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研究综述

2021-07-05 08:13赵作权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旧金山湾湾区粤港澳

赵作权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

湾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产物,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和大规模流动导致湾区内的核心城市成为世界大都市、全球金融中心、全球制造中心、全球创新中心或全球航运中心,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明显的统治地位,美国的纽约、旧金山和日本的东京都是如此。

湾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从2014年开始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1-3]。自中国政府2017年通过协议方式决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来,中国学术界和政策界对湾区经济产生了强烈兴趣,介绍了发达国家湾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经验,特别是世界三大湾区(即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2-6],并探讨湾区经济的一般特征、理论基础及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与布局问题[1,7-9]。

国际上,湾区经济还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系统介绍湾区经济包括三大湾区经济的文献较为匮乏,只有两本著作[7,10],还没有关于湾区经济的研究综述。英文文献中直接以纽约湾区命名的文章几乎没有,有关东京湾区经济的研究比较零散,有关旧金山湾区经济的研究较多。总体上看,较为系统地探讨湾区经济的英文文献出现在1960年前后。国内外学术界更多是从城市、都市圈(区)和全球城市的视角关注纽约、东京、旧金山的经济发展状况,或者从硅谷和创新的角度关注旧金山湾区经济的发展,偶尔涉及这些湾区的港口和港湾。

本文旨在简要梳理国内外湾区经济的研究现状,并侧重对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协调发展、跨区域治理、世界三大湾区、中国湾区经济现状的研究以及中外湾区经济的比较研究,同时回顾中国湾区经济的研究历程。本研究将拥有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治理机构或政府部门直接负责的湾区作为湾区的边界(见表1),因而纽约湾区是指由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负责管辖的港区(专区),旧金山湾区是指由湾区政府协会(ABAG)、都市区交通委员会(MTC)、湾区保护与开发委员会(BCDC)等负责的由9个县101个城市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是指由九都市首脑会议、日本交通省港湾局等负责的由1个都市3个县(即东京都市圈)构成的区域。其中,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成立于1921年,是这些区域治理机构中运行时间最长的。世界三大湾区行政区组成及治理机构如表1所示。本文未涉及横跨美国3个州的纽约都市圈(区),因为这个区域没有对应的跨区域治理机构;同样,本文也未涉及日本首都圈,尽管它包括东京都市圈并有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如首都建设委员会[11-12]。另外,本文也未涉及区域尺度比湾区区域小的城市、都市区(圈)和特殊区域(如硅谷、港湾)的研究,除非存在跨区域协调治理的情况。

表1 世界三大湾区行政区组成及治理机构

既有研究中,一些学者通过书籍的方式对湾区经济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但其中一些书籍并没有直接提及湾区及湾区经济。目前整理得到的有关湾区经济研究的中文图书共有7部,作者分别是敖丽红和袁红清[7]、卢文彬[10]、马化腾等[9]、魏达志等[5]、林勇和沈玲娣[6]、杨沐和李明波[8]、彭芳梅[13],其中前两部为一般湾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余均为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的专门探讨。迄今有关湾区经济研究的英文图书共有3部[14-17],有关纽约都市区研究的有2部[18-19],有关东京都市圈研究的有1部[20],有关旧金山都市圈研究的有1部[21],有关硅谷研究的学术著作有3部[22-24]。本文不对这些书籍进行重点讨论。

一、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已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中心,是湾区经济形态的最佳代表[25]。

(一)湾区经济及其特征

中国最早讨论湾区(旧金山湾区)的文献可能是张杰生的《加州经济发展近况》[26]和姚诗煌等人所著的《旧金山湾区对上海的启示》[27]。陈德宁等[28]以环珠江口湾区建设为例,最早论述了湾区经济的概念,认为“湾区”主要是指由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其衍生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值得注意的是,湾区往往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例如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是口袋形湾区,纽约湾区是条带形湾区,杭州湾区和珠江口湾区是喇叭形湾区,渤海湾区和北部湾区是蟹肚形湾区[10]。

学术界对湾区经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王宏彬[1]认为,“湾区经济是港口城市都市圈与湾区独特地理形态相结合聚变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也是港口经济、集聚经济和网络经济高度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使它兼具开放性、集聚性和网络性等特点”。而叶芳[29]强调“湾区经济是依托港口、海湾和邻近海岛,发挥地理、生态环境和广阔腹地优势的区域经济,被认为是具有开放经济结构、高效资源配置能力、强大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国际交往网络特征的区域经济形态”。因此,目前学术界对湾区经济并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定义,甚至连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也是如此[30]。

陈德宁等[28]认为优质湾区建设包括高效清洁的交通联系、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谐创新的现代产业和开发舒适的生活区。刘艳霞[2]认为“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是世界一流城市的显著特征”。王旭阳和黄征学[31]发现世界三大湾区有5个共同特点,即拥有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强劲持久的创新能力、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政府市场的通力协作。陈建军等[32]基于世界三大湾区的视角,认为湾区具有国际贸易的枢纽区,国际产业分工的支撑平台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群等四大功能。倪外等[33]认为大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6个方面的发展特征,以战略共识、制度保障、要素流通为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支撑,以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统一市场为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湾区经济的形成机制

王宏彬[1]探讨了湾区经济的9大形成机理,分别为发达的港口城市、强大的核心城市、合理的分工协作、高度集聚的产业、完善的创新体系、高效的交通体系、优越的地理条件、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协调机制。林勇和沈玲娣[6]从地理、社会、文化、人口、城市、制度和技术产业等角度探讨了湾区经济形成的主要动因。

(三)湾区经济模式

湾区经济因集聚要素、驱动机制、治理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湾区经济模式。何诚颖和张立超[4]根据集聚要素的差异将湾区经济分为3种模式,即以纽约湾区为代表的“金融湾区”模式、以东京湾区为代表的“产业湾区”模式和以旧金山湾区为代表的“科技湾区”模式。李楠等[34]比较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模式,认为纽约湾区为金融驱动模式,旧金山湾区为技术推动模式,东京湾区为市场拉动模式,粤港澳大湾区为政策驱动模式。杨爱平和林振群[35]依据类同度和依存度两个分类维度,对世界三大湾区的跨域治理机构进行了划分,识别出官方型、半官方型、专区型、协会型、商会型等5种跨区域治理机构。

(四)湾区经济的空间结构

湾区经济往往具有多中心网络型空间结构[10]。如东京湾区是以东京为都市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埼玉县为都市副中心、以神奈川县为工业基地、以千叶县为临港工业基地的湾区[10]。旧金山湾区拥有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多个区域中心,其中旧金山为都市中心、金融中心和历史文化中心,位于东湾的奥克兰是工业中心和航运中心(奥克兰港是美国西海岸第一大港),圣何塞及其所在的南湾是硅谷核心地带,介于旧金山和南湾之间的半岛分布着多个中小城镇,北湾是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10]。事实上,旧金山湾区经济的空间结构十分复杂,是美国唯一拥有3个中心城市的都市区,目前硅谷在湾区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旧金山已失去了往日的都市圈核心地位[36]。

(五)湾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伍凤兰等[37]以世界三大湾区为例探讨了湾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将湾区经济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港口经济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工业经济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服务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和创新经济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同时发现了湾区经济演进阶段中港口经济发展与第一代港口、工业经济发展与第二代港口、服务经济发展与第三代港口、创新经济发展与第四代港口的高度契合性。

(六)湾区经济协调发展

湾区经济协调发展涉及城市、港口、产业、创新之间以及不同的城市、港口、产业、创新的协调问题。周艳和钟昌标[38]从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三群”协调联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微观主体(企业和民众)、中观主体(地方政府)和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三大利益主体在大湾区“三群”联动发展中的动力机制。韩远等[39]分析了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之间的协调程度,探讨了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发展的路径,旨在促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陈广汉和谭颖[40]讨论构建“香港、广州知识创造——深圳知识转化——珠三角产品应用”三位一体的协调创新体系。刘云刚等[41]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议推行广域行政,促进粤港澳跨境生活圈的形成。葛浩然等[42]探讨了沪杭甬大湾区湾区外向经济与创新经济空间的协调性问题,发现2006年—2017年创新经济整体增速高于外向经济,其总体集聚水平向外向经济拟合,但二者互动能力较弱,外向经济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七)湾区经济区域治理

陶希东[43]详细介绍了世界三大湾区跨区域治理的组织机构、举措和经验。主要涉及:(1)纽约湾区的纽约—新泽西港务局,非营利规划机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2)东京湾区的东京都市圈交通规划协议会,由埼玉县、神奈川县、东京都、横滨市、川崎市的知事和市长组成的七都县首脑会议,负责整个东京湾区开发管理的协商机构东京湾港湾联协推进协议会,以及由各海运公司和港区开发公司、沿港工厂企业共同参与的东京都港湾振兴协会。(3)旧金山湾区的由当地市县镇等政府联合成立的政府间联合机构湾区政府协会,依法成立的湾区区域交通规划机构——大都市交通委员会,拥有湾区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区域管辖权的州级法定规划管理机构——旧金山湾区保护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专门治理湾区污染源的区域特别机构——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BAAQMD)。符天蓝[44]将世界三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分为非政府、半官方和政府主导3种类型。何玮和喻凯[45]将世界三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分为地方政府协会、签订政府行政协议和实行行政权力横向转移3种类型,并认为相关组织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其中,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及其所采用的治理模式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杨爱平和张吉星[46]分析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成立的历史成因、近百年的制度建构过程,论述了其公共实体企业化运营的运作模式,同时强调了地位对等、权责一致的跨境事务协作治理机构存在的重要性。Rodrigue[47]阐述了纽约—新泽西港的历史变迁和转型,并系统总结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在纽约湾区区域治理中的成功经验。

东京湾区的都市圈内各地方自治体之间探索出了与中央集权主导相配套的区域性协作机制,保证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一些正式体制外的跨区域协议会是最常见的形式,其中既有以解决专业性问题为导向的区域协议会,如东京都市圈交通规划协议会,也有各地方自治体首脑自发组成的联席会议,如关东地方行政联席会议、七都县首脑会议、首都圈港湾合作推进协议会等[48]。赵岩和郭小鹏[49]分析了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广域联合治理模式——九都县市首脑会议,该组织兼具垂直型和水平型特征,拥有跨区域协作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府际关系,协调了地方政府的利害关系并调动其积极性,提供了公众和企业参与的平台。O'Leary和Takashi[50]以东京湾滨公司为例,讨论了市场、政府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在城市开发中的重要性。

樊明捷[51]讨论了区域协议会在东京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1976年设立的首都圈湾港联席推进协议会,1996年设立的东京湾港湾联席推进协议会,2002年更名的首都圈港湾联席推进协议会。协议会委员由关东地域各个港的港湾管理者及关东地方整备局相关人员担任。其中,首都圈港湾联席推进协议会负责保护航道、相邻沿岸区域的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规划、规划调整和调查研究,与湾区土地的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其在东京湾区的开发和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

在探讨旧金山湾区跨区域治理机构及其影响时,Wong[52]全面分析了湾区政府协会的发展历史、组织及其对旧金山湾区发展的影响。Smith和Pendleton[53]系统总结了湾区保护与开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中面临的挑战与作出的应对。毛仲荣[54]讨论了美国旧金山湾环境立法的执行体制,认为其在区域海洋环境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世界三大湾区研究现状

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完善的湾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早被介绍到国内的是东京湾区[55],而后是旧金山湾区[26],最后是纽约湾区[56]。胡天民[55]讨论了东京湾港口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指出日本政府1983年颁布的《高技术工业集聚地区开发促进法》大力推进“产学研住一体化”城镇建设,试图在日本各地建设多个像硅谷那样的城市,如相模原市。张杰生在讨论加州经济情况时简单介绍了旧金山湾区,田长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旧金山湾区的情况,相应的两篇文献[26,27]可能是中国最早介绍旧金山湾区(不包括硅谷在内)的文献。顾泉林[56]最早介绍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包括它的使命、组织结构与成就,以及其负责的纽约—新泽西港在全球航运与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硅谷和旧金山湾区对中国湾区经济研究的影响是最早和最大的。唐俊德[57]最早介绍了美国硅谷的由来和发展情况,指出硅谷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级技术集中地区”。1999年田长霖和王乃粒[58]在《旧金山湾区的区域经济》一文中论述了旧金山湾区是一个世界级的研究区,在国内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一)世界三大湾区共同研究

世界三大湾区同时出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是在2014年,刘艳霞[2]和鲁剡歌[3]简要介绍了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其中纽约湾区在鲁剡歌[3]的研究中被表述为“纽约长岛湾区”。卢文彬[10]系统论述了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产业与空间形态以及增长动力因素。欧小军[59]分析了世界三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状况,发现扎堆形成的高水平大学集群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重要标志。马忠新和申勇[60]探讨了湾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文化供给问题,认为世界三大湾区的市场经济制度供给通过“交易成本—超额利润—要素集聚”这一路径影响湾区经济发展,而移民文化则通过“企业家精神和包容性—创新能力—技术进步”这一路径影响湾区经济发展。王列辉和茅伯科[61]讨论了港口群内的制度合作模式,认为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属于地方主导型合作模式,而日本东京湾港口属于国家主导型合作模式。

(二)纽约湾区经济研究

世界著名城市经济学家Glaeser[62]认为纽约之所以一直是美国第一都市,得益于其在国家交通系统中所占据的枢纽区位,其主导地位来源于19世纪的港口地位,其海事主导权被制造业发展、国际移民、服务业崛起所强化,而最终的成功则来自于纽约国际贸易网络的中心地位。

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在纽约湾区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Goldstein[63]较早讨论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创立过程、组织与金融结构、公众控制方式等。顾泉林[56]简要介绍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独特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营方式。Doig[64]分析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在多年运行中遇到的专业化、政治和技术变化等方面的难题,它作为独立的公共部门在计划和实施公共项目中面临过很多挑战。此外,Doig[16]还系统探讨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历史演进过程、政治运作和开拓精神,揭示了它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杨成良和李学军[65]深入分析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创立及早期的发展,包括1921年制定的第一个港区综合发展计划、1943年制定的港区发展计划以及1943年—2000年间的主要业绩。赵健[66-67]探讨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成立、港区开发史,及其在管理体制和财政方面的独特运营模式。董岗[68]梳理了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运营自由贸易区的经验。Warf和Cox[69]论述了纽约港对经济影响的演变。

(三)东京湾区经济研究

日本政府自战后就认识到了港湾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法案和政策促进港湾经济发展。195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港湾法》,将全国港湾分为4类,即国际战略港湾、国际据点港湾、重要港湾和地方港湾,其中国际战略港湾包括东京湾区中的东京港、横滨港和川崎港。1967年,日本港湾局颁布《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通过对东京湾区六大港口进行有机整合而形成广域的湾区,并以发挥港口群整体优势来推进湾区内区域一体化进程,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湾区就地发展制造业,利用港口的运输能力,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发展开放经济[70]。

Okata和Murayama[71]讨论了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了城市形态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城市蔓延、中转交通、城市中心极化、郊区维持与改进、老工业区改造、历史区保护、居住区改善等;同时探讨了城市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Sorensen[72]分析了东京作为世界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发商与居民之间的城市空间竞争问题。

国内研究中,朱烨丹[73]探讨了东京湾区各城市的功能与产业特点。陈飞等[74-75]讨论了集约视角下东京湾临海工业发展的“港口—工业一体化”布局模式,分析了京滨、京叶临海工业带在航运、工业技术引进、产业集群、填海造陆等方面的经验。

此外,东京湾区的港口分工合作与治理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Shinohara和Saika[76]分析了日本港口包括东京湾港口的治理与合作,涉及港口之间的协调、角色共享、一体化等问题。王建红[77]分析了东京湾港口群的主要港口职能与分工。王宪明[78]分析了日本东京湾港口群的港口分工问题。

(四)旧金山湾区经济研究

旧金山湾区经历了复杂的经济转型和空间结构转型过程。Schafran[79]深入分析了旧金山湾区的结构转型问题。Walker[80]分析了1850年—1940年间旧金山湾区制造业的郊区化发展历程。Cervero等[81-84]讨论了旧金山湾区的多中心化、分中心化、职住平衡和上下班通勤等问题。

此外,旧金山湾区的创新经济更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议题。Forman等[85]分析了1976年—2008年旧金山湾区技术领域专利集聚的态势,发现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存在集聚现象。Kerr和Kominers[86]分析了硅谷地区企业相互作用与集聚力量对技术集群规模和形态的影响。刘欣博[87]论述了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剖析了该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保障机制。黎友焕[88]分析了旧金山湾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认为“小政府,大市场”的制度环境是旧金山湾区创新发展外部环境的重要表现,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是旧金山湾区创新发展中的一个独具特质的重要软环境。

三、中国湾区经济研究现状

中国湾区经济研究中最早涉及的是粤港澳地区或珠三角地区[30,89]。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教授[90]倡议由香港与珠江口海岸上的一系列城镇共同组成“香港湾区”,并认为这个湾区将是一个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文化胜地、教育中心、科技前驱、金融重镇、运营枢纽和现代化服务业及制造业基地。2000年冯邦彦[91-92]倡议学习旧金山湾区模式,由港深两市共建高科技湾区或香港—珠江三角洲高科技湾区。2003年黄枝连提出“伶仃洋湾区”概念,认为如果珠海万山群岛能够加入港澳发展系统,建立类似美国旧金山湾区那样的“伶仃洋湾区”或“华南湾区”,则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平台[89]。2007年俞友康[93]提出发展万山群岛湾区(或称珠江口湾区、伶仃洋湾区、粤港澳海洋湾区)的建议。2008年黄枝连[94]探讨了在珠江口发展粤港澳湾区的重要议题。

有关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湾区经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比有关粤港澳地区的湾区研究晚了近20年。李娜和张岩[95]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大湾区的几点政策建议。张汉东[96]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发展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议。张倪[97]调研分析了发展环渤海大湾区的前景。

(一)有关中国湾区经济布局与政策的研究

中国应如何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湾区呢?王宏彬[1]认为中国湾区经济建设应以杭州湾区、珠江口湾区和渤海湾区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世界级都市圈。鲁剡歌[3]认为中国湾区经济布局应发挥上海、杭州、天津、北京、深圳等5个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

王旭阳和黄征学[31]认为要从6个方面着力推进国际一流湾区建设,即编制大湾区发展规划、打造湾区创新高地、推进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互联互通、推动港城联动与产城融合发展、构建陆海统筹的开发开放新格局、建立健全湾区合作体制机制。

马忠新和申勇[60]认为中国应加快湾区制度—文化供给,促进自贸区与湾区共生共振,形成“自由贸易港+湾区”的高级经济形态,培育高度开放、深度包容、具有更高成熟度的湾区移民文化,提升湾区“软实力”,集聚全球精英,形成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格局。林勇和沈玲娣[6]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杭州湾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问题,强调了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此外,马忠新和伍凤兰[98]评估了中国环珠江口湾区、环长江口湾区、环渤海湾湾区、海峡西岸湾区、环北部湾湾区等五大湾区的综合开放度。

(二)有关粤港澳地区的湾区经济研究

张日新和谷卓桐[30]系统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进展,值得注意的观点包括:“构建完善的湾区协调机制……提供覆盖不同制度区域的公共服务,形成一套合作机制使其具有取代三地政府的一些职能,通过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来强化核心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跨行政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大湾区合作模式需要从“前店后厂”走向“统一市场”,以及加强“官产学”合作转型。中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胡兆量[99]早在2009年就关注了珠三角经济的湾区化发展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方向。马化腾等[9]系统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方向、问题、挑战与路径选择。魏达志等[5]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导路径、空间组织与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李郇等[100]从巨型城市区域视角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空间结构,认为产业区将成为网络化的功能区块,并取代城市成为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彭芳梅[101]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及其与周边城市经济的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叶玉瑶等[102]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具有的优势和所要面对的挑战。倪外等[33]探讨了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认为应通过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链轴线、供应链优势、市场机制与规则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卢佩莹和王波[103]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融合问题,认为高铁的网络化规划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的跨城活动提供了便捷的“一小时生活圈”快速公交式服务。陈德宁等[104]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低碳经济与优质湾区的协调发展机制,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湾区规划、增加碳汇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合作等,以促进低碳经济与优质湾区协调发展。汪彬和杨露[105]总结了世界一流湾区经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问题,并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以统筹处理湾区内的协同发展问题;同时建议建立自贸区联盟,即由香港、澳门2个自由港与深圳前海蛇口、广州南沙、珠海横琴3个自贸试验片区,尝试建立“2+3”式的自贸区联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张虹鸥等[106]分析了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议题,其中关键科学问题即研究“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尺度的区域联动理论,探索粤港澳区域联动的机制、关键因素、模式与路径。赵晓斌等[107]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突破新自由主义理论框架,综合现有的城市群、区域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集群理论、全球产业链网络理论,通过粤港澳三方通力合作,创造一个内生型的以经济与产业本土增长模式为主要方向的发展框架。

(三)有关长三角地区的湾区经济研究

长三角地区该如何创新湾区经济发展呢?吴璟桉等[108]论述了长三角深度一体化背景下的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发展战略,建议打造以“智造”为主要特征,以开放、创新、生态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湾区。陈建军等[32]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大湾区的发展问题,认为在长三角构建世界级大湾区,必须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动力,依托长三角大都市群,以局地湾区建设为突破口,规划、构建包括上海都市圈、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和浙江大湾区在内的长三角大湾区。池仁勇等[109]讨论了湾区经济时代杭州湾多中心协同现状与发展机制。尹维杰和陈华杰[110]探讨了大杭州湾区建设中的文化资源整合问题。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港口合作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万征和张仁颐[111]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中利益着眼点不一致的问题。陈建军和周斌[112]探讨了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问题,认为上海港将是一个以集装箱为核心业务、高端港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化大港,而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大型中转、集疏枢纽港。沈寅安和周琴[113]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港口错位发展与港口资源整合问题,建议在货运结构和航线方面实行错位发展,建立合作和对话机制以及市场价格联动机制。

(四)有关环渤海地区的湾区经济研究

环渤海地区又该如何推进湾区经济发展呢?蒋宁[114]认为环渤海湾区经济发展要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的支撑作用。张咪等[115]认为应以改革制度为第一要务,推动交通一体化进程,打造区域创新系统,由此推动渤海大湾区建设。赵峥和刘杨[116]探讨了环渤海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发展“圈层经济”、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加强沿海重点城市和港口建设等。王建红[77]借鉴日本东京湾港口群的职能分工,提出了环渤海各主要港口职能分工的构想。

四、中外湾区经济比较

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趋势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研究方向。Yang等[117]定量分析了世界四大湾区(即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1987年—2017年城市集聚的时空演进规律。臧志彭和伍倩颖[118]利用全球文创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2001年—2016年世界四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演化态势。臧志彭和谢铭炀[119]利用全球文创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并比较了2008年—2017年世界四大湾区传媒产业集聚优势与演化趋势。

此外,国内外湾区经济比较也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研究方向。刘瞳[120]比较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主要湾区以及国内主要城市群的差异。何诚颖和张立超[4]利用大量数据比较了世界四大湾区在陆地面积、常住人口、土地产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杨道玲等[121]利用多源数据分析并比较了世界四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优势与短板。杨阳[122]总结了全球四大湾区的绿色发展经验。朱烨丹[73]和卢冰[123]比较了世界四大湾区和(环)杭州湾湾区的主要特征指标。尹宏玲和吴志强[124]分析并比较了美国旧金山湾区与长三角创新活动的空间格局,发现旧金山湾区的创新活动呈现出单中心极化空间模式,而长三角创新活动则呈多中心扁平化空间模式,并认为长三角需进一步聚集创新活动,加强城市间创新联系,共同构筑长三角创新集群。

五、结论

湾区是围绕港口、港城、港湾跨若干行政区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离不开跨区域治理及相关的组织机构。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湾区经济的研究现状,回顾了中国湾区经济研究历程,聚焦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协调发展、跨区域治理,世界三大湾区、中国湾区经济现状以及中外湾区经济比较研究。总的来看,湾区经济发展要有专门的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机构或有专门负责的中央政府部门,如纽约湾区中的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旧金山湾区中的湾区政府协会、东京湾区中的九都市首脑会议。

目前关于中国湾区经济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湾区经济的认识比较综合,与都市圈和城市群两种经济形态相差不大,对湾区经济特殊性的研究比较少;二是对世界三大湾区一般特征、演化规律与发展经验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世界三大湾区经济及其治理起源的关注比较少;三是对湾区经济创新特征的研究比较多,但对湾区地理特征及其对湾区经济制约的研究比较少;四是对湾区跨区域治理组织机构的研究比较多,但对这些组织机构的具体行为如规划等更为细致的研究比较少。同时,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对湾区经济的定量化研究正在兴起,这是未来湾区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旧金山湾湾区粤港澳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陈尚君:湾区新风口,魅力大空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Uber内客服通话功能正在旧金山湾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