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腕背支与经典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对比研究

2021-07-04 09:13方凌燕陈图刚李国华李亚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湛江524003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桡动脉血肿途径

方凌燕,陈图刚,陈 晓,李国华,李亚钦,张 谷,陈 灿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湛江 52400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经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因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且局部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缺点,已被经桡动脉途径所取代。随着对桡动脉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经桡动脉腕背支途径不仅可以保护桡动脉,而且安全有效[1]。本研究通过对比经桡动脉腕背支与经典桡动脉两种穿刺途径的效果,探讨经桡动脉腕背支途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2020年4-9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64 例,随机分为桡动脉腕背支组和经典桡动脉组,每组82 例。其中桡动脉腕背支组男52 例,女30 例;年龄47~88 岁,平均(67.3±8.3)岁;高血压43 例,吸烟29例,糖尿病23例。经典桡动脉组男58例,女24例;年龄50~86 岁,平均(67.0±8.3)岁;高血压40 例,吸烟32 例,糖尿病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具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2)桡动脉腕背支搏动良好,Allen’s 试验阳性;(3)碘过敏试验阴性;(4)凝血功能正常;(5)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GDEFE2020LS016)。

1.2 方法

常规消毒后,桡动脉腕背支组患者选择右手“鼻烟壶“区域内桡动脉腕背支搏动最强点为常规穿刺点,右侧穿刺失败者选择经左侧桡动脉腕背支穿刺;经典桡动脉组选择以右侧腕横肌近心端2 cm 桡动脉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右侧失败者选择左侧桡动脉。穿刺成功后两组患者均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Seldinger方法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6F 动脉鞘管,静脉推注5 000 U 肝后开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介入操作完成之后,拔出动脉鞘管,用一块纱布对折3 次后覆盖穿刺部位,同时桡动脉腕背支组用弹力绷带舒交叉加压包扎,经典桡动脉组用专门止血腕带进行压迫,两组患者均于6 h 后完全解除压迫。

1.3 观察指标

1.3.1 穿刺情况评定 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桡动脉痉挛发生情况。

1.3.2 并发症评估 术后24 h 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局部压迫性张力性水泡及桡动脉闭塞的发生情况。

1.3.3 术后疼痛评分 采用数字评分(NRS)进行疼痛判定。无痛:0 分;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1~3 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休息):4~6 分;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7~9分;剧痛: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情况的比较

与经典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腕背支组的穿刺时间较长,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但桡动脉腕背支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典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评估及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桡动脉腕背支组的穿刺点出血、血肿、迷走反射及张力性水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疼痛评分[(1.26±0.70)分vs(2.02±1.14)分]均低于经典桡动脉组(P<0.05 或0.01)。而两组的桡动脉闭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评估及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例(%)

3 讨论

曾经以股动脉为穿刺入路为国内外的首选穿刺途径,但因其术后出血、动静脉瘘形成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术后压迫时间长,使得患者普遍难以接受。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诊治明显提升,且经桡动脉途径因操作方便,术后不需要卧床、易压迫等优势,使患者痛苦小,且护理便利,故经桡动脉途径已成为心脏介入医师的首选。

随着经桡动脉途径的心脏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术后桡动脉穿孔、桡动脉瘤、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日益凸显。研究发现桡动脉闭塞发生率达2%~10%,24 h 内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为7.7%[2‑3],且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多支病患的患者,需要分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因此保护桡动脉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2017年Kiemeneij首先尝试经左手鼻咽窝处桡动脉入路代替经典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证实了这种新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4]。随后,经桡动脉腕背支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操作成为国外新的关注热点。目前国内多家介入中心也开展了经桡动脉腕背支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经典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腕背支组的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的桡动脉闭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因桡动脉腕背支更加表浅,无需使用专门止血腕带进行压迫,仅弹力绷带“8 字”交叉压迫即可达到止血目的,其与经典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腕背支组的穿刺点出血、血肿发生率更低,迷走神经反射及张力性水泡几乎无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因桡动脉腕背支组患者使用弹力绷带压迫止血,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其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经典桡动脉组,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进而使患者的依从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还起到保护桡动脉的目的。

经桡动脉腕背支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的并发症显著少于经经典桡动脉途径。但本研究显示,与经典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腕背支组的平均穿刺时间较长(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亦较低(P<0.01),与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一致[5‑6]。原因可能是桡动脉腕背支直径较经典穿刺部位小80%,搏动稍偏弱,因此穿刺难度增加,导致穿刺时间延长,一次穿刺成功率下降。

综上,经桡动脉腕背支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安全系数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舒适度增加,弥补了经典桡动脉入路的不足,可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桡动脉血肿途径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