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满英,胡火英,黄尊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00)
肩痛属于一种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需及时进行治疗[1]。调查研究[2-4]表明,肩痛容易与肩关节周围炎混淆,诊断不明容易造成治疗缺乏针对性,导致疗效欠佳。因此,探索一种敏感度好、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对肩痛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肌骨超声影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诊断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粘连性关节囊炎、肌腱炎等,还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影像,诊断效果较好[5-6]。通过直观的影像学诊断,可以更好地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方案,从而改善预后[7]。本研究旨在分析肩痛患者肌骨超声的影像学特点。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诊的50 例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76 岁。其中,男31 例(60.20%),年龄(50.47±6.89) 岁,女19 例(39.80%),年龄(52.12±7.46) 岁;5 例有外伤史,45 例无外伤史;左侧肩痛27 例,右侧肩痛23 例;病程为7 d~6个月。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分别是青年组(≤44 岁,12 例),中年组(45~59 岁,19 例)和老年组(≥60 岁,19 例)。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肩关节周围疼痛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存在肩关节活动受限;可以配合完成本研究的超声诊断检查;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明可以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因脊柱疾病等引起的肩痛;因肩关节骨折等造成的肩痛;合并肿瘤患者;合并全身性疾病,且因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肩痛患者。
肩关节肌骨超声影像检查:采取5~12 MHz超声系统进行检查。检查顺序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胛下肌肌腱、喙突下滑囊、肩锁关节、肩峰下撞击征、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肌腱、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盂肱关节。检查方法:采取坐位进行检查,检查时面对医生。在检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时,患者肩关节轻微内旋,肘关节屈曲至90°,掌心向上,寻找目标肌腱。在检查肩胛下肌肌腱时,患者肩关节外旋,指导患者将上臂紧贴胸部,肘关节屈曲至90°,掌心向上。其他操作均按照常规检查即可。
观察三组患者超声影像情况。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肌骨超声检查结果表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13 例(26.00%),喙突下滑囊炎18 例(36.00%),肩胛下肌肌腱病变15 例(30.00%),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20 例(40.00%),肩峰下撞击征阳性22 例(44.00%),肩峰下滑囊炎37 例(74.00%),冈上肌肌腱病变34 例(68.00%),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病变4 例(8.00%),粘连性肩关节囊炎11 例(22.00%)。青年组患者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发生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超声影像情况对比 例(%)
肩痛患者往往以单侧发病为主,而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有1~3个月的病程,一般都会在半年内就诊[8-10]。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依然存在肩痛症状,预后较差。因此,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十分必要。肌骨超声影像可以在早期明确病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利于提高预后[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肌骨超声检查能够确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下滑囊炎、肩胛下肌肌腱病变、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峰下撞击征阳性、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病变、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病变、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等。研究结果证实,青年组患者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发生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以上疾病以中老年患者为多发群体,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肩痛患者肌骨超声的影像特点明显。青年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冈上肌肌腱病变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肌骨超声影像分析,可以辅助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