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
(无棣县中医院,山东 无棣 251902)
急诊科是接诊与处理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窗口,是救治、护理患者的前沿工作岗位,虽然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院内转运,但是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复杂、严重以及变化快等,极易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急诊科救治与护理工作存在较多高风险因素[1]。尤其是儿科急诊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若缺乏规范、合理的转运流程以及护理质量控制,影响患儿抢救效率[2]。为了有效保障儿科急诊患儿快速、安全地接受系统治疗,我院将病情分级管理模式运用于儿科急诊,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12月病情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收治的56 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7年1月—12月病情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前收治的56 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1 例,女25 例,年龄(6.5±1.2) 岁,病程(1.8±0.4) d;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26 例、免疫系统疾病5 例、消化道疾病18 例、皮肤疾病7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3 例,年龄(5.5±1.2) 岁,病程(1.9±0.3) d;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27 例、免疫系统疾病3 例、消化道疾病20 例、皮肤疾病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急诊护理严格按照《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3]进行,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处理,协助医师开展抢救;对住院患儿进行定期巡视,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合理处理。观察组实施病情分级管理。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紧急程度进行分级,按照不同级别采取对应的管理模式。第一,就诊阶段:预诊护士要采取零距离分诊,按照《五级分诊法》[4]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红色表示需要接受心肺复苏的Ⅰ级濒危患儿和高热惊厥引起抽搐的Ⅱ级患儿,黄色为急诊患儿,绿色为夜间门诊Ⅰ级与普通门诊Ⅱ级患儿。依据病情将对应颜色标签贴在患儿病历上,并引导家属带领患儿就诊。绿色标签应到普通门诊候诊,每1 h评估一次生命体征;黄色标签患儿每0.5 h评估一次,优先开具相应的检查单与治疗单;红色标签患儿加盖急诊章,优先开具治疗单和检查单,需立即实施抢救。第二,住院阶段:转入急诊病房后,使用《急诊患儿护理评估表》从呼吸、意识、血压、体温、心率、疼痛与危急值方面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评分9 分以上提示死亡危险增加,超过5 分表示存在危重症风险,评分5 分以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巡视与观察。第三,实施分区管理:在抢救室开展封闭管理,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负责,主要对患儿的基本护理、治疗与抢救等进行管理。在诊区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负责,工作重点主要是对患儿病情的交接与观察。在输液区由经验丰富的护师负责,协助并解决各区域内护理问题,一旦患儿出现输液反应马上开展专科会诊,从而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第四,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安排1~2 名专职护理人员对患儿和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若患儿伴发热情况,护理人员通过宣教单及卡片向家长简单介绍退热药物的正确用法和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还要让家长知晓常见发热疾病。若患儿伴高热惊厥,且体温不低于40 ℃,建议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若患儿伴咳嗽哮喘,简单介绍发病诱因,便于家长对疾病诱发因素的正确认知。另外,让患儿家长知晓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与方法以及正确排痰叩背方法,若患儿有一定学习能力,则引导其配合治疗,并配合吸痰与有效咳嗽。在儿科急诊中,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向患儿家长简单介绍患儿病情、用药、食具和饮食以及皮肤护理、个人用品的消毒隔离等相关知识。
记录比较两组抢救效率(就诊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及专科医师访视时间越短,效率越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抢救成功判断标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经抢救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家属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工作态度、健康指导、操作技术、就医流程、巡视职责等20 项指标进行评价,采取五级评分法,量表满分为100 分,总分超过90 分为非常满意,80~90 分为基本满意,低于8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就诊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及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窗口,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处理的应急突发事件较多,尤其是儿科急诊,收治的患儿年龄较小,病情变化快,常出现配合度差、哭闹不止情况;此外家属也多存在焦虑情绪,处理不当就极易引发医疗纠纷[5]。因此儿科急诊不仅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较高要求,而且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保障患儿生命安全,采取高效、快速的护理流程尤为重要[6]。从目前儿科急诊的抢救护理工作来看,患儿抢救过程中存在诸多未知因素,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对病情控制的针对性较差。病情分级管理模式是以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资源为依据进行分级,对患儿救治的优先顺序进行安排,进而提高抢救效率的管理模式。相关报道[7]指出,采取分级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急诊护理人员为急诊患儿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效率,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性。在此次研究中,从患儿预诊开始直至出院予以病情分级管理,预诊时根据《五级分诊法》对病情分级救治,实施《急诊患儿护理评估表》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制订应对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就诊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儿科急诊患儿的抢救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究其原因,病情分级管理模式通过对急诊患儿进行病情分级,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划分不同级别,从而针对性采取抢救措施,有助于及时针对病情严重的患儿优先抢救、优先护理,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就诊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和专科医师访视时间,提升了护理效率,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8]。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病情分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便于护理人员在预诊时对患儿零距离分诊,同时能对患儿病情变化准确把握,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另外,病情分级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重患儿,对需要急救的患儿予以抢救,而且对非急症患儿就诊有序安排,有效控制易出现纠纷的情况,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病情分级管理模式形成更明确的流程,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急救患儿抢救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岗位责任明确,抢救患儿过程更连续、更有针对性且人性化,能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