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冲
建党百年,上海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党百年,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总领导作用,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亦是如此。百年之前,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寂寂无名;而今,中国科技已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在党的领导下,各项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从基础科学理论到前沿科学技术,从华氏定理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与百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其中,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源地,科技创新进步与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建党百年来,上海从老工业基地到高新技术重要发展区,科技政策逐步完善,种种变化都与党中央的决策息息相关。
在“一五”计划前半期,为平衡国内工业布局、满足国防需要,中央对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老工业基地采取“疏散”政策,在向内地搬迁工厂的同时,动员沿海城市人口内迁,以减轻城市供应压力,缩减城市规模。基于此,1953—1955 年形成了内地工业建设蒸蒸日上,而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老工业基地却因投入不足、政策限制而普遍陷入发展困境的局面。
为了打破发展困境,在1956年1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在中央的引导下,上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科技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规划。2月,上海市委决定成立上海市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制定上海市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对上海科技的发展制定整体的计划。同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代表中央在上海市委会议上提出,根据上海的特点,应从“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方面努力,向“高级、精密、尖端”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上海市委将之前“充分地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简称“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发展方针,调整为“高级、精密、尖端”,随即,该六字发展方针即成为此阶段上海科技发展的基调。为落实此发展方针,上海市委1960年在闵行区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包括 22 个方面、52 项重点任务的《1960—1967 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为上海科技发展提供具体的实践措施。
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结束后,中央对于怎样落实科技发展方向进行了长达5年的思考,随后发布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研十四条”)。随即,上海市科委上报了《上海市科学研究单位讨论贯彻“科研十四条”的情况汇报》。汇报提交后,国务院批转了上海市学习和贯彻“科研十四条”的情况反映。此后,上海着手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经过研究和讨论,上海市委组织相关部门在1962年发布了《1963—1967年上海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了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未来四年的发展方向;次年,上海市委组织根据国家制定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1960—1967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制定了《1963—1972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自此,上海工业体系逐渐完善。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如何促进人才发展、进行人才管理对于科技进步至关重要。1960年2月,上海市委制定了《上海市一九六零至一九六七年培养科学技术干部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划(草稿)》,详细规定了上海科学技术干部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该规划执行后,吸引了大量人才来到上海。同时上海还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事业领导机构,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用以解决知识分子的思想负担和工作问题。
“向科学进军”高潮中上海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为新中国的工业、科技发展以及上海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此阶段,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海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支持,为国家以原子能、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上海科技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老工业基地的改善,使得科技焕发新的生机,科技成果在此期间也不断出现。上海电机厂1958年在全球范围内首创1.2万千瓦发电机双水内冷新技术,引起各国关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口服非锑剂新药——呋喃丙胺(F-30066),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口服非锑剂治疗血吸虫病新药,治愈患者百万余次;1970年,由上海市几个科研单位参与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出现,证明了“向科学进军”战略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为上海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树立了信心。
“向科学进军”战略的实施,让上海科技焕发生机,科技政策、科技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1978年上海科技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党中央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同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此,在开放的大环境和党中央的支持下,上海于1978年召开科学大会,提出了“抢时间、争速度,在本世纪内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基地”的奋斗目标。
上海市政府在党中央政策指导下,针对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做出了调整,在着重发展新兴技术的同时,完善科技法规,重新恢复科技系统。198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的通知;在此基础上,同年5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技术保护和有偿转让试行条例》《关于改进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全市科技“五个方面军”作用的意见》三个试行草案,对上海科技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奋斗目标提出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将其落到实处,逐步完善科技政策,乘上“改革开放”的“东风”。20世纪80年代前期,上海形成了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战略;80年代中后期,上海进一步调整优化科技发展,继续加强科研和生产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制定了《1986—200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至90年代,世界新科技革命引发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新区,设立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特区,上海市政府对科技发展战略做出进一步调整,科技发展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次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上海经济的决定》,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建设科学基地期间,高新技术发展日益兴盛。1983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电磁量能器用的大尺寸、高质量BGO晶体,经测试评定,在质量和尺寸上超过美、日、法等国,居世界领先;1987年,我国第一台M52100A型大型龙门凹凸导轨磨床通过鉴定,使中国成为继联邦德国、日本后第三个生产这种精密机床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3大基础件之一——数控导轨磨床已跻身80年代世界先进行列;1993年,世界第一台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仪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问世。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迎来新的“高光时刻”。1994年以来中共先后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次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速上海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上海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
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上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上海在此阶段将发展重点放在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增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上。1995年上海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996年,上海市人大颁发《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全面规范和完善上海市科技进步工作的法律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发布《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这是上海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标志性文件,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至2005年底,上海“科教兴市”战略深入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为促进“科教兴市”战略的落地,落实《关于加速上海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1996年,上海市科委提出了“1045”计划,针对科技发展基础建设、三大高新技术(计算机与微电子、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产业发展等科技发展相关措施和工作进行部署。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期间,上海科技成果显著,多方面取得“零突破”,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高校、科研单位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1万吨氯醇管道反应器生产装置建成;在国际上首次阐明蛋白质Z在调节凝血过程中的重要生理功能,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掌握了先进的基因打靶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当时最大体积的SmBCO超导单晶体,高温导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彰显着“科教兴市”战略的成功。
“自主创新”阶段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必然阶段,“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必须解决,因此自主创新必不可少。200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确立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在中央新政策的引领下,上海确立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部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布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为手段,构建良好的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自此,上海科技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之后,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高上海知识竞争力,提出以应用为导向发展自主创新,对上海未来的科研任务进行整体部署。同年5月,上海发布了《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从政府科技投入、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政府采购等十个方面,提出36条具体政策保障措施。201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后,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任务”,提出“科创22条”,出台了人才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国企创新、众创空间等相关配套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自主创新”阶段,科技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上海市委、市政府针对人才培养、引进和留存问题,出台了相关解决政策。2009年,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上海市科委联合发布《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指南》,当年“浦江计划”最高资助金额达100万元,给予人才充分的资金支持;两年后,《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于2011年出台,计划引入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从政策上吸引人才来沪;时隔四年,在公安部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出台一系列出入境政策措施,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度、加大对创业初期人员孵化支持力度、促进国内人才流动。
在中央政策的有效指导下,上海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现。包起帆负责建设的上海罗泾散杂货码头工程以高分荣获世界工程界“诺贝尔奖”;国产原创的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在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完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打破了全球16年没有阿尔茨海默病新药面世的困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主创新给了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科技人才也贡献出更多的科技成果,这是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也是科技发展的理想状态。
科技发展百年,党中央在给予上海科技政策方向指引的同时,开放科技发展的空间,让上海科技长期发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