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先生发表演讲
工业化以来,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温室效应。2019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以前高出了1.1℃。2010 年到2019 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也非常严重。
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三大会),提出了《新城市议程》。其中有两点:第一,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第二,推动城市范式转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承诺。
在这个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多个城市的优先选择。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亚洲,多个城市已经把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零垃圾、自然的可达到性、本地食物、污染排放收税、气候友好,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国提出“30 60”双碳目标,应该说彰显了大国担当和发展新要求,特别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努力推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这是一个背景。
我从三个方面具体再谈一些关于绿色城镇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过去40 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镇化。我们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城镇化。1978-2020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由不到20%,发展到63.89%,城镇人口由不到2 亿人,发展到2020 年的9 亿人。我们实现了7 亿人的进城。城镇建设用地由1981 年的不到1 万平方公里,发展到2019 年的13.37 万平方公里。
快速发展的中国城镇化,支撑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实现了“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巨大变迁;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使中国的人居环境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这是党的领导下中国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还是存在。一方面是高资源消耗。土地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过去40 年新区新城建设占有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是高能源的消耗。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处于高位,煤炭消耗、用电量都是世界首位。此外是碳排放。2019 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2%,而且增速很快。所以减碳任务面临来自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压力。
去年,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最快的四个城市,最近都面临安全性的挑战。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最典型的两个案例:一个是去年武汉的疫情,一直持续到现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完全遏制住;第二是今年7 月21 号郑州特大暴雨,这是气候变化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大、密度高,也成为了灾害风险大、损失最严重的地区。气候变化客观地讲,就在我们身边,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城镇化还在发展中,我们需要对过去40 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更需要对未来30 年发展道路进行全新的思考。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首先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要有个客观的判断。现在的城镇化水平是63%,按发展趋势判断,到2030 年、2035 年前后,我们还会有10 到15 个点的增长。目前,学界基本判断是到2035 年前后,中国城镇化水平会达到75%。这意味着,我们还有1.5 到2亿人要进城。
但这个阶段又是特别关键的一个时期,因为2030 年前要实现碳达峰,碳要达到一个相当于总量的极值;但这15 年又是我们人口继续进城的过程,还有大量的建设行为,同时还要对已经在城市里7-8 亿人的所用建筑进行减碳。所以2035前后是关键时期。城镇人口碳排放的峰值在2035 年前后是一个两峰叠加的重要阶段,减碳的窗口期差不多是10-15 年。在这个窗口期里,我们要尽快形成绿色技术体系,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避免高碳的锁定效应。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已经稳定了,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很多达到了70%、80%甚至90%。他们的减碳是在城镇化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进行的,而中国的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继续发展、继续推进,同时要实行减碳的艰巨任务下。城市是减碳的主阵地。城市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方面都面临重大挑战。而现在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存量更新方面,要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转型。
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建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技术体系。从理论、概念、政策来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提出非常全面系统的要求。从技术层面,要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做系统思考。首先,从城镇化的角度,要建设生态优先的城镇格局,在区域层面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群系统。第二,从城市层面,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美丽共生的新型城市。基于自然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草。同时,对城市周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划出生态保护区,留好生态廊道,实施重大生态修复,这些工作都是实现绿色城市的重要方面。
城市组团是城市空间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大量的住区。希望实现高覆盖率的绿色空间,在城市建设里能实现小街区、密路网,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很多行为可以通过步行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
我们倡导实行混合高效的空间布局。我们可以建设一个产业和居住相互融合的新空间载体,实现实实在在的产城融合。很多产业,是二点五产业,很多是创新和创意类,这些都是可以在新的空间里做的。
实现公交导向的低碳交通方式。希望通过便捷可达的公共交通,不管是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还是中小城市的公交车,或是其他形形色色的公交方式,实现我们的减碳行为。另外,希望建设舒适、延续的绿道系统,上海的“一江一河”是全国一个典范,希望通过大量的绿道建设,倡导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建筑单体进行绿色低碳的建筑建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产能建筑。通过新型建筑的建造,包括既有建筑的改造,实现碳减排。新的建设里,我们倡导避免大拆大建,加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这些工作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已经做了大量的实践。我们倡导绿色建造,王部长谈到要推进装配式建筑,同时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别是垃圾二次利用。同时要倡导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既有倡导多年的“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很多是在城市层面,我们希望在区域层面做成一个更大尺度的“海绵”,包括高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倡导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包括太阳能、风能、地能、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与绿色能源,使城市能源结构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希望建设一个便捷互联的智慧运营。上海的“一网统管”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智慧性的平台、能源和智慧性的出行和建筑,在雄安新区做了一些实践。更重要的是探索数字孪生的城市建设方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平台建设,把城市的建设行为和运行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
当然,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我们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处理好,倡导多样化、多途径的方式,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色、资源禀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碳排放结构,因地制宜制定绿色低碳规划策略。第二,要处理好绿色低碳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本是可以承受的,老百姓是得到实惠的。
绿色低碳是很重要的一个政策体系。我们希望在国家层面、部委层面、城市层面,形成一个绿色低碳的政策法规体系。
最近,中办国办颁布《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这是一个围绕城市层面、城镇化层面推进绿色低碳化发展很重要的指导方针。我们希望坚持系统的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通过推进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的行动,加快转变城市建设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第二,希望健全碳减排的核算方法、考核机制。深圳、上海对碳减排的核算体系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方法。
建设的标准体系。建筑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绿色的建设标准体系,但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乃至交通、工业、农业、林业等各方面,也需要在标准体系方面建设一个完整的架构,这样才能从系统化的层面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先生发表演讲
香港位处中国东南端沿海,容易受到热带气旋、暴雨和风暴潮的威胁,香港山多,平地少,有不少的天然及人造的斜坡,如果极端的暴雨发生,我们会面对不少山体塌方与洪涝灾害的风险,而且香港的人口密度也是非常高,目前人口大概是750 万,但是我们只有1100 平方公里的面积,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我们更需要努力,令香港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和具抗御力,同时持续地提升香港的宜居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刚出台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叫《香港2030+》,关于2030 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内容包括提升香港的宜居度和创造容量,以达至可持续的发展。在提升宜居度方面,我们会营造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城市,让市民享受更健康和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拉近市民和不同的蓝绿资源的距离,也鼓励不同年龄和能力的人士充分发挥潜能,我们会规划好香港的城市空间布局,也同时维护和更新比较老旧的城区。在过程中,我们努力保存城市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创造容量,以达至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会努力地开拓可发展的土地,扩大运输和其他重要基建的容量,也会持续地提升我们的环境的容量。我们认为,具备抗御力和稳健的策略新规划,必须具备灵活性,以协助我们面对未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我们会从三个方面推动香港成为一个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第一,我们会继续推动可持续的规划和城市的设计,主要包括,促进低碳及智慧型的经济以及可抗御气候变化的规划等。第二,我们会设计一套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综合基建系统,包括绿色楼宇、转废为能及可再生的能源,也包括可持续的排水及防洪的设施,以及社区农耕等等元素。第三,我们也会努力地促进智慧出行,包括采用交通、土地用途及环境的综合策略规划模式,综合智慧交通系统以及智慧运输、基建设施等等。随着香港的发展组合,逐步地转用清洁能源和交通运输工具电动化。中长期而言,我们也定下了在2050 年前,香港实现碳中和,我们也期望2035 年,先把我们的碳排放量从2005 年的水平减少一半。
特别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们会确保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够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持续地提供必要的公共和应急服务,我们也一直密切留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研究和评估报告,也会适时更新相关的基建设施的设计标准,我们也开展了不同的关于极端温度、极端风暴潮和超强台风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强化香港重要的基础设施。
气候变化会令我们海平面上升,也会增加香港沿岸及低洼地区的水淹的风险,在这一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地检测了沿海较低洼或者是当风地点的情况,也进行相关的风暴潮和风浪研究与评估极端天气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计划按优次位升起部分沿海较低洼或当风地点,推展合适的改善工程和制定管理措施,例如搭建或者是提高海堤,在建筑物前加设临时的挡水板等等。我们也正计划开展进一步的策略性研究,以制定长远的应对策略。在规划新发展时,我们需要确保海事设施结构的稳固性。在保护海岸方面,我们也会在沿岸的地方建设足够的排水系统,也会在沿岸的新发展区域预留适当的空间,在极端天气时用作缓冲区。平日,天气良好时,这些缓冲区也可以用作海滨,或者是其他的康乐活动的用途,例如海滨长廊、绿化的公共空间或者是游戏公园等等。
气候变化也会加大我们排水系统的压力。我们运用了叫做防洪三招的策略,在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这个策略帮助我们制定恰当的防洪和排水管理措施,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设计和新建一系列雨水排放系统的改善工程,来加强我们城市的防洪和耐洪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积极地推动蓝绿排水建设。比如说,引入蓄洪池、蓄洪的湖泊、生态河道、雨水回用以及其他可持续排水系统等等。有关的工程更会引进绿化和生态保育元素的活化水体概念。
大量的雨水也会增加我们山体塌方的风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专家的部门,推行长远的防治计划,也建立了香港斜坡安全系统。每年,我们会根据一套以风险评级为基础的排水系统,选取最高优先次序的人造斜坡或者是天然的山坡进行研究及防治工程。今年我们也加强了利用创新科技,包括优化设计流程,也包括了发展一些山体塌方时候的侦测系统,例如,我们利用四足的机械狗,在有潜在危险或者是难以到达的环境进行观察,也在现场收集数据,可以为一些被密林覆盖或者是不适合使用无人机的,比较偏远的地区,建立三维的数码地形模型,也优化一些斜坡工程的设计。
“十一五”期间的教材,其表现形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以叙述为主,没有充分利用图表等表现形式和手段。而“十三五”期间的教材则尽可能地采用可视化方式为主、叙述为辅的表现形式呈现。这种改变不仅便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气候变化有机会带来干旱的天气,影响我们供水的稳定性。在香港,我们通过节约用水,管理用水流失及扩大使用次阶水,就是说,海水及循环的再用水,作非饮用用途的三大措施,来控制食水的需求增长,目标是在2040 年前把食水需求控制在每年大概是10 亿立方米。
我们也利用香港作为沿海城市的优势,推展海水化淡工程,开拓雨水以外的水资源,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干旱的天气。
去年是香港自1884 年有记录以来第二最暖的年份。为了应对气温的上升,我们会继续优化我们建筑的设计,也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和可持续的建筑的环境,以降低建筑物内的气温,也可以同时达至节能的效果。我们也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的建筑物相关的设计标准,应对空间的高温膨胀,我们也会积极地推动城市林务,广种植物,以助降低城市的气温,舒缓热岛效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先生发表演讲
我想谈一谈上海的一些体会和怎么来理解“韧性城市”的发展。
从2010 年世博会以后,2013 ~2016 年上海开始编制了“2035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延续了世博会的主题演绎。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理解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主题,它的英文主题可能更适合我们的发展,“Better City,Better Life”,只有更美好的城市,才能更美好的生活。
“2035 总体规划”提出了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城市消耗着大量能源,城市也面临着许多能源危机、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侯灾害、地震影响、疾病等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系列危机,降低城市对能源的依赖性,降低城市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调节城市的发展规模,21 世纪初,出现了“韧性城市”的概念。
“韧性”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在生态学理论中,韧性是在受到严重压力或扰乱后还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是自组织适应压力和变化的能力。与脆弱性相对,韧性与适应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两个必不可少并相互关联的特性,是获得应对变化的能力关键。
“韧性”也是指社会制度和生态系统在剧烈的、不可预料的压力下继续运作的能力。“韧性城市”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基础设施等许多领域,是系统的概念,并非单纯的防灾。“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社会能够应对未来挑战,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人口增长,更适宜居住,同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建设“韧性城市”需要有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有科学的规划,长远的政策导向,同时整合并拓展“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等理念,导入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智慧城市以及文化大都市的系统。
“韧性城市”的关键要素是碳中和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应对气侯变化和灾害的城市。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上海2035 总规首次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生态之城,上海五个新城的规划建设也提出了可持续的韧性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可持续城市就是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有两个含义:一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侧重城市发展的过程。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侧重城市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城市涉及城市的生态、资源、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可持续城市是一种发展和建设模式,也是一种生活和生产方式。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我们不仅注重生物多样性,也要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21 世纪议程》,首次提出“文化多样性”概念,扩展了“生物多样性”的范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物界,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
上海正在建设一系列文化设施,如浦东美术馆、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交响乐团、音乐厅、大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天文馆等等。
上海非常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有各级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37 处,另有1058 处优秀历史建筑,397 条风貌保护道路与风貌保护街巷,250 处风貌保护街坊,有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以工业遗存和文化保护为主的杨浦滨江地区,已经成为全国6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之一。外滩地区,经过十多年的更新改造,也成为一个适合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
诺贝尔奖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莫汉· 穆纳辛格先生发表视频演讲
我是穆纳辛格教授,从斯里兰卡向大家发来问候!
我是中国的老朋友和仰慕者。近50 年来,我一直很喜欢来中国。
我很荣幸能支持这一重要活动,这是由贵国政府发起并经联合国大会批准的第一个国际日,它将促进全世界的合作,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会议的主题非常恰当,“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
联合国2030 年议程和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到,可持续性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挑战。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对于确保未来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在后疫情时代,它们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其目标提供框架。
我们是在同一个星球上相关联的人,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拯救地球和我们自己。在大约30 年前的1992 年里约联合国地球峰会上,我首次提出了让经济、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三角理论。首先,我们需要经济增长来帮助数以十亿计的贫困人口。第二,疫情提醒我们,要平衡经济进步和环境保护。第三,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证实了社会团结和合作同样重要。这个框架通向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之路(简称BIGG),将真正让社会、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以帮助我们实现21 世纪的地球生态文明。
我相信,应邀前来的各位专家将在本次会议的5个主题论坛上充分探讨最重要的一些议题,并为“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之路”指明方向。
在低碳经济方面,我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为了取得最大的成效,气候解决方案必须全面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SDG14 只是17 个目标之一,在城市治理方面,我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在数字技术和由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分析学支持的 “城市大脑 ”的概念上。在新城市发展方面,我认为必须改进风险分析和管理,以提高城市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抵御能力。在城市文化方面,促进可持续市场(包括传统市场和网络市场)传播的模式相当有意义,因为它将可持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聚集在一起,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关于生态韧性,我在2020 年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篇论文中,强调了从该大流行病中获得的9 个早期教训。最重要的一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疾病,重在预防,甚于治疗。近几十年来,埃博 拉、H1N1、MERS、SARS 等 致 命 疾 病 的 爆 发 强 调了避免不可持续的人类对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侵占和滥用是多么重要。这种活动增加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对人畜共患病或病原体从动物“跳”到人身上的脆弱性。“三生”空间(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概念在这里是最有意义的。我们也期待上海通过比如发布2021 年的《上海手册》来引领城市发展。
中国是寻求走“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道路的榜样和世界领导者,它兼具社会包容性、环境绿色化和经济繁荣化。我是中国的老朋友,经常受邀来这里授课。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稳步进展,也努力为促进这一转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我为电力工业部的高级官员讲授课程,包括可再生能源等课题。在21 世纪早期,我为中国气象局的高级官员开设了许多关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目前,作为联合国发起的“中国责任管理教育”学术委员会的高级国际顾问,我希望能在顶级管理学院教育下一代商业领袖,让他们了解可持续和道德的商业实践。
我对中国近几十年来沿着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之路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示敬意:在社会方面,中国让近10 亿人摆脱了贫困;在经济领域,中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环境方面,中国为减少碳排放、污染和自然资源退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最近的可持续治理举措也值得赞赏,包括:消除腐败,鼓励企业界追求 “共同富裕”等道德目标,以促进新一轮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减少社会的不平等。
在国际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帮助人类实现文明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更贫困的国家。我自己的祖国斯里兰卡位于连接东西方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斯里兰卡将从“一带一路”中受益。在中国的援助下,斯里兰卡有两个主要港口(科伦坡和汉班托塔)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2019 年,我担任了“可持续的斯里兰卡2030 年愿景和战略路径”总统专家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向斯里兰卡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到2030 年,斯里兰卡希望沿着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道路,成为一个可持续的、中上收入的印度洋枢纽国家”。
许多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近来取得的进步比那些更富裕的国家的表现更有实际说服力,在那些国家,寡头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破坏了可持续性。数字技术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作为数字技术的领导者、经济强国和开放贸易的倡导者,将扮演关键的角色。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经成为了加强东西联系和南北相通的超级连接者。“一带一路”倡议将完成正在进行的过渡,在上海合作组织、77 国集团+中国、20 国集团、欧盟等权力中心之上,依靠软经济实力和互利的贸易关系,在多元全球货币支持下,建立一个更可持续、和平与和谐的多边世界秩序。大多数国家已经在改变过去的单边体系,这种体系更多的是依靠硬性军事力量、惩罚性制裁和单一全球货币(即美元)。这种走向更可持续和无冲突的星球的趋势将受到广泛欢迎,尽管2020 年疫情肆虐世界,全球军备开支反而上升到近2 万亿美元,而同期官方发展援助只有1610 亿美元。
我很高兴支持这一重要活动,并祝愿大会取得成功。作为决策者和主要专家,我相信在座各位将帮助我们实现最伟大的愿望,引领城市平衡、包容的绿色发展,实现21 世纪的地球生态文明。
让我们现在就共同行动起来!
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时镇先生发表演讲
非常荣幸在美丽的东方明珠——上海,与大家共同参加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
今年9 月,宝鸡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今年亚洲和我国唯一的获奖城市。在此,衷心的感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和推荐,感谢联合国人居署的认可和授牌。
宝鸡古称陈仓,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宝鸡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总面积1.81 万平方公里,辖4区8 县和1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在全国169 个国家级的高新激光技术开发区,宝鸡高新区排名第49 位,常住人口332.19 万,建成区面积109.94 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106 万,城镇化率57.04%。
宝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20 多项国家级荣誉。
看中国,来宝鸡,是我们的城市宣传语。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出现在宝鸡出土的国宝何尊青铜器的铭文中,更源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就。宝鸡文脉绵长,历史悠久,是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宝鸡拥有8000 年的文明史和2770 年建城史。诞生了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和《周易》,是赢秦创霸,始皇加冕之地,被誉为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宝鸡工业发达,体系健全,是基础雄厚的制造重地。作为“一五”和三建时期国家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现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结构材料、优势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集群,以及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五大新兴产业,涵盖了35 个工业行业的大类,224 个工业行业小类,钛产业规模全国之首,全球第二,汽车产量、产值均占到陕西省的三分之一。
我国大型客机C919 上天,先进战机量产,万米深浅器入海,导弹万里奔袭等高新装备都与宝鸡工业息息相关。
宝鸡环境优美,舒适宜居,是令人向往的生态宝地。秦岭有海拔3771.2 米的太白山,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是关中地区的“水龙头”,森林覆盖率56.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汾渭平原和关中城市第一。
宝鸡因路而兴,交通便利,是向西开放的战略要地。处于新亚欧大陆桥第三个交通大十字,是陕、甘、川、宁四省的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徐兰客专、连霍、银昆高速穿经而过,包含九条高速公路连通周边城市,宝鸡机场获批建设,宝鸡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结构,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体系,特别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困难群体住房问题,我们坚持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聚焦建设安全、包容、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与人类住区,探索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先后为25.3 万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保障性住房,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市城区超四分之一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了住有所居向安居乐居的重大转变。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低碳化规划建设,让群众生活更加节能。把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保障房住区的全生命周期,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低成本运营,大力推行节能墙体、低耗门窗保温屋面等技术,公共照明采用太阳能,全部建筑达到了65%的节能要求。居住区绿化率达到40%,推广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资源化利用。
第二,精准化分类推进,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我们坚持分类施策,精准保障,对地质灾害区的居民实施搬迁安置,4236 户,1.16 万人拥有了安全住房,对陇海、宝成铁路市区段沿线棚户区移民搬迁,迁建居民1517 户,4207 人。实施棚户区改造5.1万户,14.3 万人出棚进楼,实施公租房建设,建成13 个小区,2.93 万套住房,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新就业、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圆了住房梦。
第三,人本化配套设施,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保障房住区全部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点、公交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文体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大型保障房住区内均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购物超市、快递投送点、配建日间照料中心、琴棋书画室、老年大学等便民服务设施。
第四,平台化管理服务,让群众生活更加高效。我们建立了网格化居民自治平台,采用人进户、户进楼、楼进阁,阁进社区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排忧解难,建立社区智慧化服务平台,加装全景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等设备,提高住区综合管理的科技水平。建立社区治理共建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开展共建共治。2020 年突发新冠疫情以来,住区成为最牢固的疫情防控线,未发生一起疫情。
第五,亲情化帮扶互助,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持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群众参与到住区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替民当家向让民做主。住区居民成立了56 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慈善募捐、应急服务等互助活动,举办邻里节,志愿者和贫困户结对子,照料留守老人、儿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保障房小区的文明和谐水平。
我们深知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居优居梦想。
真诚地邀请大家多到宝鸡来,观周风秦韵,寻文明根脉,赏青铜吉金,游宝鸡山水,品最中国美食!
上海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冯经明先生发表演讲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城市系统的全面升级。包括:城市的修补、生态修复、韧性提升、风貌保护、社区融合。
上海围绕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我作为一名城市更新的实践者、探索者,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一些工作和体会。我讲三个“一”的故事,“一栋楼”“一座园”“一方田”。
“一栋楼”,书隐楼。书隐楼位于黄浦区老城厢乔家路,建于乾隆年间,是上海明清建筑的重要遗存,也是上海市区极其珍贵的苏式传统宅院。经历了200 多年的风风雨雨,书隐楼已经残破不堪,屋外杂草丛生,部分结构坍塌,白蚁虫害十分严重。由于产权等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有效的修缮。2019 年,这个区域进行了城市有机更新,因此,书隐楼的命运也迎来了新的转机。今年3 月,产权收为国有,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抢先保护。保护更新活化利用,我们的方案细之又细,慎之又慎,邀请专家多方论证,总的要求:风貌重现、功能重塑,成为上海最重要的一个文化标志。书隐楼的景观效果图,要修旧如旧,风貌重现。这是规划中的功能重塑,活化利用的方案,主要是文创、戏曲表演、书店、文化展示。书隐楼只是上海众多历史建筑的一个缩影,仅老城厢乔家路地区就有十多处。比如上海救火联合会火警钟楼,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1911 年上海人民响应辛亥革命起义和1927 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信号台。梓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907 年被书画家王一亭买下,王一亭和吴昌硕并称为画坛海上“双璧”。这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的故居。这些历史保护建筑,是我们上海的“宝”,也是城市的“根”。但这些历史保护建筑杂乱散落在各个老旧的居民小区内,很多被违章建筑不断侵蚀,房屋老化,乱搭乱建,消防隐患,配套缺失非常严重。城市有机更新,必须统筹兼顾,让老建筑“活”起来,让生活“好”起来,让城市“靓”起来。以文脉传承为“根”,以改善民生为“本”,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2019 年,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以来,已经累计消灭马桶10 万个,10 万户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一个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更新,既要“留得住乡愁”,也要“看得见未来”,更要“答得好时代的问卷”。未来,这样一栋栋老建筑,一定会得到高质量的利用,继续见证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传奇!
“一座园”,世博文化公园。位于黄浦江耀华嘴,西北部毗邻黄浦江,东面是卢浦大桥,占地2 平方公里。早在1913 年上海第一家民营钢铁厂和兴化铁厂在这里诞生,解放以后,更名为上钢三厂,是一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010 年,这里举办了一届精彩、成功、难忘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世博会的主题,世博会后,这块纯土地收入超过1000 亿的黄金宝地如何利用?为延续世博精神,完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对标纽约中央公园和伦敦海德公园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公园--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公园绿化占比超过80%,植物种类超过1000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氧吧。整个世博文化公园由7 个主题园组成。第一个是世博花园,保留了法国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俄罗斯馆,把这些场馆打造为文化教育、展览展示新的空间,时光印记打造展示了从工业遗存、世博文化到生态文明的百年记忆。第二个是申园,典型的江南园林,山环水抱的经典布局,精致的传统造景,纯正的江南风韵,可以作为国学的演播室、戏剧表演地、园林展示地,市民可游可赏可品。第三是温室花园,保留了上钢三厂的车间屋架,有3 个主题馆,主要是展示奇花异卉,同时,应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让游客尽情享受沉浸式的体验。第四个是世界花艺园,打造全国最精致的花园,可以举办世界级的国际花艺节,展示世界各国特色的花园景观。第五个是双子山,山最高处48 米,主要植物是彩叶树种,打造春景秋色夏荫冬致的美好景观。第六个是上海大歌剧院,国内顶尖,亚洲一流,是世界著名的专业歌剧院,让上海市民就近享受文化盛宴。第七个是国际马术中心,国内首座国际顶级的马术赛事标准专业场馆。
这就是一个公园的故事。世博文化公园今年年底前北部区建成开园,7 个园到2023 年底前全部建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世博文化公园将开创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生态资源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一个大的公园。
“一方田”,一方试验田。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区域整体开发理念,提升城市韧性,发展绿色低碳,增强城市功能的一方试验田。位于黄浦江东岸,在中环和外环之间,占地4.2 平方公里,面积比较大。未来是半城半绿,有一片自然野趣的千亩城市森林,有一个生态、生产、生活高度融合的海派特色未来社区。原来是上海城郊结合部最大的一个城中村,是一块城市洼地。秉持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理念,这个黄浦江畔最大的城中村将迎来华丽的转身。2.4 平方公里的森林绿化,每年可中和超过1400 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0 个延中绿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片千亩城市森林,给城市人提供了与大自然最便捷的亲密接触,离市中心最近,离人民广场车程20 分钟。从繁华的都市到森林氧吧,快节奏的工作和慢节奏的生活瞬间穿越,这是我们对未来城市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一种探索。在这里,新型城市的社区融合理念将一一实践。通过提升教育、运动、生态功能设施,形成宜产、宜居、宜游的未来社区。老船厂将改造成12年全日制寄宿学校,自然生态野趣的千亩城市森林将成为都市人的乐园。精心设计的海派街坊里弄,让居民体会到儿时的温馨,地上出行网络将成为绿色的示范,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设施将带来新型健康社区的探索,家门口的社区商业、15 分钟生活圈,将提供充满人性化和未来感的服务体验。我们致力于打造新型的未来社区,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科技与人文的交相辉映,在三林滨江这块试验田我们优先探索实践,打造更宜居、宜业的城市,用一片片绿意浇灌每个城市人的心田。
“一栋楼”,我们在保护历史风貌的时候,要更注重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一座园”,我们在传承世博精神的时候,开放、共享、共建人文城市;“一方田”,我们在守住青山绿水的时候,打造宜居韧性的未来社区。
这就是我分享的三个故事。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城市有机更新,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