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网业务等,供电企业面对多方面的外部竞争压力。在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改善营销环境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自身还面临内部人力资源紧缺、老龄化,人员配置数量逐年下降的困境。如何破局?构建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应用移动营销APP等软件打破传统办公模式,搭建数字化平台;应用RPA技术,创建自动化管理模式,有效缓解用人压力,提高企业生产力,为我们解决困局带来了新思路。
关键词:老龄化;人员短缺;数字化平台;RPA 技术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新时期新环境下,客户对供电服务的要求持续增高,期望值不断增大,面对如何做好“电管家”这个难题,供电企业不断尝试各种改革,增强服务意識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带了红利,也带来了营销业务增多,业务流程繁杂的副作用,面对班组人员配置数量有限,人员老龄化严重,人员配置数量逐年下降,工单的流转、数据分析等人工处理的巨大挑战及压力,亟待有效的措施和业务优化来解决。
1案例及应用成果
1.1案例一
2021年用电检查工作,负责所管辖范围内15万余户的周期性检查、专项检查等检查类业务,班组7人,按照规范要求抽取样本,全年开展1929户现场检查,平均每月要完成系统流程150单,此项检查业务需要结合用检人员现场检查情况,完成营销系统的用电检查工作流程,任务重复性高,耗费时间和人力。
1.1.1传统做法
如上述用电检查班的现场检查工作,传统模式是工作人员去用户现场检查前,需准备纸质检查表单,现场填写检查情况,回班组后把检查结果填写在计算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上,而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本、影像资料上传附件更是耗时耗力,需要先将手机资料上传堡垒机,再经过公司认证的U盘导出,最后才将U盘插入有营销管理系统的电脑,将数据拷贝上传系统附件,效率极低。
1.1.2使用数字化平台做法
利用移动营销APP后,用电检查业务涵盖了编制计划、计划审批、派工、现场检查、安全隐患整改等业务(如图1所示),现场检查只需要手机登录账号,检查结果即刻填写系统,生成工单或归档,附件即拍即传,实现现场工作现场办。比起传统做法,使用手机APP不仅减少纸质填写环节,还节省了很多繁琐步骤,省时省力。
1.1.3 小结
移动APP的方便之处,不仅在用检专业有体现,业扩、计量、稽查等业务方面也有帮助,如业扩业务,利用移动营销APP实现移动办公特点,在用户报装场地,几分钟时间,工作人员在现场就制定好供电方案,高效率的办电,从以前一天出方案到“当场定案”。移动营销APP不仅高效,还让工作人员摆脱了必须在固定场所固定设备上进行办公的限制,实现现场、业务同时流转,缩减办公时间,减少繁琐作业步骤,提高作业完成及时率。数字化平台推动了运营模式的转变,实现管理与业务的变革,有效助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1.2案例二
2021年关于落实广东省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专项工作,任务是15天内完成更换1400余只电表的同时走完系统工作单,时间紧,工作量大,班组人员不足。
1.2.1传统做法
如上述情况,经过多方验证,发起“客户侧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流程稳定性最高,该流程共9个环节,传统模式是人工在营销系统录入,整理资料到工单归档,计划完成一张工单大约35分钟。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外因有现场更换电表人员回馈资料不及时,拖延了工单完成进度,内因包括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水平高低不一,工作时长受限,归档工单比预计时间更长,如果如数完成工单,需要更多的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超过15天的期限。
1.2.2使用自动化模式的做法
根据上面现状为了保证15天内完成任务,克服缺员短板问题,针对此项工作要求明确,量大重复性高等,这几个特点,符合开发应用RPA的条件。为了缩短调试时间,此次采用拆分流程,边研发边流转流程,研发周期5天,实现9个环节流程自动化运行,13天内完成所有工单归档。利用RPA流程自动化技术结合Python编程,模拟人工操作步骤,实现工单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流程化自动处理。据统计,此次RPA工单处理效率大约提高2倍以上,同时节约了6个人力成本。
1.2.3小结
电网企业进入信息时代,然而供电营销系统多,员工在工作中经常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进行业务处理,耗时长,需要的人工多。此次利用RPA软件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程序代码,模拟和替代人工操作重复耗时的工作,可以有效的解决人员缺少、业务操作不熟练、人工输入误操作问题,不仅提高工作准确率和效率,还降低用工成本。
1.3 结论
传统电网营销管理,企业主要利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对营销业务进行集中管控,但现阶段,营销员需要服务的客户数量在上升,工作量必然增加,加之营销工作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工作显得繁重。通过案例,
打破传统办公模式,构建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不仅员工减负,解放用户,全面提升供电营销服务水平,更能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降本增效。
2 数字平台及RPA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2.1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目前,数字电网大跨步建设投运,业务转向在线模式,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2)营销移动APP使用过程中,存在业务流转时移动APP与计算机营销系统切换不流畅问题,如在手机完成当前任务流转后,用电脑营销系统流转下一步时无反应或显示出错情况。
(3)移动APP未能实现现场业务全覆盖和业务全流程覆盖。
(4)网络不稳定、文本保存错误等问题或是断网后数据更新慢,数据不同步。
(5)问题处理不及时,规则“带病”下作业。
(6)服务器维护问题..
2.2 RPA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RPA使用盲目跟风。RPA的使用是替代人工劳动,降低人力成本,但RPA的软件、实施、维护也需要成本,需要对比哪种成本更低,不能一味追求“时尚风”。另外,还要考虑的有IT建设周期、效率、风险、安全等问题。
(2)RPA如果自动操作整个业务流程,代替人力完成高重复,前提是需要流程标准化,业务规则明确,明确的行为逻辑,才能转换成可执行的软件程序。目前在供电营销领域的实际工作中,业务流程存在一部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等其他问题,完全实现机器人流程100%自动化的业务占比不多。
(3)在供电营销管理能实现 RPA的应用领域很多,如:某一业务的工单处理、某项稽查规则的异常分析等,但就可以实现流程自动化的必要性来讲,并非所有能够实现自动化流程都要真正的实现流程自动化,RPA的存在和目的是处理重复执行且大批量的工作。
(4)RPA的灵活性低,一旦将处理规则和业务流程固化下来,业务员在业务办理中的自主控制力、及时应变能力会降低。RPA更适用于规则明确,流程清晰、稳定的业务。
3 结束语
企业建设现代化供电服务体系,数字电网通过“云大物云智”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通過“数字赋能”不断提高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其中构建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用人压力,提升服务水平,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办公场地灵活,操作便捷,实现业务实时办理,不仅减负还能方便用户; RPA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应对班组工作人员配置有限,人员配置数量逐年下降,老龄化严重的困境,能够代替或者协助工作人员在数字化设备中完成重复性任务与工作,提高企业生产力。通过RPA技术,创建自动化管理模式,有效缓解用人压力,提高企业生产力,实现服务用户降本增效。
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的投运,RPA在营销业务更广泛深入的融合,可以实现让数字跑腿,让机器人干活,让人多思考,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大效益,但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RPA的融入,加强平台运营的同时,持续优化移动作业全覆盖、优化作业流程,完善各业务标准,完善平台运营规范,疏通系统堵点,解决应用难点,完善运营机制,确保信息安全,平台安全稳定,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廷·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 江克宜,薛冰,彭翎,王慧琴合著.用数据说话:迎接电力营销服务的大数据时代[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 祁伟,吕湛,殷蓓.基于RPA的供电服务虚拟座席设计[J].自动化应用. 2020(1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