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长三角区域科创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实力“后发赶超”,实现了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发展。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科技创新”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于地理区位带来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创新资源布局分散、自成体系、缺乏区域联动和互动,并未形成“相互开放、知识共享、联合攻关”的协同网络。对此,在党的领导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也经历了由点到面再到点面结合的多个阶段。
以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区域为例。针对长三角区域,党中央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围绕长三角的城市建设与开发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从国家的层面对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发展做出指导,实现了从区域整体规划到区域协同发展的跨越。
其中,科技创新也成为长三角各省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动力。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加强区域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既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必然的选择。
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期六工程师”。步入21世纪,长三角三省一市更是加快了区域合作的进程,科技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区域科技合作也不断深入。
2003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正式签署我国第一个省级政府间共建的区域创新体系协议《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建立了由科技主管部门组成的“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随后,长三角各省市在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技术转移等领域也逐渐展开制度性合作,其中包括2004年沪苏浙三地科技部门启动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6个城市签订共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协作共用平台的协议等。
2006年,科技部正式启动长三角地区第一份区域创新体系规划《长三角“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快形成长三角区域内的创新整合优势,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开展了一系列跨区域合作。
200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一体化”被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基础上,建立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同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发布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后期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四大基本任务”“五大科技行动”和“14个优先主题”。
2014年10月,长三角区域科技部门签署成立了“长三角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盟”,就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推动创新,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展开相关问题研究。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长三角区域要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018年,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长三角技术市场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合作协议》和《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正是这些年的不断摸索和稳步隆升的发展,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郁,区域科技合作意识不断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党的诞生地、伟大梦想的启航地,同时也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排头兵”,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以浦东新区,一个在党领导下因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区域为例。
自2013年以来,党中央有关支持上海和浦东新区的发展政策上,由原来的着重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大中心”建设,新增了科技中心建设。近年来,则更加聚焦于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形成“五大中心”联动发展。
作为上海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浦东勇挑科创中心建设核心载体的重担,无论在科学研发,还是在创新创业上都走在上海乃至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浦东也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鼓励头部企业建立创新中心,打造人工智能、集群式创新平台,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强化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除了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打造高端产业,还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浦东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分别占上海市的1/4和一半以上,这里还聚集了各类科创要素。
从170家创新型孵化器、两家科技企业加速器到19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从55亿元科创母基金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这里形成了从“苗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构建了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党对浦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一片富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热带雨林”正在浦东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