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瑶
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并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结果:通过相应的研究可以显示,实验组患者所具有的情绪变化综合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相对优良。结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综合性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
关键词:优质护理;妇产科;护理模式
妇产科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对于护理人员所具备的综合操作技能要求及相应的工作需求相对也较高。由此,需要护理人员提高专业操作能力,使整体服务质量得以进一步优化。根據相应研究显示[1],妇产科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缓解产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免疫力。本研究分析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所具用的现实价值并进行综合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6.12±2.53)岁。实验组平均年龄(26.23±2.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模式。(1)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患者往往处于较为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为患者讲解各类案例,并且使患者能够对相应的知识予以普及,以缓解其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2)为患者做好饮食护理工作。在住院期间,患者需要较多的营养与支持,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为其提供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类食谱,并且需要指导其按时进食,同时需要指导相应患者能够下床进行综合性活动,使其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干预。在住院期间由于诸多原因而导致出现交叉感染以及跌倒等诸多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普及各类风险教育。同时提高抗风险能力,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诸多意外,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患者以患病女性及妊娠期女性为主,而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特性及心理特点,对护理进行综合性优化,优质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配合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各类护理工作。有研究显示,对于相应妇产科患者应用较为优质的护理学措施,能够进一步使护理效果得以大幅度提升,使患者身心需求得以满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使妇产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不良情绪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整体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对优质化护理干预模式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得以大幅度提升,使其不良情绪得以降低,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邹丹.妇产科护理的主要感染问题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