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
摘 要:通过对草128块开发现状和开发状况进行分析,对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该块单井初产较低,递减快,水侵后产能降低,水平井开发效果更好;活跃边水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开发效果评价;主控因素;草128块
1研究区概况
乐安油田地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以北草桥村,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南斜坡上,草桥—纯化镇断鼻带,石村断层的下降盘。乐安油田根据断裂系统和油水分布可划分为东、西、南三个区,草128块位于西区。
2开发效果评价
2.1单井初产较低,递减快,水侵后产能降低
2.1.1单井初期产能较低
统计初期投产的18口油井(管外窜井、投产时间较短的平5等水平井不参与统计),投产当年平均单井日产油8.6t/d,千米井深产能6.6吨,属于中低产能。其中日产油小于5吨的井7口,占总井数的22.2%;5~10吨井10口,占总井数的55.6%;10~20吨井3口,占总井数的16.7%,大于20吨井只有1口。
2.1.2受边水侵入影响,单井产量递减率较大
草128块沙三段初期递减为12.4%,中期水平井投入生产后递减率为9.2%,后期递减13.5%,递减主要原因是边水或底水侵入,油井含水上升;油井水侵以后,平均单井日油2.7~4.6吨,平均3.6吨。
2.1.3油水关系、夹层分布、原油粘度控制油井生产动态
草128块沙三段共有两套砂层组、7套小层,每一套小层都有边水,含油小层间都有隔层,但是隔层发育不稳定,部分区域上下连通,因此层间油水运移非常复杂,而且该块层间、同一层原油粘度变化较大,所以油井的见水原因非常复杂。按照油水关系、夹层分布特点,本区油井见水原因可以分成四大类。
①有夹层遮挡、边水推进型
Es324位于沙三段底部,与上部Es322和下部Es4有稳定隔层遮挡,该层油井大多表现为边水推进。
草128-X2井位于该层构造顶部,距边水较远,单采Es324, 50℃脱气油粘度1750mPa·s。该井投产前两年基本不含水,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较慢,表现为边水温和水侵的生产特点。
②无夹层遮挡、边水补充底水推进型
ES311~312之间隔层在X17、X18、X19附近上下连通,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部位这三口井投产后,西部边水是沿着Es312底部向Es312油层内部侵入,形成这三口井的底水,然后随油井采出,所以开发中后期具有类似底水锥进的生产特征。该部位井下部Es312层水淹,上部Es311层西边部、南边部边水没有推进,所以油层中部的P5、P6、P7、P8水平井投产初期含水仅有55~65%。
Es313~Es314之间隔层在P1~C128附近上下连通,Es314层纯油区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C128-X10井投产后,南部边水开始向Es314油层内部侵入,然后沿Es313~Es314之间连通区侵入Es313,作用类似于底水,导致C128-P1井投产一年后即水淹。
③无夹层遮挡、底水锥进型
C128-X14井射开生产Es311~Es312,Es312~Es313以及Es313~Es314之间的隔层在该部位上下连通,Es314在该井部位为油水过渡带,也就是说,C128-X14井直接“座”在Es314底水上,该井的生产动态类似于底水油藏,X14井投产含水即80%,后期居高不下。
④管外窜型
C128-X16井射开ES311,该井位于Es311、Es312内部,距离油水边界最少300m,改层311后含水一度降到40%,后管外窜含水上升到93%。
2.1.4水平井生产效果更好
选取有隔层遮挡、只受边水影响,没有管外窜的P1、P3、X10、X18、X8等15口井参与直水平井开发指标对比统计。对比结果表明,水平井初期产能较高、累积产油量高,初期含水比直井低9.5%,开发效果较好。
2.2热采开发方式适应性评价
草128块沙三段油藏原油粘度1000~27000mPa·s,边水活跃,热采油井生产同时受到边水和吞吐降粘的双重影响,有必要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能量,以确定合理开发方式。
2.2.1活跃边水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
本区25口生产井大部分靠近北部断层构造高部位,全部采用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投产初期边水没有侵入前,油井含水普遍较低,C128-P1、P3、P4等三口水平井投产当年含水19.4%,直井投产当年含水28.7%。开发中后期邊水侵入后,各油井含水无一例外开始上升。含水变化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投产第一年基本没有见水,2006年中期ES314边水推进至ES313层后,该井暴性水淹,含水迅速上升到85%以上,动液面恢复到井口。
第二类,有ES321-322间稳定隔层遮挡,表现为边水温和侵入。含水在较低水平上小幅增长,该井累积产量高,动液面除注汽回采阶段恢复到300m左右,一直保持1000m深度左右。
2.2.2边水侵入后(弱水侵)热采开发仍具有一定增产效果
该块2011年底到2012年初,平均单井日产油3t/d恢复到7t/d左右,含水85.3%降到74%,在油井普遍高含水后注汽仍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C128-X17井2012年1月转周后,日产油0.6t/d增加到13.1t/d,含水82.7%降到54%。吞吐增产有效期近1年,增油2792t。
2.3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
2.3.1纵向动用差异大
依据22口井分析资料,草128块沙三段原油性质:地面原油密度0.9476~0.9884g/cm3。50℃脱气原油粘度:1438~24714mPa·s。Es311粘度最大,Es322次之,其它层位粘度随深度增加变小。
Es311渗透率最大,一砂体渗透率较高,超过800×10-3µm2,其它层位渗透率随深度增加有变小的趋势。
根据数值模拟预测结果,Es324采出程度最高,Es322层最低,一般小于6%。在草128沙三段油层的渗透率范围内,粘度是主要的控制因素。
2.3.2平面动用程度不均衡
Es311层西部原油粘度高、东部原油粘度低,油水边界附近原油粘度高。根据数值模拟预测,该块目前西部丰度低、中东部高,南部低、北部高,油水边界附近低,油层内部高。
结论
草128块储量纵向动用差异大,平面动用程度不均衡。活跃边水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单井水侵后产能降低,水平井开发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牛丽娟.薄层特稠油油藏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以乐安油田草128块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学报,2005,5:635-637.
[2] Taylor S K,Nicol A,Walsh J J.Displacement loss on growth faults due to sediment compaction[J].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2008,30(3):394-405.
[3]Peacock D.Propagation,interaction and linkage in normal fault systems[J].Earth- Science Reviews,2002,58(1/2):121-142.
[4]尤启东,周方喜,张建良.复杂小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