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1-07-01 07:46杜朝峻李红昕郭文斌吴鹏鹏马佳佳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室间隔修补术食管

杜朝峻,丁 力,李红昕,郭文斌,吴鹏鹏,马佳佳

室间隔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不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2],严重者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室间隔缺损主要采取开胸修补术治疗,修复患儿室间隔缺损处,但手术创伤较大,需要开胸及体外循环下进行。近年来,经胸微创封堵术逐渐用于室间隔缺损治疗中,该术式具有微创性,尤其是配合食管超声引导技术,可更加有效地减轻手术创伤[3-4]。本研究旨在比较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传统开胸修补术的8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与接受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的85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年龄4~168个月,男48例,女41例,体质量5.0~44.5 kg;观察组年龄13~168个月,男45例,女40例,体质量6.5~62.5 kg。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协议。

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正中开胸修补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体表作标记,打开胸骨,显露心脏,建立体外循环,均采用自体心包补片对心脏缺损处进行修补,再留置引流管,关胸,缝合手术切口。观察组实施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食管超声图像对患儿病变部位进行定位,于患儿胸骨旁或胸骨正中作小切口,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患儿进行心脏穿刺,置入封堵器对室间隔缺损处进行封堵,在食管超声图像中确认室间隔缺损封堵成功后,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2)术后炎症因子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于术后第1、2、3天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白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4)术后恢复时间:包括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5)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且2组均无死亡病例。

表2 2组患儿手术情况比较

2.2 术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术后第1、2、3天,2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术后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手术后,2组的LVEF、LVEDD、LVESD与手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2组患儿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术后随访 所有患儿均进行门诊复查或者电话询问随诊3个月至3年。2例细丝残余分流自行闭合,其余细丝及细束残余分流未闭合,无三尖瓣、主动脉瓣瓣膜轻-中度以上反流,心包积液在术后1个月复查时自行吸收,心脏彩超未见封堵器移位或脱落情况,无降主动脉和左室流出道血流受限,心电图未发现房室传导阻滞。所有患儿心功能NYHAⅠ~Ⅱ级。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缺陷,主要是指患儿在宫内胎儿时期其心脏发育异常[5-6]。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患儿的血液循环在发病后往往会受到影响,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的夭折风险[7-9],故临床需对室间隔缺损实施积极治疗。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主要手段,以往的传统术式为开胸修补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处,完善患儿心脏解剖结构,从而改善心脏功能,但由于传统术式需作大切口,手术操作对患儿机体造成的创伤较严重,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10-11]。近年来,经胸微创封堵术逐渐用于治疗室间隔缺损,该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封堵器对心脏缺损处予以封堵,实现对室间隔缺损的封堵,而封堵器主要由镍钛合金网编制而成,内部结构为自膨性双盘结构,将封堵器置入患儿心脏缺损后再行释放,封堵住患儿心脏缺损处[12-14]。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利用食管超声技术进行病灶定位,可减小手术切口,减轻手术操作时对患儿造成的创伤,无体外循环对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后恢复速度相对较快[15-16]。

本研究为证实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效果,对89例行传统修补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与85例行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术中输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少,且在手术后,观察组的LVEF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观察组的LVEDD、LVESD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兼具微创性和有效性,不仅可减轻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创伤,还可提高手术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在食管超声实时引导下实施微创封堵术提高了手术操作精确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封堵室间隔缺损,改善心功能。

传统手术需做大切口,手术操作对患儿全身造成的创伤较严重,往往会影响到患儿机体内环境,导致术后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大量释放[16]。而经胸微创封堵术尽管属于微创术式,但其仍属于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创伤性,术后患儿机体内会释放出炎症因子,部分患儿会发生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第1~3天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经胸微创封堵术是在心脏跳动下行手术治疗,无需心脏停搏、体外循环支持,因此可切实减轻手术操作对患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减轻手术刺激,尽可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由于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可减轻手术创伤,理论上可降低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并发症风险,本研究中亦发现,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说明经胸微创封堵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避免患儿术后康复进展受到影响,但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有关,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体现,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可靠性,今后将继续累积病例,以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在小儿室间隔缺损治疗中可切实起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等作用,有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康复进展,改善心功能。

猜你喜欢
室间隔修补术食管
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促生长激素释放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房钠尿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误诊分析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1例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