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县三胡乡:斩断穷根换新颜

2021-07-02 02:07刘天嗣
民族大家庭 2021年3期
关键词:来凤县乡党委杨梅

文/刘天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下辖1个社区、15个村。5年前,全乡贫困规模2077户7777人,重点贫困村5个,脱贫任务繁重。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三胡乡成立乡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健全工作机制,部门联动、全员上阵、齐心战贫,如今如期实现了全乡整体脱贫目标。

汇聚合力补短板

桥未建,路不畅,电不稳,网不通,基础设施短板扼住了三胡乡的发展咽喉,成为脱贫攻坚必须攻克的首个“堡垒”。三胡乡汇聚各方力量,补齐水、电、路、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滚水坝是安子村村民过苏家堡大河的必经之路,河坝年久失修,破旧低矮,一到下雨天河水就上涨,淹没整个河坝。村民侯长辉从15岁起,每逢下雨都穿着雨靴等在路口,挨个将需要过河的孩子背到对岸。2018年,苏家堡大桥建成,侯长辉结束了40年的背人过渡生涯。

三堡村十七组通往宣恩箭竹坪村的一段公路,由于长期缺乏养护,坑洼不平,车辆几乎无法通行。2015年,村民贾友洋发展小水果产业,交通成了他发展事业最大的阻碍。2019年,一条水泥路建成完工,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由此铺就。如今,贾友洋的家庭农场小水果种植面积达40余亩,年销售额达20多万元。近年来,石桥村乡村旅游兴起。对口帮扶石桥村的省民政厅出资80多万元,为三胡乡安装了285盏路灯。晚饭后,村民出门遛弯,看到明亮的路灯感叹:“日子越过越滋润。”

2014年以来,三胡乡逐步实现通村硬化路、通组砂石路全覆盖,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足。同时,完成厕改3000余户,建成3个集镇公厕和21个村级公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市场化运营。

三胡乡杨梅古寨

恩施州来凤县石桥村

来凤县三胡乡安子村水稻育种基地

贴心服务兴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三胡乡开始发展杨梅产业,如今杨梅种植面积已有万余亩。为高效利用优势资源,乡党委、政府组织果农赴浙江学习,请专家到田间现场指导,不仅打造了杨梅观光园,还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对杨梅进行深加工,引导杨梅产业走上正轨。如今,三胡乡已成为“湖北省杨梅第一乡”,开创全县乡村旅游先河。

恩施州古寨佬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施雄原籍福建,在乡党委、政府帮助下,他成立公司,发展茶叶基地,办加工厂,今年已收购鲜叶1.5万公斤。施雄和村民沟通不便,基地300亩土地的流转,乡党委、政府全部代办,贴心服务让施雄感动不已。

扶贫要扶志。三堡村杨奎原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是致富带头人。2000年,杨奎意外受伤致残。2014年,杨奎的妻子因病离世,留下两个儿子和十几万元债务。在村支“两委”引导下,杨奎开始种藤茶。乡党委、政府为他申请政策、培训技术、拓展销路,杨奎的日子逐渐富起来,2017年,他被评为全州“脱贫之星”。

安子村是传统水稻育种基地,但由于无技术、无资金,发展受限。2016年,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定点帮扶安子村,为安子村创办育种基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协调知名种业公司为安子村稻种打开销售渠道。如今,安子村由重点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稻种村”。

2020年5月,来凤县富硒有机绿茶清洁化加工厂在六正村开工,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之一。目前,部分厂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年来,三胡乡累计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10个,累计投入资金618万元,项目带动效应明显。

截至目前,三胡乡建成特色产业2.95万亩,正常运营专业合作社43家。

干群融洽心连心

村支“两委”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前沿力量,战斗力强弱关乎成败。2016年,乡党委、政府成立专班,狠抓组织工作,大胆选用“青年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专班深入各村,摸底干部工作态度、能力,挖掘政治过硬、能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支“两委”队伍。同时,加强乡、村两级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和各类人才引进,建成人才库。

范家村支书李兰上任时刚满24岁。她到村后,几乎每天上午都入户和村民拉家常,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关系。为推广绿茶种植,2020年,安子村支书伍小英带头种植20亩,不到1年时间,全村发展了200亩茶园。三堡村村民姚凤珍家有3个孩子念书,生活压力大。2019年,她正在读研的女儿发生意外,膝盖粉碎性骨折。村支“两委”主动协助她办理异地医保报销手续,避免“因病返贫”。如今,经过不懈努力,三胡乡16个村(社区)阵地建设全部达标。以村支“两委”为中心,各村“尖刀班”和党员干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兴产业,保民生。

近年来,群众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今年,三胡乡狮子村有5人向村党支部表达了入党意愿。

猜你喜欢
来凤县乡党委杨梅
满树杨梅红欲然
恩施州来凤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杨梅
腊月杨梅红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杨梅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来凤县利用暑期加大校园改造力度
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