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莉娟
摘 要:听音乐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唱歌可以释放人们的压力。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好的音乐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还能激励人心。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我国音乐课堂教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以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音乐课堂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为研究出发点,探索了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体现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以期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1)04-0079-02
Strategies to Embody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u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ING Lijuan (Fujian Nanp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china)
【Abstract】listening to music can relieve people's pressure,singing can release people's pressure. Living in a fast-paced modern society,good music can not only resonate with people,but also inspire people.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also developed. However,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actual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takes the main position embodiment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student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using stratified teaching to embody student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music classroom
如今,很多学校受传统教学影响,音乐课始终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小学音乐课程大多都只是形式上的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小学音乐教学逐渐被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素质教育被我国党中央提了出来,并明确指出注重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以及身心健康等的综合素质,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下探索我国小学音乐课程如何利用分层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音乐分层教学培养,以此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才能和综合素养。
1.分层教学简述
分层教学可以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转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潜能,达成我国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方针。小学音乐老师应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音乐能力、不同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方式的教学,并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分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具有实践意义。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先了解学生们的音乐水平,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将其划分等级,再根据不同等级来进行不同的音乐教学活动,既可以确保学生实现音乐方面的个性发展,也可以将分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差异之处,把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次,从而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第二,教学内容需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进行预测,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以合理的分层策略作为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和在统一的授课时间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及不同的教学内容。
第四,学生在不同的层次教学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进而促进全体学生都可以课堂上收获丰富的知识,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2.信息技术下小学音乐课堂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1)音乐唱歌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情况
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直是以唱歌教学为主,主要是音乐老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唱歌教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小学音乐教学一般是以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音乐教学方式为主,使得学生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也开始进入改革发展,音乐课堂教学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将唱歌教学改为童声教学、将理论知识改为游戏教学、将单一的唱歌改为多元化的乐器教学等等。此外,我国教育部门将乐器教学、欣赏教学正式纳入到小学音乐教材之中。由此可见,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注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2)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情况
第一,传统音乐欣赏教育的不足。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学步骤为:首先,老师提出歌曲名称;其次,音乐老师简单介绍歌曲的作者、背景以及特点;再次,音乐老师深入介绍歌曲的具体内容、曲式以及表现等等;最后,让学生进行聆听欣赏歌曲。音樂欣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意境”上的情感体验,学生不能通过音乐老师简单的口头教学来感受音乐中的“意境”美。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带来的听觉感受、思想领悟,从而产生属于学生自己的音乐感。
第二,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根源是主体的能动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解认识相关知识的过程,是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辨析考证相结合的一个教学过程。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老师的作用就是主导,音乐欣赏教学是否成功,其关键之一就是音乐老师的主导作用上面,这是教学方面的外部作用,也称之为外因。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之一是学生的能动性,这属于内部根源,也称之为内因。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有效。由此可见,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音乐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点所在。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得学生缺乏体验感、参与感、交流感以及探索感等课堂活动,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就更不必说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应注重以学生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主体。
3.利用“分层教学法”提升音乐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1)根据年龄和音乐水平分层订立目标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不同的音乐教学目标,同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才艺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天赋,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性素养。
对于小学高年级而言,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技能(演唱、欣赏和分析),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演唱音乐水平较高的歌曲,音乐老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加强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进行锻炼培养。此外,为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流行音乐,鼓励学生在欣赏歌曲时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应用心去聆听和感受,让学生把自己听到和感受到的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口头表达、文字叙述或者绘画等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班级里学生的音乐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性。因此,音乐老师可以在开学时,对班里的学生进行音乐水平测试,以此可以更加了解班里学生的音乐水平,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分层教学。如音乐老师可以将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分为一层,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其基础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将具有音乐基础和能力但水平一般的学生分为一层,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其音乐技能;将具有较强的音乐能力的学生分为一层,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其发展能力。
(2)根据目标分层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首先,音乐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对小学低年级进行音乐教学,让小学生可以边玩边学习音乐。例如,音乐老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好玩的动画片段,同时播放一段歌曲,让学生根据这一段歌曲来扮演游戏角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动物或是玩具,当音乐响起时,学生用什么动作来配合音乐的节奏就会变得很自然;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显露出了特有的魅力,信息技术可以以多媒体为媒介,将图像和声音结合起来,然后将活灵活现的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学生之所以成为学生,是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合作也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的。
(3)根据学生音乐水平差异布置不同作业进行巩固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都是不同的,所以老师在布置音乐课后作业时,也应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布置。其一,音乐老师分层布置课后作业。老师分层布置音乐作业可以给学生减少一些压力,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去完成。分层布置音乐作业不仅让学生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还能让学生在自己层面内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其二,音乐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作业超市,将主体选择权交给学生自由选择。音乐老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音乐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能力选择相同水准的音乐课后作业来完成。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音乐课堂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的研究,发现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唱歌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情况和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层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订立目标、根据目标分层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音乐水平差异布置不同作业进行巩固教学。希望以上策略可以推动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的发展,以此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打造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李蓉,申建博.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小学生音乐唱歌方法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19(13):100-101
[2]俞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欣赏教学主动性策略的有效实施[J].北方音乐,2019.39(14):148+151
[3]李开慧.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13):165-166
[4]杨晶.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研究—以水上音乐为例[J].艺术教育,2019(10):72-73
[5]林晖.分层式音乐教学 让学生个性飞扬[J].就业与保障,2018(23):18-19
[6]张健萍.初中音乐课堂进行分层教学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04):175+178
[7]金荣艳.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和运用[J].音乐时空,2015(01):178
[8]王博.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3):236
[9]周梦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北方音乐,2019.39(04):140-141
[10]王玲玲.情景交融 互联共通——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入[J].北方音乐,2020(01):214-215.
[11]刘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07-208.
[12]王博.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3):236.
[13]张向东.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与策略分析——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58-61+70.
[14]杨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8(14):47-49.