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荣
摘 要 水处理问题一直是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其专利申请量也是居高不下,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发现,在湿法处理废气的过程中会延伸出废水处理的问题。本文以涉及水处理的分离领域为对象,研究了其CPC分类体系的特点,分析了该领域CPC分类的技术主题以及相比于IPC分类的变化,探讨了该领域中审查员的分类习惯,并通过实际案例给出了基于该类分离领域CPC分类体系特点和分类方法对案件进行分类和检索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 分离 CPC 水处理 分类 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5;TE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2-0001-03
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采用分离技术,因此一篇专利申请在分类过程中常常会同时分至B01D和C02F,或者是看似涉及分离的却只分到了C02F,由于分类习惯的差异给检索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随着CPC逐渐成为除IPC之外的另一全球主流专利分类体系[1],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专利检索中,CPC分类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会在专利检索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分离领域涉及的分类号是B01D,该领域主要包括蒸发、蒸馏、结晶、过滤、聚尘、气体净化、吸收、吸附等方面,而C02F领域是指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并指出普通分离入B01D,也就是说涉及到C02F领域中物质的处理时,如果是普通分离则应分类至B01D领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份申请从其技术手段、应用、功能、结构等方面均有相关的分类位置,此时如果能够准确有效地获取到准确的分类号,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迅速获得有效的对比文件。
本文将通过分析B01D47和B01D27的细分内容为例,结合其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方向,探讨涉及分离和水处理的交叉情况的分类习惯和检索实践。
1 B01D领域和C02F领域的CPC分类特点
1.1 B01D领域的CPC分类特点
B01D领域的CPC分类对IPC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表1比较了CPC和IPC在B01D27和B01D47部分分类数量,可以看出,CPC对于IPC分类中较为粗略的部分重新进行了细化,例如针对B01D27/10的安全装置又给出了不同类别的安全装置的细分;对于B01D27/14有多个过滤元件的分类又细化出了并联、串联、是否同轴同心等细分位置;对于B01D47/02,由于将气体通过浴槽的申请量很大,CPC分类中又将通过浴槽的方式从通过的角度、方式等又进行了细分。可见CPC分类对IPC条目下文献量较多或增长过快的技术主题给出了进一步细分的分类位置,这种分类方式解决了IPC已有上位分类位置下文献数量过多的情形,同时也对该分类位置下重点技术给出了提示。上述细分使得CPC分类更加具体、精确,减少了通过关键词容易造成的漏检或噪音过大等问题,明显提高了检索效率。
1.2 C02F领域的CPC分类特点[2]
与IPC分类相比,CPC分类在水处理领域(C02F)与IPC相同,设有6个大组,但小组数量由85个增加至207个。CPC分类对IPC分类的细分主要集中在C02F1/02(加热法)、C02F1/28(吸附法)、C02F1/46(用電化学方法)等小组,在CPC分类体系中,为使分类号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的表达技术主题的含义,同样也设置有标记为2000系列的引得码,其引得码设置分为两类,即与固定分类号搭配使用的专用引得码和与任何分类号搭配使用的公用引得码,其中公用引得码是对原IPC分类号下引得码的进一步扩充,而专用引得码,则是CPC分类根据某些技术领域的特点结合EC和ICO码而进行的新增设置,表2中给出了部分公用引得码的示例。
2 C02F和B01D结合的检索实例
2.1 通过查找分类号含义获取准确的分类号
案例一:
权利要求1:一种集尘水池,包括集尘水池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水池壁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号支撑悬臂和二号支撑悬臂,集尘水池壁中部的一号支撑悬臂上固定有一号挡尘板,且一号挡尘板上布有孔隙,集尘水池壁中上部的二号支撑悬臂上固定有二号挡尘板,且二号挡尘板上的孔隙比一号挡尘板上的孔隙小,所述一号挡尘板和二号挡尘板均由质软的塑料网板制成,一号挡尘板和二号挡尘板中部均设有圆孔。
检索分析:本申请的分类号:B01D47/02没有cpc细分,但通过对其技术方案的分析可知B01D47/021和B01D47/028表达了“将气体通过集尘水池”以及“将气体通过带有孔隙的板”两个核心发明信息,通过对其说明书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是用于等离子体喷涂和超音速火焰喷涂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而采用水浴对废气进行处理后常常面临对处理后的废水的进行再回收或再处理的问题,也就是说C02F1/001-以过滤为主的水过滤工以及C02F2103/18-纯化废气产生的废水(处理水的来源)均是容易与本申请相关的技术下游。
通过CPC进行检索获得表3所示内容。
2.2 通过统计分析获取准确的CPC分类号
案例二:
权利要求1:一个多层同轴流体过滤装置(10),包括:第一层过滤层(12),有一外表面用于接收流体,内表面用于释放流体,一粗糙过滤介质(18)位于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第一过滤层设置为流体穿过外表面与粗糙过滤介质(18)接触去除第一杂质;第二过滤层(14),与第一过滤层(12)同轴,嵌在第一过滤层内表面用于接收第一过滤层出水,第二过滤层(14)具有一中度介质(26)用于去除第二杂质;一用于过滤流体中小颗粒的具有微孔(30)的多孔过滤膜(16),用于接收第二过滤层出水,第一杂质和第二杂质的去除防止微孔(30)的堵塞。
检索分析:本案给出的分类号是C02F1/00、B01D27/14、B01D29/00,通过对申请文件和权利要求书的解读,B01D27/148(有多个过滤元件,同心或同轴排列)以及B01D29/0025({同轴地流过过滤元件(滤筒过滤器入B01D27/06B)})的分类位置均非常贴合本案的发明构思。然而,在该分类号以及其上位组经过大量检索,均未能获得有效的对比文件。由此重新考虑本案最可能的分类位置,本案给出的主分类号是C02F1/00,为了确认对比文件可能出现的分类位置,考虑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分类位置。将分类号完全扩展成b01d与c02f,统计CPC分布,查阅分部前几位的具体含义得出,CPC统计出的第一位的是C02F1/444{超滤法或微滤法},第二位的分类号C02F1/283(代表的是使用无机混合材料或木炭进行吸附过滤,与本案中的吸附层相关),而本案权利要求1中虽然没有体现出采用活性炭等进行吸附过滤,但说明书中指出了其中一层使用了活性碳吸附,而超滤和微滤法一般涉及到膜,由此,可以根据其文献数量将相关分类号C02F1/283、C02F1/444与b01d27逻辑运算:
VEN22C02F1/283/cpCandC02f1/444/cpCandB01D27/cpc
找到对比文件US4828698A。
3 CPC分类在分离领域检索的局限性[3]
虽然CPC分类体系相对于IPC分类体系更为细化和准确,在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率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如下一些局限。
首先,CPC分类体系所覆盖的文献范围较小,基本以英语、法语、德语等出版的文献为主,包括1970年代以后的EPO和WO的文献和美国专利文献。化工分离领域中,中国、日本文献占有较大比重,但仅有少数中国和日本的文献标引了CPC分类。因而若仅采用CPC检索中国和日本的文献,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漏检。再者,由于CPC分类体系非常细化,因此在分类表的不同部分可能都有适合某一技术方案的分类号。如果将注意力仅集中在某一部分的分类号,则也可能会导致漏检。
4 结论
分类号是专利检索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分离领域涉及到的领域范围广,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也较为普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在熟悉分离领域各分类号所属含义的基础上不断累计相关领域的分类信息,在熟悉常见的交叉领域分类含义的基础上,合理利用CPC分类号进行领域间检索,是一种能够高效获取对比文件的有效办法。同时,在不熟悉分类位置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统计分析,分析相关分类号的含义,快速获取最准确的分类号,高效命中对比文件。
参考文献:
[1] 朱雅琛,等.CPC分类体系:开创分类体系新纪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02(02):39-43.
[2] 佟婧怡,等.CPC与FT在水处理领域专利文献检索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01):86-89.
[3] 王卫刚,等.CPC分类号在化工分离领域中的应用[J].《审查业务通讯》,2019,24(07):77-79.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