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东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情志合一,艺术创作大抵言志或缘情,黄荣冬的创作也是如此。他的画题材广泛、情趣盎然,笔墨有致、意象潜沉。
经过长时间沉静而执着的历练,画家黄荣冬终于给了我们一份轻轻的惊喜:轻轻,是因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惊喜,是因为已经具备感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情志合一,艺术创作大抵言志或缘情,黄荣冬的创作也是如此。他的画题材广泛、情趣盎然,笔墨有致、意象潜沉。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构图清疏中见野旷,墨轻笔逸里藏拓拙,由此而搭建起审美意境上的基本格调:既淡逸冲和又沉着雄肆。我们先看看他的大尺幅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杨慎行吟图》和《长春图》、《松鹤图》。《杨慎行吟图》竹影纷杂、孤石落拓、亭台半掩、逸气氲氤,人物徐行其间,似若寻觅桃源、问迹仙踪,当我们在这一片看上去平和冲淡、波澜不兴的基调中渐渐迷失时,兀地读到题字行款,其深厚的意蕴跃然而出,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是人生况味的缱绻缠绵。这就是黄荣冬作品的独特之处:看似不着力,却在轻描淡写间完成了对重大题材的演绎,这是从画品而至诗品的高妙手法,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有异曲同工之处,此乃画作内生的沉着雄肆。
一般来说,以花鸟画表现历史思辨,传达人生际遇和生命体验,难度极大,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难以掌握的,唯其如此,像黄荣冬这样举重若轻地捕捉并表现适当意象的画家,理当引起关注。相同的情况在他的长春图和松鹤图中同样能够看到,这些作品,一如《杨慎行吟图》那般平和冲淡,没有强烈的冲突对比,青松虽苍劲却不枯涩奇崛,即便是老松,也是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翩翩起舞的白鹤与松树一动一静,在花青晕染的祥和氛围里传递着生命的欢愉。这便是他的典型风格,一个祈福延年的古老题材在他的笔下不着痕迹地幻化为生命活力的舞蹈,没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很难做到。
和大尺幅作品相比,他的小品题材广泛,风格变化相对丰富,在构图和用色上有意制造一定的冲突,藉以表现思绪的跳跃和情感的抑扬。不论是牡丹、枇杷还是各类蔬果,造型不求纤巧工细,调色亦以垒块叠加,粗疏的况味与有限的空间形成较强的反差,造就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尤其是他的动物小品,韵味生动、欢乐谐趣,顾盼的小狗、机警的小猫、活泼的松鼠、嬉戏的小鱼,展现了天真可爱、纯洁善良的动物天性。他还花了大量精力创作不少的鸡图,这些鸡在他的笔下,或昂首独立、英姿勃发,或顾盼有期、热情洋溢,或引颈趋前、斗志昂扬,它们姿态各异,皆元气充沛,活力强劲,没有一丝颓靡消沉。
艺术作品的气质神采是艺术家人格气象的自然流露。黄荣冬的执着和勤奋有目共睹,他童年习画,后因为学业和事业暂时放下,七年前,年届五旬的他偶然看到一个画展,怦然心动,毅然重拾画笔,延续儿时梦想,追求艺术人生。从此,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聚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上。拜国画名家为师,走访业内高人,观摹种种画展,参加培训听课,外出采风写生,坚持挥毫泼墨,忙得不亦乐乎。为了锤炼线条的质量,他坚持书法训练,从篆书到楷书、行书,临池不缀,从未间断。他的执着,还表现在他对传统的吸收和堅守上,面对浮躁的世风和以彰显个性为托词的偏执,他的笃定和超然令人侧目。他是平和的,一如他的为人,谦虚随和,从善如流,看他的画,能感到不激不厉的淡定。他似乎不太在意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多着力于学识涵养和人格境界的自然坦露。一个在职业生涯中摸爬滚打数十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又通过艰苦努力连续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牛人”,他所经历过的淬炼可以想见,这些精神的力量也是他艺术原动力的组成部分。唯其如此,我们对他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毫不意外, 因为唯有热爱不可辜负,只有坚持可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