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雪超 吴秀侦
摘 要:近年来,贵州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如何让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贵州山地旅游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贵州是山的王国,同时因山而形成的自然、人文方面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之间因何而有关联,在于地方高校可以为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从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关于智力支撑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能够找到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山地旅游;智力支撑;关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21
贵州山地旅游要取得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为其提供的智力支撑。地方高校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山地旅游输送大批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也为山地旅游现有从业者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帮扶,还为山地旅游技术开发及其成果转化把关,更为与山地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信息、创新方向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促进其旅游发展,那么山地旅游对地方高校而言是否也具有作用。对山地旅游发展资源进行分析,有利于针对性的明确地方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也能更清晰的看到山地旅游的发展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意义何在。由此可见,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二者未来高质量发展都有值得肯定的价值。
1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1.1 基本概念界定
山地旅游:依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旅游资源,开展山地攀登、探险、考察、野外拓展等较有特色旅游项目,兼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康养、娱乐、教育、运动为一体的一种现代旅游形式。
1.2 贵州山地旅游资源简介
在对山地旅游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围绕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旅游方式。全省经普查,统计旅游资源共计82679处,其中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共31053处,而尚未规划、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则有51626处。其中已开发或正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仅占已知资源总数的37.56%,可见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潜力巨大。在众多的山地资源中,喀斯特山地面积占到贵州山地资源的72%以上。贵州省除了自然资源颇丰,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地,也具有独具特色的贵州文化底蕴。抑此相对应的山地旅游类型形成各种特色旅游项目,抑或者形式不同的旅游形式。贵州山地资源类型及对应山地旅游景区情况,如表1所示。
结合表1进行分析可知,贵州山地资源的类型较多,分别为山地气候资源、山地休闲度假资源、山地观光资源、山地文化资源、山地运动资源等不同类型,不同的类型打造而来的山地旅游景区亦各有不同。因此各山地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地方高校所提供的智力支撑,恰好可以有效帮助山地旅游景区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需求,每一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其独特之处。正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地方高校在提供智力支撑时必须有的放矢。
2 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的智力支撑关系
《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19)》中明确指出全球山地旅游的增长速度已超过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所以贵州将山地旅游作为旅游定位是明智之举。贵州丰富的喀斯特山地旅游资源及其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是其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基石。地方高校促进山地旅游的发展,山地旅游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并举。地方高校在学术学科、人才资源以及基础实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为使山地旅游得到更好发展对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关于智力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加以梳理。一方面,地方高校的使命是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其各项工作的成果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山地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山地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实际情况,正是地方高校课堂所需的鲜活案例,是培养更符合市场所需旅游人才的根本保障。
2.1 山地旅游发展对地方高校提供的智力支撑有需求
贵州作为山的王国,方兴日盛的山地旅游对旅游业的贡献举足轻重。不仅能为贵州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最美乡村建设、解决就业等提供坚实保障。然而环境总是在动态变化中,游客的需求也在实时变化着。正因如此,才更应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山地旅游对地方高校智力支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其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0》显示,贵州省赤水市、兴义市、荔波县、大方县、镇远县、织金县、凯里市、江口县、都匀市、修文县等10个县(市)上榜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说明贵州旅游综合竞争力较之于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很大。但贵州也还有具有发展潜力的其他县(市)需要不断努力,迎头赶上。于这些县(市)而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还是很大。所以更需要得到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撑,地方高校能够科学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
其次,产品开发多元化。游客早已不再满足于走走看看的观光游,在游览的过程中更重视参与感、体验感的获得。除了游客对旅游方式的需求发生改變,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样式较为单一、产品更新换代太慢、没有创新性等问题也会对游客产生影响。面对毫无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游客往往选择用脚投票。山地旅游从业者在开发新产品时,往往新产品不成熟就上市,上市后由于没有申请知识专利,极易被同行模仿。所以地方高校在运用其专业的知识技能、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景区、民俗的特征帮助山地旅游从业者创新性的开发新产品。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是地方高校应尽的责任。
再次,技术的不断革新。随着网络的普及,智慧旅游为山地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旅游发展中去,特别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顺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技术总是在不断革新之中。比如运用AR技术,可以构建AR导游导览、AR营销、AR服务、AR景观等各类AR智慧旅游平台。秦兵马俑通过AR技术“唤醒”沉睡的兵马俑,将秦始皇陵搬到游客的手机里。这是值得旅游从业者们引起重视的,而这也正是地方高校可以攻克并加以推广的。
最后,人才队伍的建设。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硬件也不断得以完善,当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建设,不仅在于知识技术,也在于文化的建设,留得住、才能扎根地方,更好地服务地方。以人为本是搞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山地旅游可以从地方高校那里学到如何选人、育人、用人及留人的管理办法。所以创新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2 山地旅游发展的鲜活案例促进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开展
时至“十四五”新开局,能否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作用,则是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动力引擎。
首先,在教学方面,有利于避免照本宣科。传统教学内容既陈旧又过时,所以需要结合新的发展情况更新教学内容。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每一个事件,都是地方高校课堂上值得去讲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景区,来自旅游从业者亲身的经历,是最真实,也最有针对性的教学素材。
其次,在科研方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地方高校脚踏实地做好科学研究,需要相关人员扎扎实实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关于山地旅游发展调研中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都是地方高校科研所需要解决的一个个难题。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这些难题的解决也是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的助推力。
再次,在社会服务方面,有利于产教融一体化发展。真正践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高校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关于山地旅游的发展,学校派出师生,以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委托、技术指导、进驻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都是推动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3 促进地方高校和山地旅游形成更为紧密互动关系的建议
通过对地方高校和山地旅游互动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了智力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山地旅游发展也使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得以提高。为促进地方高校和山地旅游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故提出以下建设性的建议:
首先,加强沟通。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性产品的研发、高科技技术的不断革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带来的挑战时,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两者之间要增强互动。地方高校的教授专家要深入景区做好调研,不仅是对信息数据的收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可行性的对策。山地旅游从业者遇到问题则也要第一时间与地方高校的相关人员保持对接,共同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分析,以便于将阻碍山地旅游发展的各个问题都予以击破。
其次,注重协调。地方高校在对在校生进行教育、对山地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培训、给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时都要有针对性,注重因地制宜的协调各方资源。山地旅游从业者也要向地方高校教师虚心请教,针对实际问题打破陈规,夯实内力。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能开发创新性新产品,并引用新技术到旅游中去,强化人才队伍的管理。这些都得益于两种者的协调,彼此要真诚合作,坦诚互动。
再次,接受改变。面对技术的不断革新,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山地旅游发展中也是极有必要的事情。所以地方高校要勇于攀登,攻坚克难,把技术问题都想方设法的予以解决,使得研究都能得以成果转化。山地旅游则要“穷则思变”,革新思维,在变革中求新机。在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进行智力支撑的进程中,山地旅游要坦然接受,做好引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的心理准备。
最后,打破瓶颈。贵州山地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要想更上一层楼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撑帮助下从人、财、物各个方面都进行变革,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以游客需求为准绳,不断地吸引游客。同时也要为地方高校做好活的案例库,为地方高校人才教育、人员培育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针对地方高校中部分教师也存在着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也要真操实练,对于创新创业、翻转课堂、中国MOOC平台等都值得学习践行的方面要真抓實抓,特别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应该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搭建好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发展的智力支撑桥梁,让地方高校与山地旅游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发展作出应有的智力贡献,山地旅游在促进地方高校提升水平方面也意义非凡。为此就需要更好地利用“地方高校”、注重“山地旅游”,进行必要的“智力支撑”,侧重把握好“地方高校+山地旅游”的互动关系。由此可见,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于“地方高校+山地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邱雪超.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思考[J].旅游纵览,2018,(02).
[2]贾敏,雷显兵,罗时琴,等.旅游资源视角下的贵州研学旅游发展前景研究[J].绿色科技,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