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秀玲
摘 要:新闻采写课程是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泛媒体时代给新闻内容生产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高校的新闻采写课程从培养目标、师资结构、课程设计、培养环节亟需重构梳理,以培养国家需要、社会称赞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新闻人才。
关键词:泛媒体;新闻采写;专业实践;复合型
新闻采写课程是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新闻采写能力也是记者的核心能力。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写、编、评、摄”的业务能力要求,还是短视频时代的“拍、采、写、编、导”,新聞媒体行业颠覆性改变的大背景下,采写能力依旧是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高校学子的必备技能和核心竞争力。
一、当下的新闻采写课已经落伍了
2020年5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停本扩研”,着力培养基础更加厚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此番改革也使新闻学界、业界有关“新闻专业对从事新闻工作究竟帮助大不大?”旧题重议。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海明教授认为,“专业教育不等于专业工作,它只是为专业工作铺路。”毋庸置疑,无论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还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新闻采写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之一,都承担着培养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具备扎实采写能力的新闻人才的职责使命。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秉承“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理念,率先推动新一轮新闻教育改革,引发高校新闻专业教育诸多思考,高校也可借机全面研讨自身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新闻专业教育已形成“厚基础、强实践、宽途径”的人才培养特色,但在具体培养质量上差强人意。以新闻采写课程为例,存在的问题具有相当普遍性。
目前正处于一个传媒变革的时代,原有的传统新闻教育教学和培养体系确实已经落伍于新媒体环境。“国内的大学里开设的新闻专业,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脱离新闻实践太远了。”具体到高校新闻采写课,落伍表现在——从新闻行业内容生产的现状来看,写作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已不能满足受众需要,更具可读性和深度价值的特稿、非虚构写作炙手可热,观点性、调查性报道供不应求。然而,高校的新闻采写课程从教材、师资、授课方式、专业实践上都并未作好拥抱这种变化的准备:部分教材只是加上了新媒体写作的部分;一些教师从书斋到课堂,缺乏业界采和写历练,对新体裁研究不够,照本宣科讲授过时的内容;以课堂讲授代替实践训练,实践课时严重不足;专业实训浅尝辄止,实践形式单一。从内容生产的专业性来看,现代新闻传播是知识密集行业,形态创新、技术革命越来越快,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捕捉能力和理解能力,采写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文字的把握和组织能力,对新技术、新形态的适应把握能力,都要求记者要有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背景,而许多新闻专业学生往往将学习重点放在新闻理论的学习和技术训练上,忽略了扩大知识面,而这也是导致学生进入媒体行业后显示出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政校媒共建新闻学院 加强新闻采写实践
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2014年起,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陆续开展。共建新闻学院,整合起政府职能部门、媒体和高校资源,把新闻学院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高地、理论高地和培训高地。此举是为响应国家推进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但几年下来,部分新闻学院除邀请媒体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从学校向媒体输送实习生、教师和业界专家合作开展科研外,举措寥寥。新闻学院亟需从制度层面、体制机制层面梳理,归纳和总结政、校、媒共建的工作,推动其在新闻人才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实际的作用。
新闻采写作为新闻学中的“术”,不同于剪辑、拍摄等技术性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加强学习便能掌握,它更有赖于一个人知识面的拓展、经验的累积、眼界的提升,是一个慢火烹茶的过程。任何业态都需要专业主义。高校要依托新闻学院媒体的专业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高校要探索建立起学生大一到大四梯级实践模式,学生逐渐探索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最终选择确定摄影、采写、编导等不同学习方向。建立纸媒、电视台、新媒体等导师专家库。创新机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特聘记者到校授课、业界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领航,引领学生参与到媒体选题操作全过程。学校要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机制,课程绩点考核之外,将学生在专业媒体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评价。建立优秀学生校园到媒体的就业直通车模式,激励学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实现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三、学科交叉专业融合 协同培育复合型新闻人
泛媒体时代人人皆有麦克风,社会大众随手一拍,配上文字上传社交媒体就完成了信息发布。社交媒体成为了新闻发生地和传播地,传统媒体的角色遭到削弱,这倒逼了媒体人要在信息增量上做文章。同时要为读者和公共领域寻找有重要意义的话题,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深度见解或更具独家性的优质信息,这要求记者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
新闻业务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具有学科复合背景的宽阔视野,能够帮助学生洞察和正确认识新闻事件,分析和判断新闻导向,使得对某一领域的新闻报道可以更深入。高校要扩大全校公选课范围,开放新闻专业学生文、史、哲、经济、法律等相关学科选课权限。打造新闻心理学、非虚构写作等专业选修“金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将新闻采写课开放成为全校通识课,一方面新闻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遴选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新闻写作人才。中国新闻史的标志性人物范长江、邹韬奋等,他们都非新闻专业出身,但是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出色的新闻人。
新闻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新闻采写课也必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彭广林,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定位探析——基于媒介融合内涵的理解[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9)
[2]传媒见闻.清华要取消新闻本科,新闻专业还值得读吗?专家、记者这样说 [EB/OL].2020-05-17
[3]孙敏.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新媒体研究,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