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东
炼化工程集团以建成世界一流工程公司为目标,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一体化优势,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逐步彰显,国际业务成为生产经营的重要支柱。但与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相比,公司体制机制尚存在诸多不足,海外市场竞争及项目执行能力等方面尚有差距,国际业务的体量尚显薄弱,应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全面开启建设“世界领先技术先导型工程公司”新征程。
国际炼化工程市场是竞争、开放、群雄逐鹿的舞台,与石化能源行业相关的国际工程公司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如美国的柏克德(Bechtel)和福陆(Fluor)、法国德西尼布(Technip FMC)、意大利塞班(Saipem)。这些公司熟练驾驭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体系、程序及作业方法,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是国际工程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其业务以为国际大型能源公司提供项目前端咨询、项目定义设计、项目管理服务等为主,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开发及项目执行能力,在超大型、开创性、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领域影响力较大。
第二层次包括日韩公司及部分欧洲公司。日本日挥(JGC)、东洋(Toyo)和千代田(Chiyoda)在LNG等业务上竞争力较强。韩国工程公司以低价竞争策略占领了中东地区炼化EPC工程市场大量份额。
炼化工程集团四建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保障俄罗斯北极LNG二期项目关键阀门试压任务稳步推进。图为业主及质检人员严格检查阀门情况。姚志广 摄
第三层次以发展中国家的工程公司为主。中国工程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构建客户关系能力、融资能力、施工能力及低成本优势上,在国际规范设计及全球资源整合上存在短板。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中石油中油工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惠生工程等,在中东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印度、土耳其的国家工程公司在区域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炼化工程集团主要专注于国内炼化工程市场,在炼化工程技术及业绩方面优势较大,甚至优于一些欧美日韩公司,但在国际标准及国际项目管理规则的掌握、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上,与第一、第二层级的工程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国际业务的投入及竞争灵活性略显不足。
炼化工程公司重组上市以来,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境外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控制项目执行风险,国际化业务稳步发展。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发挥咨询、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优势,努力实现从传统承包商向“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服务商转变,不断巩固中东、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传统区域市场,积极布局和培育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区域市场。境外重点市场、客户、项目均确立了较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市场营销网络逐步扩展和建立。在项目执行方面,公司注重加强海外项目风险防控,建立并完善了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执行平台,加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合同、索赔、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海外项目执行总体风险可控,并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公司在国际化业务发展上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专注于炼油化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工程服务业务的拓展,拥有全流程的炼油化工、新型煤化工、LNG存储、大型储运工程等工艺及工程技术,具有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工艺全厂规划、工艺包提供及工程实施的能力,在国内炼化工程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二是公司旗下拥有工程公司、施工企业、工程研发中心、起运公司、设备制造公司和节能公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三是培养造就出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几家施工企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四是中国努力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贸易与投资合作,为公司拓展境外业务提供了更有利的契机和政策红利;五是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和“世界领先发展方略”,为公司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拓展市场创造新机遇。
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海外市场区域布局不广,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中亚等地区,非洲、南亚、南美洲等一些有市场潜力的地区缺少营销网点和布局,客户关系开发深度不够;二是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投标报价竞争力较弱,管理体制和机制、专业设置、人才队伍、经验积累等还不能很好适应海外市场竞争需求,对国外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及项目当地施工资源整合管控能力弱,项目投标报价往往缺少价格竞争力;三是业务领域相对单一,随着全球炼油产能的总体过剩和业务量萎缩,上游油气工程、天然气处理和化工等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公司在这些方面尚缺乏业绩和竞争能力。
1.国内长期市场导向的业务发展模式的影响。依托中石化集团炼化技术研发的优势,公司在国内炼化工程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炼油化工业一直高速发展,公司承担了大部分大型炼油、石油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设计及工程建设工作,业务始终处于相对饱和状态。由于公司总体上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工程公司,一些单位缺少走出去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海外市场开发及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2.国内外炼化工程项目开发和实施组织模式的差异。改革开放后,我国炼油工业吸收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适合国内炼化工业发展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程公司是炼化技术及工程标准制定的主导者,也是项目管理规则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在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代替业主方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种项目开发及执行模式的主要优势是业主的项目管理投入少、项目执行效率高、投资少且进度快。
海外项目的开发和执行的特点,一是阶段性明显,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定义设计(FEED设计,类似国内的基础设计)到EPC总承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业主都会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承包商。FEED设计阶段很关键,FEED承包商要完成总流程规划、项目执行标准编制、专利商选择、工艺包发展、设备材料及施工分包询价、EPC招投标策划和项目投资估算等工作。业主在FEED文件基础上开展EPC阶段项目招标,根据招标价格做项目最终投资决策,选择EPC总承包商。二是与国内炼化工程项目推进和实施相比,海外项目受不同的地域和国家、业主、标准、语言、文化、政策法规等因素影响,项目具有“唯一性”的特点,要求工程公司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求有长期化的市场开发战略,通过由小到大、逐步渗透的模式进入每个新市场。
3.管理理念、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的差异。炼化工程公司作为技术服务型企业,人才是最主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海外市场受世界经济、政治等各方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抵御市场波动及竞争等风险,国际工程公司一般均采用“轻资产”运行模式,公司保持核心管理及执行团队,拥有完善的体系和执行标准,建立国际化工程项目“人才池”,可以根据项目承接需要及时整合全球化人力资源。中石化炼化工程企业大部分由设计院发展演进而来,长期以来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及客户,项目管理的要求、理念、体系、方法、标准等与海外项目执行存在很大的差异。和海外项目相比,国内项目实施总体来讲设计人员的主导性更强,对采购和施工管理等的支持相对较少,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这会成为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适应海外市场,我国工程公司在体制机制、管理架构、组织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不断变革。
炼化工程公司要实现“创建世界领先技术先导型工程公司”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1.加快推进体系和标准与国际接轨。一是要加紧构建统一先进、全球认同的标准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成本竞争力;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及体系,完善项目管理手册、程序及作业文件;三是推进设计专业设置的国际接轨,建立满足海外项目执行的专业分工、设计程序及方法标准体系;四是总结国内项目管理体系的优点,结合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和体系方法,形成为我所用、独具竞争优势的项目管理体系和方法。
2.创新引领,打造竞争新业态、新动能。一是保持炼油、石油化工、储运工程等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积极进入上游油气处理、天然气液化及天然气化工等新业务领域;二是补足前期咨询、后期运行维护等短板,开发全生命周期解决项目;三是探索提升先进制造、模块化设计建造、机器人焊接等技术在海外项目上的应用;四是加强以Smart Plant协同设计为抓手的信息化技术在海外项目上的应用;五是增强工程资源整合应用能力,努力实现“全球资源最优化、中国资源全球化”;六是增强为客户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控制在工厂管理和运维中的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实现国际工程竞争力“弯道超车”。
3.建立国际化人才成长长效机制。一要完善国际化人才管理的配套机制,加快培育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二要研究制定与国际工程项目执行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和用人机制,建立海外员工激励机制,让大家愿意出去干事业;三要加强业务培训,组织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交流培训、与境外机构之间的轮岗交流,提高海外员工的业务素质;四要充分建立全球化人才聘用机制,满足“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人才国际化需求。
4.采取积极有效的市场开发策略。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密切关注“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研究,完善营销网络;二要密切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国家商业银行的合作,加强投融资项目的培育;三要加强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市场;四要加强市场前端培育,为客户提供从技术咨询、可行性研究、融资安排到项目实施策划等前端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前期咨询到EPC总承包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项目;五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研究BOT、PPP等项目合同模式,以及以小额股本投入撬动大型EPC项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