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开始广泛使用以DDT为代表的化学杀虫剂。它们在农药生产商的包装下看似无害,但是公众对真相一无所知。为此,忧心忡忡的蕾切尔·卡森写下了《寂静的春天》,将剧毒农药的危害告诉世人:它们会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破坏生态系统,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剧毒农药进行限制。它催生了现代环境运动,促使我们寻求一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它也因此成为一部人人必读的自然科普经典。
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要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有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2.推荐理由
《寂静的春天》是荒芜中的一声呐喊。蕾切尔·卡森的这部著作情感真挚、研究全面、观点严谨。它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环境运动也许会被耽搁很久,也许直到今天都还没有开始。
——阿尔·戈尔(美国前副总统、环境活动家)
在叶文洁的最后时刻,她回忆起《寂静的春天》对自己一生的影响……这本书使她对人类之恶第一次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刘慈欣
★吹响环保运动号角的鼻祖之作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关注环境保护、敦促人类反思的科普作品,也正是它,肇始了现代环保运动,扼制了部分人类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的行径。借用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它,环境运动也许会被耽搁很久,也许直到今天都还没有开始。”
★常读常新的科普经典
《寂静的春天》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严谨性,事事核查,处处考据,确保引用的每一处数据都真实可靠,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科普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自然文学作品。它的文字优美,触动人心,能够唤起读者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正是《寂静的春天》的历史地位和文学性,使得它历久弥新,出版五十余年后,仍旧是人们书架上常读常新的科普经典。
无论是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还是锻炼孩子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寂静的春天》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典范佳作。
★译本优美,真正做到了经典移植
“经典译林”版《寂静的春天》由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導师辛红娟教授精心翻译、反复校阅。译文在精准、晓畅的基本要求上,更是将原著优美的行文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中文里,令中文版的《寂静的春天》也成为一段发人深省的审美阅读之旅。
3.经典书摘
死神的特效药
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合成杀虫剂使用才不到二十年,就已经传遍动物界和非动物界,到处都是。我们从大部分重要水系甚至地层下肉眼难见的地下水潜流中都已测到了这些药物。早在十多年前施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里仍有余毒残存。它们普遍地侵入鱼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躯体内,并潜存下来。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也觉得要找个未受污染的实验物,是不大可能的。
在荒僻的山地湖泊的鱼类体内,在泥土中蠕行钻洞的蚯蚓体内,在鸟蛋里面都发现了这些药物;并且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现在这些药物贮存于绝大多数人体内,而无论其年龄之长幼。它们还出现在母亲的奶水里,而且可能出现在未出世的婴儿的细胞组织里。
这些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生产具有杀虫性能的人造合成化学药物的工业突然兴起,飞速发展。这种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儿。在化学战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验室造出的药物对消灭昆虫有效。这一发现并非偶然:昆虫,作为人类死亡的“替罪羊”,一向是被广泛地用来试验化学药物的。
这种结果已汇成了一股看来仿佛源源不断的合成杀虫剂的溪流。作为人造产物——在实验室里巧妙地操作分子群,代换原子,改变它们的排列方式而产生——它们大大不同于战前的比较简单的无机物杀虫剂。以前的药物源于天然生成的矿物质和植物生成物——即砷、铜、铝、锰、锌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除虫菊来自干菊花,尼古丁硫酸盐来自烟草的某些属性,鱼藤酮来自东印度群岛的豆科植物。
这些新的合成杀虫剂的巨大生物学效能不同于他种药物。它们具有巨大的药力:不仅能毒害生物,而且能进入体内最要害的生理过程中,并常常使这些生理过程产生致命的恶变。这样一来,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情况一样,它们毁坏了的正好是保护身体免于受害的酶;它们障阻了躯体借以获得能量的氧化作用过程;它们阻滞了各个器官发挥正常的作用;还会在一定的细胞内产生缓慢且不可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导致了恶性发展之结果。
然而,年年都有杀伤力更强的新化学药物研制成功,并各有新的用途,这样就使得与这些物质的接触实际上已遍及全世界了。在美国,合成杀虫剂的生产从1940年的124, 259,000磅猛增至1960年的637,666,000磅,比原来增加了5倍多。这些产品的批发总价值大大超过了250,000,000美元。但是从这种工业的计划及其远景来看,这一巨量的生产仅仅是个开始。
因此,一本《杀虫药辑录》对我们来说是息息相关的了。如果我们要和这些药物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吃的、喝的都有它们,连我们的骨髓里也吸收进了此类药物——那我们最好了解一下它们的性质和药力吧。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杀虫剂由无机化学药物逐渐转为碳分子的奇观世界,但仍有几种旧原料继续使用。其中主要是砷——它仍然是多种除草剂、杀虫剂的基本成分。砷是一种高毒性无机物质,它在各种金属矿中含量很高,而在火山内、海洋内、泉水内含量都很小。砷与人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并有历史性的。由于许多砷的化合物无味,故早在波尔基亚家族时代之前一直到当今,它一直被作为最通用的杀人剂。砷第一个被肯定为基本致癌物。这是将近两个世纪之前由一位英国医师从烟囱的烟灰里作出了鉴定——它与癌有关。长时期来使全人类陷入慢性砷中毒流行病也是有记载的。砷污染了的环境已在马、牛、羊、猪、鹿、鱼、蜂这些动物中造成疾病和死亡,尽管有这样的记录,砷的喷雾剂、粉剂还是广泛地使用着。在美国南部用砷喷雾剂的产棉乡,作为一种专业的养蜂业几乎破产。长期使用砷粉剂的农民一直受着慢性砷中毒的折磨;牲畜也因人们使用含砷的田禾喷剂和除草剂而受到毒害。从兰莓(越橘之一种)地里飘来的砷粉剂散落在邻近的农场里,污染了溪水,致命地毒害了蜜蜂、奶牛,并使人类染上疾病。一位环境癌病方面的权威人士、全国防癌协会的惠帕博士说:“……在处理含砷物方面,要想采取比我国近年来的实际做法——完全漠视公众的健康状况——还更加漠视的态度,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了。凡是看到过砷杀虫剂撒粉器、喷雾器怎样工作的人,一定会对那种马马虎虎地施用毒性物质的行为深有所感,久久难忘。”
现代的杀虫剂致死性更强。其中大多数自然地属于两大类化学药物中的一类。DDT所代表的其中一类就是“氯化烃”;另一类由有机磷杀虫剂构成,是由略为熟悉的马拉硫磷和对硫磷(1605)所代表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以碳原子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碳原子也是生命世界必不可少的“积木”——这样就被划为“有机物”了。要了解它们,我们必須弄明白它们是由何物造成的,以及它们是怎样(尽管这与一切生物的基础化学相联系着)把自己转化到使它们成为致死剂的变体上去的。
这个基本元素——碳,是这样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有几乎是无限的能力:能彼此相互组合成链状、环状及各种别的构形;还能与他种物质的分子联结起来。的确如此,各类生物——从细菌到蓝色的大鲸;有着难以置信的多样性,也主要是由于碳的这种能力。如同脂肪、碳水化合物、酶、维生素的分子一样,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正是以碳原子为基础的。同样,数量众多的非生物也如此;因为碳未必就是生命的象征。
某些有机化合物仅仅是碳与氢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最简单的就是甲烷,或曰沼气,它是在自然界由浸于水中的有机物质的细菌分解而形成的。甲烷若以适当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就变成了煤矿内可怕的“瓦斯气”。它有美观的简单结构:由一个碳原子——已依附着四个氢原子——组成。科学家们已发现可以取掉一个或全部的氢原子,而以其他元素来代替。例如,以一个氯原子来取代一个氧原子,我们便制出了氯代甲烷。除去三个氢原子并用氯来取代,我们便得到麻醉剂氯仿(三氯甲烷)。以氯原子取代所有的氢原子,结果得到的是四氯化碳——我们所熟悉的洗涤液。
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讲,围绕着基本的甲烷分子的反复变化,说明了究竟什么是氯化烃。可是,这一说明对于烃的化学世界之真正复杂性,或对于有机化学家赖以造出无穷变幻的物质之操作仅给予微小的暗示。因为,它可不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简单甲烷分子,而是借助由许多碳原子组成的烃分子进行工作,它们排列成环状或链状(带有侧链或者支链),而紧附着这些侧链、支链的又是这样的化学键:不仅仅是简单的氢原子或氯原子,还会是多种多样的原子团。只要外观上有点轻微变化,本物质的整个特性也就随之改变;例如不仅碳原子上附着的什么元素至为重要,而且连附着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精妙操作已经制成了一组具有真正非凡力量的毒剂。
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之简称)是1874年首先由一位德国化学家合成的,但它作为一种杀虫剂的特性是直到1939年才被发现的。紧接着DDT又被赞誉为根绝由害虫传染之疾病的、以及帮农民在一夜之间就可战胜田禾虫害的手段。其发现者——瑞士的保罗·穆勒曾获诺贝尔奖金。
现在DDT是这样普遍地使用着,在多数人心目中这种合成物倒像一种无害的家常用物。也许,DDT的无害性的神话是以这样的事实为依据的:它的起先的用法之一,是在战时喷撒粉剂于成千上万的士兵、难民、俘虏身上,以灭虱子。人们普遍地这样认为:既然这么多人与DDT极亲密地打过交道,而并未遭受直接的危害,这种药物必定是无害的了。这一可以理解的误会是基于这种事实而产生的——与别的氯化烃药物不同——呈粉状的DDT不是那么容易地通过皮肤被吸收的。DDT溶于油之后,如其往常一样,肯定是有毒的。如果吞咽了下去,它就通过消化道慢慢地被吸收了;还会通过肺部被吸收。它一旦进入体内,就大量地贮存在富于脂肪质的器官内(因DDT本身是脂溶性的),如肾上腺、睾丸、甲状腺。相当多的一部分留存在肝、肾及包裹着肠子的肥大的、保护性的肠系膜的脂肪里。
DDT的这种贮存过程是从它的可理解的最小吸入量开始的(它以残毒存在于多数食物中),一直达到相当高的贮量水平时方告停止。这些含脂的贮存所充任着生物学放大器的作用,以致于小到餐食的千万分之一的摄入量,可在体内积累到约百万分之十至十五的含量,增加了一百余倍。此类供作参考的话,对化学家或药物学家来说是多么平平常常,却是我们多数人所不熟悉的。百万分之一,听起来是非常小的数量——也确是这样;但是,这样的物质效力却如此之大,以其微小药量就能引起体内的巨大变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百万分之三的药量能阻止心肌里一个主要的酶的活动;仅百万分之五就引起了肝细胞的坏死和瓦解;仅百万分之二点五的与DDT极接近的药物狄氏剂和氯丹也有同样的效果。
这确实并不令人惊诧。在正常人体化学中就存在着这种小原因引起严重后果的情况。比如,小到一克的万分之二的这样少量的碘就可造成健康与疾病之差别。由于这些小量的杀虫剂可以点滴地贮存起来,但只能缓慢地排泄出去,所以肝脏与别的器官的慢性中毒及退化病变这一威胁非常真切地存在着。
4.精彩书评
当春失声时,君共谁耳语?
£吴情
谈及春天,我们很容易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佳节清明桃李笑”这样清新明快的诗句。细细品味咂摸,可以发现,无论是“闹”,还是“笑”,感人之处都在于将春天写活写亮了。春天,记忆里的春天也好,现实中的春天也罢,都应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模样;“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有声音、色彩的美丽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向我们敞开了柔软的臂膀;而我们,则放飞了无尽的思量与想象。
然而,当有一天,声音被从春天中抽离干净,世界会变得怎样?像失聪人士一般孤独彷徨,只能瞧见色彩,而不能捕捉声音。最后,连那色彩也逐渐静止凋零。我们本以为这无非想象,但在某些地方,却是居民们亲身接触的生活日常。《寂静的春天》,一本披露尴尬现实的书,“世界环保主义者的《圣经》”,作者蕾切尔·卡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海洋生物学家、博物学作家、现代环保运动的先驱。
《寂静的春天》写于1962年,最初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卡森生活的年代,部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化学工业处于蓬勃发展期,化学农药如DDT、狄氏剂、艾氏剂等,被农民广泛使用。尽管在短时间内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了害虫对庄稼生长的威胁,但这些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了不小的生态危机:水污染、土壤污染、绿色植被污染及生态系统的被破坏。并且,这些现象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然而,彼时的科学界并无太多人士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关注,生态问题始终让位于经济发展议题,除了一个孤单的卡森。
大规模的环境问题在工业革命中出现,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逐渐趋于严重,这点在克拉普的《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一书中得到了清晰揭示。与环境问题并行的,是人类日益扩張的自信心和科学理性。高调昂扬的“征服自然”这一口号即为典例。不幸的是,“人类朝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迈进的历史,就是一部令人痛心疾首的破坏大自然的历史。人类破坏的不只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还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物。”人类以破坏自然的平衡机制为代价换取了经济增长的指标,却要耗费更多精力从事对自然的修复。幸耶?悲耶?我们自以为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殊不知自然的奥秘远超于人类目前的知识体系。我们究竟是越来越理智,还是越来越无知?
生产力水平不甚发达时,东方先贤就已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来自自然,也归于自然。人与自然,是两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主体,而非“现代化”概念中暗指的改造主体与改造客体。另外,自然除了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也即所谓的“工具价值”)外,它还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而且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无不显示了自然这一魔术师的瑰丽和神奇。可惜的是,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似乎已丧失了发现自然大美的眼光和能力。
最初,卡森在《纽约客》上连载《寂静的春天》时,曾遭致来自许多专业的科学家的口诛笔伐。然而,数十年后,原先的骂名和侮辱早已烟消云散,我们不得不拨开历史的浮尘向她致敬。敬佩她独到前卫的生态观念,敬佩她敢于发表己见的道德勇气,敬佩她保护自然的亲身实践。在第八章中,卡森写道:“今天的美国,春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没有鸟儿回归。以往,一大清早,可以处处闻啼鸟,现在却是怪怪的,一片寂静。”这情境,何尝不是今日中国的写照?在重点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每个人都应追问:我们该如何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5.关于作者
蕾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著有《海风下》《海的边缘》《海洋传》等科普作品。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吹响了全世界环境运动的号角。1980年,她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政府授予平民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