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琢
我国古代有各式各样的器皿,比如盉、盂、盥、簋……这一篇来讲讲“簋”。簋,现在虽不常见,但它在古代很常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先看它的字形:
竹子编的簋,不能盛肉。有汁有水的肉汤,用竹编的东西一装,会哩哩啦啦洒一地。因此许慎先生说:“簋,黍稷(shǔ jì)方器也。”黍稷是古代的农作物,泛指五谷,簋是用来装粮食、装黍稷的器皿。不过,许慎先生有一点说错了,古代的簋都是圆的,不是方的,我们可不要弄混。
除了簋,古代还有很多食器,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贵重庄严、作为大国重器的“鼎”。
你一定看得出来,这是个象形字。它是什么的象形呢?尖尖的耳朵、圆圆的脸、小小的爪子,看起来像不像一只小猫?
但其实,它是古文字中的“鼎”字,鼎可是古代极为重要的食器和礼器。
“鼎”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古文字中,它是一个象形字,画出了鼎的样子:下面是鼎的“足”,稳稳地站在地上;中间是鼎的“腹”,铸造着漂亮的纹样;上面是鼎的“耳”,中间可以穿上木杠,把鼎扛起来。大家可以仔细看看鼎的图片,认清楚它的耳、腹、足。
《说文解字》中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三足两耳,是它的样子;“和五味”,是它的功能,最早的鼎就是一口大锅。但这个锅可不一般,它象征着国家政权,也是大国国力的体现,是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宝器!为什么呢?因为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铜)铸造了九个鼎,来象征当时的九州大地。
在历史中,与鼎有关的故事,往往和国家权力有关。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楚庄王的“問鼎中原”。楚庄王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很有野心,想要争霸天下。有一次,他问周天子的使者王孙满:“听说天子有九鼎,这九个大鼎得有多沉啊?”要知道,鼎象征政权,问鼎有多沉,就是想掂掂周天子的分量——你周天子还能镇得住这天下吗?这个问题很刁钻,不好回答,但王孙满的回答很艺术:“在德不在鼎。”能不能震住天下,要看德行,而不是鼎,你问鼎就是问错了!这样不卑不亢、绵里藏针的回答,让楚庄王收敛了野心。到了后来,“问鼎”也就用来表示一个人的野心了。
除了鼎,古代还有一种名字有些奇葩的食器——豆。咦,怎么是黄豆、绿豆、小豆子的“豆”呢?
要知道,“豆”在古代可不是吃的。在古代,鼎是直接煮食物用的,就是一口大锅,但吃饭总不能端着锅吃,多难看啊。所以,古代有专门放在面前,只供一个人使用的食器,叫作“豆”。不信的话,看看它的字形就知道了。从古至今,豆的写法基本上没变化。它是一个象形字,平平的底,直直的脚,圆圆的盘里装吃的。你可能要问,“豆”明明是个盘子啊,怎么设计得跟今天的高脚杯似的。要知道,古代很晚才有高高的桌椅,人们一开始都是席地而坐。如果只用盘子,吃东西就得趴下去,很不方便——所以,这只“高脚豆”真不能少!
《说文解字》中说:“豆,古食肉器也。”许慎先生专门强调,“豆”是用来吃肉的,它和竹子做的簋不同,而是用陶或木头做的,因此可以装肉块儿、盛肉汤。至于豆子的“豆”,在古代写作“菽”字。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簋是盛放粮食的小筐,鼎是煮饭做菜的大锅,豆是装肉盛汤的盘子。古人的饭桌离不了这三件套,上下五千年的美味都由它们装着,你有没有在这三个汉字中,闻到跨越千年的香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