辛、螺内酯,其中地高辛通过增强机体心肌收缩能力,提升泵功能,降低心率,提升心搏出量,改善体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7]。而螺内酯属于类固醇的一种,可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相结合,起到促进钠(Na)氯(CI)排除效果,发挥利尿作用[8]。但西药治疗效果一般,同时长期服药,易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为提升治疗效果本次采取三参汤加减,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全血黏度能够反映红细胞聚集状况,如其水平过高,血流阻力增加易导致患者出现炎症、血栓等情况[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表明三参汤加减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表明三参汤加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促进患者康复。其原因在于,在传统中医中CHF属于“心痹”、“心悸”范畴,认为CHF病机在于正虚,患者心气、心阳不足、心肺气虚,气虚导致血瘀,血运无力淤血内滞导致发病[10]。因此对于该病主要采取益气活血、补益心肺为主。而三参汤由升陷汤改善而来,原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可有效改善气短、胸闷等症状,三参汤在其基础上可有效发挥活血益气、通肺补心功效。组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药,黄芪归脾肺经,可起到益气补阳,运水化湿的功效;人参可补益元气作用;知母、柴胡、升麻为臣药,其中知母归肾肺经,可起到清热降火、滋阴润燥功效,柴胡归胆肝经,可起到疏肝解郁、升阳补气功效;升麻归肺脾经,可起到升举阳气、发表透疹的作用;同时配合三七,可起到消肿镇痛、散瘀活血的功效。诸药联用,可起到活血散瘀、补心益气的功效,并随症加减,利于患者依症治疗。在现代药理中三七含有黄酮苷物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作用[11];柴胡含有柴胡皂苷,可起到降血脂,抗炎的作用[12]。
综上所述,三参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提升运动耐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