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现场
2021年世界城市日的年度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本次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通过“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城市”和“推进建筑产业绿色转型”三部分案例,展示各城市近年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的最新成果,展现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下我们选取部分展览内容以飨读者。
福建省福州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统筹,结合水系综合治理,紧扣“治污”“治涝”两个关键,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不断提升抵御内涝能力,城市安全韧性大幅提高,内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显成效。
广东省广州市以“上中下协调、大中小结合、灰绿蓝交融”为技术思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参与氛围,使海绵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
广东省深圳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海绵城市指标,出台海绵城市技术标准、指引,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目前深圳市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建成区面积276平方公里,涌现出了万科云城、大沙河生态长廊等百余个海绵城市典范项目,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在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中摸索出以区域试点辐射全市、“创新筹资方式+按效付费机制”、搭建“智慧水务”等有效经验。目前已全面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入围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
陕西省西咸新区通过构建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打造多规融合的海绵规划体系,建设科学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城市水安全保障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绿色产业不断催生。
江苏省昆山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涉水事项,实现水质明显提升,常年易淹易涝点全部消除,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老百姓幸福感显著增强。
浙江省宁波市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形成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建设等多样化建设模式。试点区内水质显著提升,城市内涝得到改善,生态品质明显提高,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空间大幅增加,百姓获得感逐步增强。
湖南省常德市坚持从规划、建设及管理等环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要求,加强对城市水体及湿地的保护,切实抓好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加强内涝积水点整改,实施城市江河湖连通工程,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水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湖北省黄石市积极打造韧性城市,围绕经济转型与多元发展、水体修复与环境改善、品质重塑与生活宜居三大主题,强化水资源保护,解决水污染问题,升级防洪设施,提高应对环境威胁及重大洪灾的能力。
2. 展会现场
沈阳市把握城市发展新形势,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完善、街区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城市环境。
陕西省宝鸡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坚持低碳化建设,精准化分类保障,人本化配套设施,亲情化互助服务。2021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设立的核心定位之一。雄安新区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家园。
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昔日盐碱荒滩上崛起了一座最具完整意义的全要素生态型城市样本,充分体现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
广东省深圳光明新城在建设中坚持贯彻生态安全为纲、优化空间结构、构建多元产业、鼓励绿色交通、发展绿色建筑等绿色建设理念,打造绿色城市示范区。
广东省东莞生态园通过采取治水为前,重塑“水系经络”,修复生态,营造湿地景观等一系列措施,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园区和市民喜爱的休闲出行目的地。
重庆东部生态城立足川东平行岭谷的山地人居环境特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创造美好空间场景,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动力,引领重庆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陕西省延安市积极探索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脆弱地区如何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道路。2017年开始的城市双修工作全面缝合山水、修复生态,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海南省海口市从重整生态本底、重织交通网络、重塑空间场所、重构优质设施、重铸文化认同、重理社会善治6个维度出发,系统布局城市更新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目前,海口已完成美舍河两岸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综合治理目标。
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采用“聚沙成塔”的设计理念,利用退台植绿、屋顶绿化、垂直绿野等手段,成功将周边自然生态山水意境融入建筑之中,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大厦是湖南省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建造示范项目。
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科技创新中心全流程采用了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维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打造独居匠心的“建筑博物馆”。
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属工程是华南片区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项目以河谷绿舟为设计理念,应用最新建筑工业化研究成果,实现全屋装配式装修,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装配式景观园林社区。同时推进项目绿色化建造。
2011年6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重要合作内容予以深化推进。中德双方现已在全国开展了35个示范项目,总面积逾56万平方米。
3. 展会上的建筑环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