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阳
陈家泠作品《西柏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家国情怀”成为众多艺术家自觉的创作主题和抒发艺术情感的精神家园。他们为民族呐喊、为时代而歌、为祖国抒怀,在艺术作品中注入信仰之美。在上海画坛,耄耋之年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家泠先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尽管年逾八旬,可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始终一如曾经的求学浙江美院时的初心一般,从来不曾改变。在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红星照我行——陈家泠革命圣地作品展”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隆重开幕,展出陈家泠先生历年来创作革命圣地作品及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作品。
从陈家泠的艺术经历来看,恰好伴随、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与发展。按照画家自己的话说,是“踏着时代脉搏走来的”,他出生于抗战时期苦难的华夏大地,受教于浙江美院扎实、包容的艺术环境,又在开放、多元的上海,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也是其在艺坛坚持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收获颇丰的四十余年。感恩时代、享受时代,更要歌颂时代、珍惜时代,这是老画家的肺腑之言。数十年来,无论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抑或是陶瓷、家具、服装、丝绸等日用艺术品,他始终在笔墨与造型间寻求古老中国画的时代性,又不忘发扬民族性,最终追求国际性,既立足传统,又努力寻求新程式语言的突破,通过艺术作品,让观者领略到东方灵韵所绽放出的时代光彩,在作品的灵变中孕育和美。而这种矢志不渝的探索与追求,恰恰可以用“守正创新”四个字加以概括与表达。
“古为今用,以今为主;洋为中用,以中为主”是陈家泠先生多年坚持的艺术方向,因而他的作品呈现的是中国气派、东方神韵,而审美则转型现代,中西合璧,融入生活。他“坚守以书线型造型,以装饰性布局,以平面化设色,充分利用现代绘画材料,创造发挥新技法。同时清、净、和、美的格调和气韵充盈着画面,从而构建成东方审美的新坐标”。
作为党培养起来的中国画家,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推出革命圣地画展,可谓恰逢其时。自2013年起,陈家泠怀着感恩时代、歌颂时代、珍惜时代的赤诚与热血,重走革命圣地,从南至北,步履不停,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共产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地标,最終创作出一幅幅恢宏庞大的革命史诗巨作,用笔墨书写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华美篇章——从石库门的初心到南湖红船的启航,从井冈山的艰苦卓绝到宝塔山的革命放光,还有梁家河、娄山关、太行山、西柏坡……陈家泠一一用属于自己的绘画方式加以表现。
革命圣地之旅,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自我净化,又是一次目识心记的山水游观体验,从“美的角度”观看到一位中国画艺术家追求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陈家泠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目睹中国传统笔墨在时代的呼吸,聆听关于绘画的海派故事,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乃至中华文化复兴的当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