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
“大发渠,是在‘命的边缘/定义人与自然的意志,亦是渠水/追踪道德、人性、信仰……/通往精神领域的/‘运势//物质进步了,人性莫暗淡/暗处有光明,绝望地有希望/陡崖遇坚韧,突破穷之遮蔽/信心也是生存的土壤/扎根奋发向上……”这是著名诗人李发模刊发在《人民文学》的新作片段。当期,《人民文学》“时代楷模”专栏以11个页码的体量,隆重推出李发模创作的关于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的长诗《命的边缘》的第七、八章和后记部分,以此向脱贫攻坚战献礼。
今年71岁的李发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长诗《呼声》获中国首届詩歌奖。虽然他的心脏搭桥,断了,安了4个支架,平均每年最少一次住进医院,但他的视线一直离不开火热的生活,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他将目光投向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84岁的时代楷模、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黄大发。
李发模深入团结村,与黄大发促膝谈心,与村民拉家常,到“天渠”实地探访,多方面了解团结村的变化轨迹和黄大发的心路历程。采访后回遵义,他一直在思考,常常整夜整夜失眠。倒不是因为身体有恙难以动笔,而是他觉得描摹黄大发的形象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把黄大发写活,如何把黄大发精神背后的深意挖掘出来,让黄大发这个人物跳出模式化的窠臼,需要从一个高度来审视黄大发的内在动力及其身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创作期间,遇到心脏难受,李发模总是合衣躺睡在客厅的长沙发上。他认为,如果自己突然发病去了,也好让人们抬他出门方便些,免得拐弯抹角。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两个月的艰辛创作,长达4000行的长诗《命的边缘》脱稿,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呈现出一部充满时代气息和人性光辉的诗歌力作。作品将贵州脱贫攻坚英雄的初心与坚守,人类对幸福生活的热望与淬炼,以诗歌艺术的形式全面展示出来。人们从黄大发的身上,看到了贵州的巨变,看到了中国的进步。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黄大发是时代楷模,是脱贫攻坚的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代表,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推出李发模的长诗《命的边缘》,希望起到提振士气、鼓舞精神的作用。《命的边缘》不是简单的作品,没有概念化的非审美化的倾向,它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感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揭示,有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向往,更有对奋斗实干的劳动者的真心体恤和衷心赞佩。浩大格局,细微感受,与人民同情共感,在表达上又充分诗化,作品显得十分厚实,时代性、艺术性、思想性兼具。
施战军认为,这样有深度、有热力的作品,《人民文学》重磅推出,理所应当。文学应与时代发生关联,与中华大地的精神气息和具体生命发生关联,李发模的诗作,对当前诗歌创作是有很重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的。“在老一辈的诗人当中,李发模老师的创作十分勤奋,这些年他常以力作支持《人民文学》,我们以发表的形式表达对好诗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